书城励志职场百诫
1776800000062

第62章 逆境中要自励,要能上能下

勾践之所以肯以万金之躯作夫差的仆人,刘帮之所以接受项羽的策封,是因为他们知道:学会适当的顺应,可以避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凉。

有一位在别的部门担任科员的同事,工作非常努力,人也很有才干,大家都知道他很想当科长,同时也都认为他有当科长的能力。后来他真的被提升了,看他每天办公、开会,忙进忙出,兴奋中难掩骄傲的神色。大家都替他高兴,也希望他能更上一层楼。可是过了一年,他“下台”了,被调到别的部门当专员。据说,得知消息的那天,他锁上办公室的门,一整天没有出来。当了专员后,大概难忍失去舞台的落寞,他日渐消沉,后来变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再也没有升迁过……。

事实上,人生的舞台上台下台本就平常;如果你的条件适合当时的需要,当机缘一来,你就上台了。如果你演得好演得妙,你可以在台上久一点,如果唱走了音,演走了样,老板不叫你下台,观众也会把你轰下台;或是你演的戏已不合潮流,或是老板就是要让新人上台,于是你就下台了。

上台当然自在,可是下台呢?难免神伤,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我认为还是要“上台下台都自在”。所谓“自在”指的是心情,能放宽心最好,不能放宽心也不能把这种心情流露出来,免得让人以为你承受不住打击;你应“平心静气”,做你该做的事,并且想办法精练你的“演技”,随时准备再度上台——不管是原来的舞台或别的舞台——只要不放弃,终会有机会。

另外还有一种情形也很令人难堪,就是由主角变成配角。如果你看看电影、电视的男女主角受到欢迎、崇拜的情况,你就可以了解由主角变成配角的那种难过心情。

就像人一生免不了上台下台一样,由主角变成配角也一样难以避免——下台没人看到也就罢了,偏偏还要在台上演给别人看。

由主角变成配角也有好几种情形,第一种是去当别的主角的配角,第二种情形是与配角对调。这两种情形以第二种最令人难以释怀。

真正演戏的人可以拒绝当配角,甚至可以从此退出那个圈子,可是在人生的舞台上,要退出并不容易,因为你需要生活。

所以,由主角变成配角的时候不必悲叹时运不济,也不必怀疑有人暗中搞鬼,你要做的就是“平心静气”,好好扮演你“配角”的角色,向别人证明你主角配角都能演。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你连配角都演不好,那怎么能让人相信你还能演主角呢?如果自暴自弃,到最后就算不下台,也必将沦落到跑龙套的角色,人到如此就很悲哀了。如果能把配角扮演好,一样会获得掌声,如果你仍然有演主角的能力,自然会有再度独挑大梁的一天。人生的际遇是变化多端,难以预测的,起伏难免,有时是逃不过去的,碰到这种时候,就应有“上台下台都自在,主角配角都能演”的心情,这种心情不只会为你的人生找到安顿,也会为你寻找到再放光芒的机会。同时,你的这种弹性也必将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因为没有人会欣赏一个自怨自艾又自暴自弃的人。

成功者无论在什么样屈辱的环境下,都能上能下。昔日越王勾践的“尝粪之耻”,韩信的“胯下之辱”,都是忍辱负重的极典。

“文革”期间,面对狂风暴雨和造反派的淫威,现代文学大师、服饰研究专家沈从文先生表现得十分从容和洒脱。当军管会的一位军代表要把他放在工作室的图书资料准备烧掉,问他有什么不服时,沈先生的回答是:“没有什么不服,要烧就烧。”就这样,那些珍贵的资料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而沈先生十分镇定和漠然,他不想抗争,不想申辩,不想愤懑,因为在那个非常年代,一切都是无济于事,与其徒劳,不如顺其自然。

由于历史的误解,解放后,沈先生被分配到历史博物馆工作,从此告别了文坛。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从一名享誉文坛的文学家成为一位驰名中外的文物专家。淡泊和随遇而安是沈先生显著的性格特点。在博物馆,他被分配的工作是给文物分类写标签,这种极度机械性的劳作,沈先生却能自得其乐。他把这当做一项崭新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忘我地工作。在那个非凡岁月,毗邻博物馆的天安门广场,经常有数万、数十万的群众集会,人潮汹涌不息,口号响彻云霄,沈先生却是十分平静,默默地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正是有这种顺其自然的性格,沈先生对拔草、打扫厕所、陪斗、审查等都能自如应付。

有研究沈从文先生的专家认为,沈先生的个性决定了他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会有成就。

不难看出,顺其自然是一种成功的性格模式,它不仅能使一个人适应各种环境,在无法改变客观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自己的主观状态来求得人生的发展。

著名艺术家韩美林曾经谈起他的炼狱之苦,因为难以忍受饥饿,为了生存,韩美林在众目睽睽之下吃掉了别人扔掉的、爬满苍蝇的5个包子皮。今天的人根本无法想象:在那个年月,韩美林一听到碗响或“米”字就会本能的流口水,浑身发颤。

经过如此多的炼狱,韩美林挺过来了。他写道:“20多年后的今天,这5个包子皮在我身上产生了多大能量?它成就了我多少事业?壮了我多少胆?它让我成了一条顶天立地的好汉,它炼就了我一身铮铮铁骨,它让我悟出了人生最最深邃的活着的真理。我虽然沉人了这无边的人生苦海,我却摸到了做人的真谛。”

韩美林曾对学生讲:“你们可知道什么是一条汉子吗?一个多么高多么大的男子汉,就要有多么高多么大的支撑架。但这个支撑架全部都是由苦难、辛酸、羞辱、失落、空虚和孤独组合起来的。……你得踢着石头打着狗,你得忍无可忍地一忍再忍,难舍难分地一舍再舍……”

保持个性固然是正确的,没有个性便没有创造力,没有主见,没有独立的人格,也就不会有深邃的思想,但成功者往往能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学会适当的顺应,否则容易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凉。而惟有能上能下,方能有效地保存实力,寻找机会,再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