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1785000000017

第17章 诚实守信,做人不倒的招牌(3)

1929——1930年,面对全世界最不景气的时期,松下电器已成为业界最关注的对象。当年七月,滨口内阁成立的同时,政府采取了紧缩政策,到了井上财政部长计划“黄金解禁”的时候,财经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经济一天天萎缩,不景气的现象更加明显了。11月,大家所期盼的的黄金解禁终于结束了。虽然这种情况的发生早已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可是仍然引起了财经界动乱。物价不但急剧下跌,就连销售量与以前相比也明显地减退。每天在报纸都能看到某某工厂缩小规模或倒闭、员工减薪或解雇的消息,为此产生了很多劳资纠纷。财经界的不稳定,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情况日趋严重化。劳工工就此机会开始活跃起来,钟纺公司就员工的待遇问题上一直是全国模范,面对财经界的动荡不稳职工工资也不得不减少,因此也发生了纠纷。厂长津田氏为了调解纠纷问题而四处奔走。钟纺的纠纷经经报纸报导后,对财经界又兴起一场震撼。看到钟纺这么优良的公司,也受到这么大的影响,其他小工厂也就更不用提了。财政部长井上准之助遭暗杀,其原因就在此。

一向身体不好的松下这时却躺在了病床上。松下电器并没有躲国过这一劫难和其他公司一样,销售额剧减。十二月底,仓库里的滞销品已经堆积如山。更糟的是,他的总工厂刚刚建成不久,资金周转不过来为度过难关更加强了难度。松下清楚的意识到,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工厂只有倒闭这一条路可走。

为了减少损失只能降低生产量只能减少生产量,同时员工也要相应的减少。在这个紧要关头,松下却又偏偏躺在病床上,主治大夫再三强调松下的病要到西宫去静养。此时,井植和武久两位为松下打理工厂的事,为了解决眼前的危机不知花了很多心思去思考这些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裁员。当他们把这个决策回报给松下时,松下立即精神振奋起来,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松下告诉他们:“我们公司的员工一个都不能减少,我曾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裁员,说话要算话,这样员工才信任你。这样吧,生产额立刻减半,但员工一个也不许解雇,工作时间由一天减为半天,但员工的薪资按照全额发放。不过,员工们得全力销售库存品。用这个方法,先度过难关,静候时局转变。这样,我们也可因而获得周转资金,工厂也可以免于倒闭,松下电器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也保住了。至于半天工资的损失相比之下,也不是大问题了,在这为难的时刻将员工们团结起来让他们有"以工厂为家"的观念,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得解雇任何一个。井植和武久听过松下的话,高兴地对他说:“您的意思我们一定如实的转达给每位员工。并且遵照您的意思行事。请您安心养病,毋须挂虑。”回去之后,他们立即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将松下的意思一字不漏的传达给广大员工,并表示将按松下既定的计划做事。员工们听后一片雀跃,纷纷表示愿与松下电器共存亡,一定会尽全力销售公司库存。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公司库存所有滞销的产品,由于员工的齐心协力推销,不但没有剩余,反倒造成生产量不够销售的现象,竟然创下公司历年来最大的销售额,帮助公司顺利的度过了难关。

在西宫疗养所养病的松下,每天听取经营状况的简报,想到员工们精诚竭力销售公司库存的情景,感到莫大的欣慰,精神也好了许多。与此同时,松下为自己准确的判断能力,而感到相当满意。

松下的这个想法和作风,让全体员工钦佩不已,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体验,也是令他们对松下电器加强了信心。

松下电器坚持“诚实守信,言出必行”的原则,使松下从中获利不小,不但没用一分钱的抵押品就在银行获取十五万元的贷款外,而且在危机重重的经济动荡之际获得了收益。可见,诚实守信,言出必行在商场中的重要作用。

诚实守信,言出必行。要想让自己获得他人的信赖就必须做到这一点。有信誉的人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帮助,也最终才会有所成就。

7、出尔反尔,死路一条

诚信是做人做高尚的品质之一。只有讲诚信的人,才能够坦然无愧地屹立于天地之间;只有守信用的人,才成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出尔反尔必失信于人,最后必定是死路一条,甚至连性命都难保。

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个做事做人均无信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因为人们均不齿于那些言而无信的人。

三国时的吕布勇冠天下,但品性极差,出尔反尔,反复无常,最终害了自己,命殒白门楼。吕布之勇冠绝天下,如此之勇士却在乱世不能安身立业,为什么?究其原因其个性多变、反复无常,最终一事无成,反而丢了性命。

吕布本荆州刺史丁原义子,后却投降了董卓,在《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记叙的:

卓曰:“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帐前一人出曰:“主公勿忧。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可乎?”卓大喜,观其人,乃虎贲中郎将李肃也。卓曰:“汝将何以说之?”肃曰:“某闻主公有名马一匹,号曰‘赤兔’,日行千里。须得此马,再用金珠,以利结其心。某更进说词,吕布必反,来投主公矣。”卓问李儒曰:“此言可乎?”儒曰:“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卓欣然与之,更与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

这实则是吕布性格的一个侧面反应,说明吕布是贪财忘义之辈。而且李肃早已把吕布的这种性格看的一清二楚。再看一看李肃见吕布之后吕布的反应如何?

