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百诫
1776800000069

第69章 做乌龟,别做兔子

“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在小的时候就知道,故事的大意是:

一只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因为速度快,没几分钟就领先乌龟一大段路,而也就因为领先太多了,兔子便停下来休息。休息休息,竟然睡着了,也不知睡了多久,一觉醒采,乌龟已到达终点啦!

这只是故事,是前人用来教育后代所编的,因为动物界绝对没有兔子和乌龟赛跑这种事,但在人的世界里,却天天上演这种故事。

我有一位大学同班同学,人长得不怎么样,是重考生,平常功课也不太好,在一些期中期末考试中都不用花脑筋就可通过的同学眼中,这位不起眼的同学是没有什么份量的。可是他的读书意志却非常惊人,尤其是英语和日语,简直到了苦行僧的地步。

毕业十几年后,他拿到了博士学位,目前是某单位的高级干部,英日文更是能说能写能译,当年看不起他的同学反而混得不怎么样。

类似的故事相信你也看到过——有些人一出社会便呼风唤雨,飞黄腾达,有些人却抑郁不得志,可是过了几年,情况反过来了。

像这种情形,到底是命运捉弄人,还是人为造成的呢?

我想二个原因都有,以命运来说,的确有人因为不可抗拒的客观环境的影响而迟滞了他的发展,但有些人的不得志却是自己造成的,就像故事中的那只兔子,因为它停下来,懈怠了,所以被本来落后的乌龟迎头赶上。人也会因为满足现状,不再追求进步而被天资、能力比自己差的人赶上——甚至被远远地抛在后头。

你的资质是“兔子级”还是“乌龟级”的呢?

如果是“兔子级”的,那么恭喜你,因为你拥有比别人优秀的条件,两个蹦跳,就可到达终点;但我也提醒你,别在半途睡着了。因为有“兔子级”资质的人最容易骄傲、自满而停顿,甚至“睡着了”,这也是“兔子型”的人的悲哀。

不管你的资质是属于什么型,都最好把自己当成“乌龟型”,也就是说,做乌龟,而不要做兔子。

“乌龟”的精神就是永不停止地努力,不管阳光多强烈,也不管兔子在树底下乘凉是多么舒服,只是永不懈怠地向前。如果你有乌龟的精神,又有兔子的资质,那么你的成功自可预期,如果你的资质是属于乌龟型的,那么你的努力,也将获得佳绩,你可以不赶上兔子,但你一样可以到达终点。

有“兔子型”资质的人若把自己当成“乌龟”则是谦卑,可避免自满,而有“乌龟级”资质的人了解自己是“乌龟”则是明智之举,反而更踏实,不妄想,也不妄求,一个一个脚印,虽然辛苦煎熬,但却最实在。或许人们不会送鲜花给落后的乌龟,但却会给它鼓励的掌声。不管如何,努力不懈,至少也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人的天份的确有差异,但一个人成功与否与天份的高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成功的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那些智商不高,通过自己的奋斗而成功的人,更能赢得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