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1784100000010

第10章 我说,伯金斯,这可是背叛啊!(2)

下一个召到他办公室去的是迈克尔·罗森费尔德。“呃,你打算离开公司?”怀斯勃德不耐烦地问。

罗森费尔德有点吓坏了,不敢直接说出口,就好像他的声带已经冻住了一样,最后勉强点了一下头。

“你们打算带走本公司重要的客户,是这样的吗?”怀斯勃德厉声质问。

“不”,罗森费尔德坚持道,他和他的同伴不打算拆公司的台。

接着,怀斯勃德大声责备说:“你们拿的每一个美元中,有一半是用于对公司保持忠诚的。”

这话让罗森费尔德大发雷霆。在长达十七年的漫长岁月和辛勤工作中,他对公司一直是很忠诚的。他很难压住自己的怒火,“你们应该举行仪式送我们走,因为威廉·莫里斯公司培训了最好的代理人。你们送我们走的时候应该为我们感到自豪,应该祝愿我们前途美好。哪怕我们真的想动莫里斯公司一根毫毛,我们也不可能有能力办到,而且我们也不想那么做,那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开办我们自己的公司,我们会像跳蚤一样在大象身上拉屎,这才是我们可以施加给公司的伤害。”

也许是这样吧,可是,这些跳蚤要跳槽了。山姆·怀斯勃德不可能因此而稍感安慰,他知道失去这五位代理人对莫里斯公司意味着什么。威廉·莫里斯公司在大出血,他不知道公司是否能够挺过去。

最让怀斯勃德烦心的是,他听说迈克尔·奥维茨也在这伙叛徒当中。奥维茨几乎就是他的儿子,他在奥维茨身上倾注了极大的希望,到适当的时候,有可能让他掌握整个公司的运作。当然,近期是不太可能的。奥维茨那样一种迷人的孩子气,那种轻松的自信,那种自觉精神,怀斯勃德相信,自己一定能带着他向前迈进,把他培养成一名真正的领袖,莫里斯公司没有哪位代理人具有他那种领袖气质。

迈克尔·罗森费尔德因为被人看穿而感到气馁,可他们这回终于可以公开行动了,这又令人感到松了一口气。他还有一件紧急的事情要做。

他知道,迈克尔·奥维茨就住在不远的地方,只有半英里(俩人当时都住在洛杉矶的舍尔曼橡园郊区),而且刚刚度完周末溜冰假,今天应该回家了。因此,他很快赶到奥维茨家中。他急于告知奥维茨,山姆·怀斯勃德已经与他们五个人当中的四个人谈过话了,只有奥维茨除外。他在奥维茨家后门贴了一张字条:“请给我打电话。你不再为威廉·莫里斯工作了。罗森费尔德。”

奥维茨回家后看到字条,心里一阵凉飕飕。他一直在他的四位合伙人面前装出乐观达天的样子,预期他们一年之内就会开始赚钱。可是,现在突然真的要离开威廉·莫里斯公司这个安全的港湾,他又感到像遭了雷击一样。他很害怕——非常害怕。他明白自己是——一直就是——一个金发少年,山姆·怀斯勃德一直站在他一边,在莫里斯公司也是前程似锦。“我的职业生涯一直不错,”他回忆说,“突然间离开公司使我感到害怕。”他给罗森费尔德打了电话,忍住了自己的恐慌。他又按响了自己的乐观主义喇叭,让自己听上去十分自信,十分高兴。罗森费尔德在电话那边想:“这家伙是个硬汉子,什么东西也惹不恼他。”要是他知道……

俩人一致认为,五个新的合伙人第二天应该见面——毕竟,他们有个新公司等着开张哩。可是,奥维茨仍然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得越过去:最后看一眼怀斯勃德。他知道怀斯勃德是个极有说服力的人,他怀疑莫里斯公司的经理真的能让他改变主意,他真的感觉不自在,谁知道呢,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这次会见很简单,可正如奥维茨所预料的一样,非常难受。“他对我完全是一通辱骂,因为我决定离开。他一直就在那里批评我。”几年之后,奥维茨说,如果莫里斯公司的总裁们在他们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采取更宽松、更仁慈的做法,怀斯勃德极有可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让他和龙尼·梅耶都留在公司里。“如果他把我和龙尼放在一间屋里,然后说:‘你们是我的人,你们在这间公司里有美好的未来。’我们俩人就有可能会留下来,这种机会有50%。”奥维茨说,他在这次谈话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它告诉我,除非某人已经在门外,否则,别以为他已在门外,也许会有什么办法能留住他。”

与怀斯勃德的见面一点也没有使奥维茨的担心减轻一点:“我是吓坏了,但还没有吓到不敢往前走的程度。”