……布惶恐曰:“某在丁建阳处,亦出于无奈。”肃曰:“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肃笑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布曰:“兄在朝廷,观何人为世之英雄?”肃曰:“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布曰:“某欲从之,恨无门路。”

一句“某欲从之,恨无门路”道出了吕布有奶便是娘的个性特点。后来的事也就不用再多笔墨描述了,其最后结果人人皆知。

如果说吕布易主是为了寻求明主,那么他到了董卓那里应该好好的辅佐。可事实并不如此。有句古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在某些时候是有道理的,尤其用在吕布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司徒王允的美人计,又让吕布与董卓反目为仇,到最后吕布还亲自刺死了董卓。可见其做人的恶劣本性,反复无常。

被曹操擒到吕布,他竟厚颜无耻的对曹操说:“您忧虑的不过是我吕布,今日我已降您,您争夺天下已用不着忧虑了,您亲自率领步兵,而我率领骑兵,那么,用不了多久,天下就可以平定了。”曹操乃世之枭雄,早已看清了个性反复的吕布,对于这样的人岂能用之,最后将其杀了。

吕布在其历史舞台的演绎中,不论是攻伐杀打,还是为人处世,无不反应了他出尔反尔的个性,这导致了最后已经没有活路留给他,只有死路一条。

早在衰术称帝之前,就曾拉拢吕布对付刘备,并向吕布表示要结为亲家,要娶他的女儿做儿媳。吕布很高兴答应了这门亲事。曹操为了不使吕布向衰术靠拢。暂缓对吕布的进攻,并写信给吕布表示愿意共同抗敌,还以献帝的名义发了一道诏书,称赞他杀董卓之功,要他和曹操一起,同心协力辅佐朝廷。于是,是否向衰术靠拢,这又使得吕布犹豫起来。

袁术称帝后,想进一步和吕布交好,为的将徐州、扬州联合起来,壮大力量对抗曹操。袁术派韩胤出使徐州,把自己称帝的事告诉吕布,并迎接吕布的女儿与己子完婚。吕布考虑了之后,答应了袁术的要求,还派兵送女儿上路。

吕布所属的沛相陈硅,早已倾向于曹操,他听说袁术吕布联姻共同对付曹操的情况后,赶忙去见吕布说:曹公逢迎天子,辅佐图政,名高于世,将征服于四海,将军应当同他同心协力,共商大计,以图泰山那样安定。现在如果与袁术联姻,必然要落个不义的名声,这样下去会很危险的。”

吕布一听又犹豫起来,他想起当初袁术不接纳自己的情况,心中不觉来气,竟改变了主意,立即派人去把女儿追了回来。还把韩胤戴上刑具送到许都,交由曹操处置。

曹操为了进一步拉拢吕布,又以献帝的名义任命吕布为左将军,派使者把诏书、印绶致送吕布。并给吕布写信,表扬吕布制止袁术称帝,对皇室的拥戴,说朝廷仍然信任他,相信他的忠诚,还说是用自己家的好金子为吕布铸的金印,是将自己带的紫绶送给吕布,以表示友好。

曹操的信虽然很短,却很有分量:在山阳屯,送给将军的封诏印绶丢失了,现在皇帝没有好金子,我用自己家中的好金子再为你铸一颗金印,皇家无紫绶,我把所带的紫绶送给你以表达一番心意。将军你所派的使者不好。袁术在淮南称帝,将军上报告给皇上,可是使者没有把你的奏章上报。朝廷相信你,命你再上个奏章,以表明你的心意。

吕布接到诏书、印绶和曹操书信后,非常高兴,马上派陈硅的儿子陈登去许都向献帝谢恩,还带去一条好的绶带酬谢曹操,同时还表示希望朝廷任命自己为徐州牧。

此时吕布又倒向了曹操,可曹操是真心对吕布吗?不是的,陈登到许都见曹操后,乘机告诉曹操,吕布有勇无谋,轻于去就,反复无常,应早日把他除掉。曹操也把心里话告诉陈登说:“吕布狼子野心,确实难以久养。如果不是你,别人是很难把他看清楚的。”

曹操当即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并把其父陈硅的秩禄增加为“中二千石”。临别时,曹操拉着陈登的手说:“东边的事情,就托付给你们父子了。”这里曹操的意思是让陈登父子暗中集合部众做内应,待机除掉吕布。

吕布尝到了自己酿得苦果,在白门楼被曹操勒死了,吕布的死有多方面原因,其势力没有曹操大是一方面,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出尔反尔的个性,搞得部众上下离心,内外无一人愿意帮他,都视其为反复无常的人,如此性格之人怎么能取信于人,怎么会让人愿意在其手下做事?

