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个人与他的铁道旅行人生
1788100000057

第57章 海拉尔

初访蒙东

从哈尔滨到这里只是一夜的时间。海拉尔火车站离市区还有一点距离。清晨的海拉尔,两旁耸立着高大的烟筒,或许是工厂或许是电厂。拦车去了预订的酒店,沿途大多是矮小的没有阳台的灰色火柴盒建筑。大概是这个地区风沙天气较多,冬季严寒的缘故吧,所以这边的城市大多没有阳台。这里的建筑风格和南方有很大区别。所有的建筑都没有阳台,窗户全部都包裹着严严实实的。虽然已经五月,但是还没有停止供暖,因为气候很干燥,所以皮肤痒得不得了。不得已去商店买了一些保湿霜来缓解皮肤的瘙痒。还因为干燥,一同的朋友每天都要流鼻血,此外,让人心烦的还有室内的静电,每天都要触电好几次,以至于每次触摸铁制的东西都会三思而后行。

海拉尔的市区没有什么逛头,就连地图上标注的所谓的俄罗斯商城都是一片破败景象,里面仅剩的几家商铺卖的也不是什么俄罗斯商品,全是浙江一带产的套娃啊,望远镜什么的,实在没有什么看头。

这个季节的呼伦贝尔草原的草大多还是枯黄的,就连包车去的司机都说我们来得太早了。可是比起绿油油的草,个人觉得枯黄的草原更有情致。躺在蓝天白云下,在金色的草原上悠哉地躺着,享受一下电脑桌面中的那种风景。

旅游淡季里城市的酒店价格都很便宜,几十元一夜的住宿比比皆是。要是到了旺季,平时几十元的酒店就都涨到了几百,而且一房难求。在海拉尔呆了一夜,吃了一顿正宗的蒙古烤肉,只点了一百元的东西就撑破了肚子。在南方,羊肉卷是卷起来的,镂空的,小巧的盘子上只摆了松松散散几卷肉;在这里,羊肉是密密麻麻贴在一起的,盘子大而且分量超足,没有一点水分。再怎么说这边也是羊肉产地,价格便宜分量足也就不难理解了。这边的火锅还是用的酒精燃料,中间一个巨大的烟筒,这种火锅只在小时候见过,现在已经大多被电火锅所取代。

海拉尔夜晚温度只有几度,走进餐馆里面一排排巨大的火锅飘出的香味,瞬间融化了内心的冰封。点上两瓶蓝莓果汁,再坐等火锅菜料上齐,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在海拉尔,总能找到很多南方已经见不到或者从未见过的东西,让人不禁有点怀旧。

比如绿皮火车,在东北这类绿皮车还随处可见,但是大都不能开窗户的,内部还是靠锅炉烧水。硬座车厢内部还挂着横幅:林区防火,人人有责。这次在海拉尔的火车上满是探亲客流,突然坐对面的老爹主动跟我们搭话了:“你们是来这儿旅游的吗?”“是啊,您是本地人吗?”“不,我是大庆的,我其实是山东人,在大庆油田工作了一辈子,家也搬过来了。”“这算是技术移民吧,您是一个人出来玩吗,老伴儿呢?”“她在家呆着呢,今年才去了黑河和俄罗斯的海兰泡,这回她嫌太折腾了,不愿意到处跑了。我还想趁着这会儿有力气,多出来走走。”“这儿的草原都还黄着呢,都还没发芽。”“咱这儿冬天都才过去呢,树都没发芽。你们一定是南方的吧!”老爹笑道。“是啊,这边真冷,而且干燥。不过住宿倒是很便宜的。”“你们住哪儿?”“宜必思。”“真有钱啊,有公家报销吗?”“自费。”“你们这真是太奢侈了,我一般就住二十块钱的地方,只要有洗澡的和床,啥都可以。那么奢侈的酒店没必要,满洲里那个宜必思一般都是俄罗斯的有钱人来住的。”没想到看似一般的酒店在这里成了有钱人住的。实际上确实如此,这边的收入并不高。后来,满洲里的出租车司机,还有路边的商店老板娘,都说了同样一句话:“宜必思,真是太奢侈了!”然后那个老爹又看着我手上的微单相机说:“你这个太厚了,看看我这个多薄,出去带着很轻巧。”说着,他拿出一款几乎是淘汰了十个年头左右的老式卡片机,给我翻出他在各地照的相片。我和他一边看着照片,一边谈论旅行的趣事,没有继续和他为酒店和相机的事情争辩,下车后我在站台向老爹友好地告别。

草原上的风电机在大风中转着,风卷着黄沙继续咆哮。漫步初春的蒙东,走在一片片碎云飞逝的蓝天下,我们渐渐沉默。带着最初的仰慕,眺望着层层叠叠的草原在大风中掀起的浪。那种近乎悲伤的幸福感,至今还令人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