到了1975年1月8号,星期三,突然间,他们所有的计划都紧急起来,而这五个人一直都在避免事情过于仓促。他们再也没有可能花几个月的时间去慢慢筹划离开公司的事情了,莫里斯公司的总裁们指望他们在两天内离开公司,一团乌云罩在五个人的头上。他们就要自己出去干了,可手头上几乎没有拿到任何资源,这让他们十分不自在。五个人都明白,他们可能要过很长时间才能拿到自己的工资。尽管他们有自己的家可以住,但是,却没有谁能够拿出一部分闲置的钱来投资。“我们没有钱,”奥维茨回忆说,“没有生意,没有用品,没有组织,我意思是说什么都没有。”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迈克尔的父亲提供了几台打字机和其他用品,合伙人的妻子们都同意抽空到办公室帮忙。

当人们听说描述当初建立新公司的那些日子时用的词,正是奥维茨今天所用的词时,这只会使这家代理公司日后的发展显得更加惊人。可是,奥维茨说他们五个人当时什么都没有,那也是稍稍有些夸张的。他们毕竟掌握了最重要的资源,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情。他们还有很多办法可以找到一些互补的人才,还有在代理公司若干年的实干经验。的确,在过去的若干年里,他们一直就是莫里斯公司最好的实干人员。

也许,最为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受过培训,都接受过菲尔·威尔特曼的亲手指导。这一事实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那里有团队工作的精神,还有菲尔灌注于每个人心里的忠诚概念,这一点会使他们在今后的风风雨雨中携手共进。这些人真的是彼此尊重,也彼此喜欢,他们能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气氛,这只在他们离开威廉·莫里斯公司以后才能明显看出来。不管他们担了多少心,他们一定都明白,的确有很多东西是朝向他们这一边的。

可是,他们离开公司的日子马上就到了——只有两天,而不是3个月的时间——这可真叫人很是难堪。“有点像处在一片模糊状态中,”龙尼·梅耶说,“我们没有客户,没有办公室,也没有钱,可是,我知道,我们都是些天才,我们有精力折腾,我们彼此信任。除了乐观以外,我们没有选择。我知道,我们一定会找到谋生的办法的。”

看起来,有很多具体事务要处理——一切都堆在一块了,大家得想办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找到出路。龙尼·梅耶没有钱,为了加入这个新的组织,他只得从一位表亲那里借些钱来。迈克尔·罗森费尔德则准备好了动用那份儿子的钱。接着就是办公地点的问题了,走运的是,伯金斯和罗森弗尔德与电视制片人大卫·沃普尔的关系都不错。

1975年1月8日星期三的那天,一大早,罗森费尔德就给欧文·罗塞尔打了电话,他是沃尔普公司的二号人物。罗森费尔德知道吉米·柯马克的老办公室现在空着,就在拉西安尼加街和第三大街之间。柯马克是位著名的制片人,与沃尔普公司过从甚密。“我们已经离开莫里斯公司了,要是你能帮一把,”罗森费尔德请求道,“哪怕只有一间带几部电话的房间,我们也会感激不尽的。”尽管沃尔普与五位合伙人关系都不错,可帮助这五个人让他有些不自在,因为这样的话,他与莫里斯公司的良好关系有可能会完蛋。他打电话问了莫里斯公司的经理人员卢·怀丝,他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沃尔普接着就打电话给罗森费尔德,告诉他说,他们可以不交租金就使用那个地方,没有具体使用期限,只要合理就行。对他们五个人来说,这真是太好了,因为他们没有打算在柯马克的旧办公室里呆太长的时间。他们的目标是要建起自己的商号,而且只要人力所及,越快越好。

其他的转移事宜也需要处理。迈克尔·罗森费尔德和罗兰德·伯金斯担心,莫里斯有可能要求他们两个人立即归还公司的小汽车,而且不给他们购买这些车的选择,这将象征着他们前进的道路不平坦。可是,莫里斯公司的两位高级总裁允许罗森费尔德和伯金斯以合理的价格买走那两辆车。

他们几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共患难的感觉,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使然。五个人都理解,他们从威廉·莫里斯公司出来将会成为大新闻。在好莱坞,像威廉·莫里斯公司这样的大人才公司还从来没有发生过有这么多的代理人集体同时出走的事情,也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在没有任何经济援助的情况下同时离开的。他们当然明白莫里斯公司的风格,知道莫里斯公司会把这个故事按另一种方法编出来,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会把这五个人的行为描述成背叛公司的行为。因此,这几个人想要把有利于自己的说法传播出去,打算利用新闻媒介进行适当的听证会。为此目的,他们准备了一条新闻,由罗兰德·伯金斯以个人名义在《每日杂闻报》和《好莱坞记者报》上发表出来。这是个相当聪明的举措,肯定会有很多“顾客”打电话到莫里斯公司去,证实这条令人惊讶的消息。

第二天早晨即1月9号星期四,公众通过《每日杂闻报》最先得知这条消息。该报在头版标出大字新闻:“五位顶尖电视代理人离开威莫公司自立门户,该举措由五人合意完成”。

在文章中,记者引述山姆的话说:“他们都是些不错的小伙子,他们一直就在接受威廉·莫里斯公司传统的代理人培训。这些人想出去自己试一下,自己闯一番事业。我们没有敌意,莫里斯公司电视部的超级结构并没有受其影响,我们掌握着相当庞大的顶尖级人才库。”