看吕布之辈而感慨,做人要讲诚信,一旦给他人形成出尔反尔的定性思维,在遇到事情之时,不仅没有人帮忙,反而各个欲除而快之。出尔反尔,死路一条。千万不能做这样人,要培养自己讲信用的作风,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8、为人厚道吃得开

人想要吃得开,无论走到哪里也都要讲诚信。信用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反映,

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天平,来不得半点马虎。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必备品德。

厚道的人是最可靠的,也是最耽明的人。

李嘉诚说,他做生意时一直抱定一个信念,就是不投机取巧和以诚待人。他用真诚化解了危机,用真诚赢得了信任。经过无数次的人生洗礼,他更加坚信,诚信是把生意做大的最好法宝。

李嘉诚在做塑胶生意时,不惜重金网罗全港最优秀的塑胶人才,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但是,由于资金不足、设备短缺,长江公司的生产规模受到严重阻碍。尽管生意很好,但李嘉诚仍然害怕再陷于前几年的被动局面,不敢放手接受大的订单。

就在李嘉诚为资金发愁时,一个机遇正悄悄地想他走来。

一个欧洲的批发商,对长江厂的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即飞抵香港。

这位批发商一边看样品,一边对李嘉诚赞不绝口:“比意大利产的还好。我在香港跑了好几家,就数你们的款式齐全、质优物美。”

当批发商参观了工厂之后,非常惊奇,这么漂亮的塑胶花,竟然是在非常简陋的工厂里生产的。这位批发商毫无保留地说:“我们早就看好香港的塑胶花,无论品质还是品种,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价格却不到欧美产品的一半。我是打定主意来订购香港塑胶花的,而且希望大量订购。我也看到了,以你现有的生产规模,根本满足不了我需要的数量。李先生,恕我直言,我知道你在资金方面有一些问题,但你的优质产品确实吸引了我,所以我们可以先做生意,但你必须找一个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来担保。”

通过了解,李嘉诚知道这位批发商的销售网遍及西欧和北欧大陆,而那里正是欧洲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他深知,若能与他结成生意伙伴,将对长江公司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然而,找谁担保呢?又一个困难摆在了李嘉诚面前。

根据当时塑胶花的市场前景,以及李嘉诚的信用和能力,应该说风险微乎其微,但李嘉诚费尽周折,依然没能找到合适的担保人。

在这种形势下,李嘉诚决定最后搏一次,碰碰运气。他和设计师通宵达旦,连夜赶制出了九款样品,他期望能以样品打动批发商,做成这笔生意,若不成,就权当礼品送给批发商做留念,争取下一次合作。

结果,批发商对这九款样品十分满意。

李嘉诚用自信且执著的口气对他说:“请相信我的信誉和能力,我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小业主,在同行和关系企业中有着较好的信誉。我是靠自己的拼搏和同仁朋友的帮助,才发展到现在这般规模的。

“您已考察过我的公司和工厂了,大概不会怀疑本公司的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因此,我真诚地希望我们能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是长期合作关系。

“尽管目前本公司的生产规模还满足不了您的要求,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在价格方面,我保证会是全香港最优惠的。我的原则是做长期生意,做大生意,薄利多销,互利互惠。”

李嘉诚的肺腑之言,打动了批发商。

批发商说:“李先生,你奉行的原则,也就是我奉行的原则,我这次来香港,就是要寻找诚实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互利互惠。李先生,我知道你最担心的是担保人。我坦诚地告诉你,你不必再为此事担心了,我已经为你找好了一个担保人。”

李嘉诚心想:哪里有由对方找担保人的道理?“这个担保人就是你。你的真诚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担保”,批发商微笑道。

李嘉诚这才明白。双方很快就签署了第一份购销合同。

批发商的提前交付货款,间接地解决了李嘉诚扩大生产规模所需的资金问题。由于批发商对李嘉诚的信誉及他的产品质量有了充分的信任,这位批发商又主动提出将一次性付清货款。

这次成功的合作使长江公司从此站稳了脚跟,在香港塑胶行业内增强了竞争力。

商场上,最好的担保人就是自己。一个人如果能直接证明自己值得信任,有自己的信誉了,那么别人就更容易放心地与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