没有敌意?私下里,怀斯勃德和莫里斯公司的其他总裁们都像煮开了的水。杰里·卡茨曼当时是威廉·莫里斯公司的年轻代理人。他回忆说:“莫里斯公司是这样一个地方,你在那里出生、长大,然后死在那里。这五个人的所做所为,在某些人的思想里属于背叛行为。”莫里斯公司的高级总裁们当然希望看到这五个人一头栽倒,他们甚至传出话来,说这五个人之所以被解雇,是因为他们偷了公司的打字机!有些年轻的代理人则看轻这个损失,他们预测说,他们可爱的威廉·莫里斯公司不会受损失,因为“那些家伙不是总裁,他们只不过是些普通的代理人。”罗兰德·伯金斯把这些话当作一种赞扬!

迈克尔·罗森费尔德为此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并不是因为有什么不满而愤然出走,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离开的真正原因:“我们这些人只想自己闯一番事业,而威莫公司的规模和它的建制并不能容忍我们这么干。我们热爱这家公司,我们感觉到自己像是在离开自己的家一样,可是,我们还是想自己独立生活。没有不满,也没有敌意,我们因为离开这家公司而难过,可是,又因为自己能够自创公司而高兴。”第二天星期五,就好像为了向整个娱乐圈显示,这些人的背叛行为并没有对自己公司正在进行中的业务造成任何影响一样,威廉·莫里斯公司在《每日杂闻报》上做了一个整版的广告,上面说,该公司“很高兴成为‘新斯摩特斯兄弟表演’节目的代理,并希望‘妈咪和迪克’……一切如愿。”

就在前一天早晨,《好莱坞记者报》在头版登载了该报自己采写的一篇报道《“威莫公司五位代理人组建新公司”》,把当时五个人的资历顺序排列出来,排得很有趣味:“一位在威莫公司有十六年资历的老手,在被选为副总裁不到一个月后,竟然想要自立门户,还带走了威莫公司的四位关键代理人,企图一起自己开店子。”换句话说,是罗兰德·伯金斯领导了这次出走活动,而不是龙尼·梅耶,也不是比尔·哈勃,更不是迈克尔·奥维茨。

伯金斯就此事发表意见时机警地说,促使他们此时采取行动的关键因素,是威莫公司近来的调整活动,这次调整使经理们更直接地控制了西海岸业务的运作。可是,他坚持认为,最主要的动机还是因为这五个人想自创一番事业。“从根本上促成这次行动的,”报纸记者引述他的话说,“主要还是想设立自己的公司。这事儿我们谈了有一阵子了。”

《好莱坞记者报》的文章说得很明显,这五个人对威廉·莫里斯公司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他们在开办公司的过程中,会削弱威莫公司的客户网。”

在这部戏里,迈克尔·奥维茨只被看作是一个小演员,该文章仅有两句话提到了他:“奥维茨在该公司仅有六年经验,主要负责处理威莫公司的海岸日间节目的操作。他越来越关心黄金时间的节目活动,并代理过好几位作家。”

由于该行业慢慢了解了这家新公司,开创者们就继续努力,确保该公司能红红火火地开个好头。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一家有名望的文学代理行合并,从而让该公司得到现成的客户。迈克尔·罗森费尔德与他最亲密的朋友里克·雷取得了联系(俩人共有一架飞机)。里克是亚当斯雷及罗森伯格公司的合伙人,这是一家相当有名望的文学代理机构,手头上有大批脚本写作者、电视片写作人和作家。罗森费尔德说:“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几乎一名客户也没有,发展到拥有属于一家极有实力的文学代理机构的全部客户。”星期五,即1月10号,也就是这五个新合伙人在威廉·莫里斯公司工作的最后一天,迈克尔·罗森费尔德和罗兰德·伯金斯与里克·雷和李·罗森伯格在多亨尼附近日落大街上的弗拉斯加迪饭店进餐。虽然在表面上,这次合并听上去像是一个好主意,可是文学代理行的合伙人们却对人才代理机构不屑一顾,交易不太容易成功。“我永远也不会到一家制片厂去为一名演员的车位谈判”,山姆·亚当斯坚持说。罗森费尔德回忆说,迈克尔·奥维茨认为这种安排不错。可是,在后来的年份里,罗森费尔德认为,没有与亚当斯、雷和罗森伯格几个人合在一起,这是五个人的幸事。因为,由于文学代理行的那几个人对人才经纪并不看好,罗森伯格相信“那个机构很有可能会毁掉我们”。

新公司于1975年1月13号星期一开张。虽然上个星期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了,可是他们知道,自己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公司还没有正式取名字,但他们正在动脑筋想。各项任务都分了工,一位去找永久性的办公地点,另一位去找办公用品,再有一位安排电话的事,下午全部用于招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