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予美何处
1788900000123

第123章 私自祭祀(2)

沈安的心中极为不平静,他的手故作轻松的背在身后,手上却悄悄的对身后跟着的同僚做了一个事先就交代好的手势,那些官员都是眼尖心快的,立即就懂了,摆了摆手,纷纷退出长公主府,一齐奔向皇宫。

沈安坐立难安的陪在孟光长公主吃了早膳,又见她精心梳洗了一番,未作妆容,未换朝服便去了皇宫。

刚刚能遥遥的望见崇政殿的时候,便看见殿门前,长阶上都跪满了人,黑压压的一遍。

孟光长公主听着他们口中叫着的,要姜永夜废后,却不发一言,直接走进了崇政殿。

姜永夜此刻的心情更是复杂,他看着满身素白一色的萧元,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从来都没有将这个妹妹当做过一个同等的对手。她与他生来就相护维持,依偎相伴,他本身是个好战不喜拘束的男子,之前领军打下的胜仗不可计数,却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和元儿抗衡。他只是还以为,无论他做什么,萧元都还是他的退路,却不想退路退无可退的时候,身后便是万仞山崖。

姜永夜先冷下了脸,“你就这样背着我,嫁了一个死人!”

萧元原本还是沉默平静的面容此时微微的皱在了一起,她抬眼看了一眼姜永夜,有些满不在乎的眼神,淡淡的,又极为不容质疑的说:“容焕是我的驸马,还望皇兄谨言。”

这一句话很是疏远冷漠,幸好她没有用上本宫二字。

她在珠帘之后缓缓坐下,摆了摆手,对轻盈道:“这帘子很是碍事,撤下去吧。”

姜永夜怔了一下,没有说话。

他沉默的看着那些先前还叫嚣着若不废后,便跪死在崇政殿前的大臣们鱼贯而入,整齐有序的走了进来。

在朝拜之后,姜永夜便知道他们要开始了。

丞相最先站出来,语调冗长,声音枯燥的上表着百官废后的意愿。

原来,在昨日黄昏,方皇后身边的宫女站出来举报皇后在长庆宫中私自祭祀。

而她祭祀的人,是当年无故失踪的征天军团统领方碍。

方碍当时消失,下落不明,初时也无人发现,时间久了,却也寻不得了,可是皇后的贴身女官却说,方皇后在长庆宫中藏着方碍的头颅,近日又设法寻回了方碍的尸首,就私自埋在长庆宫里,还在密室之中设下牌位加以供奉。

原本就跃跃欲试的百官,在沈安上表之后,纷纷站出来附议,他们说完之后,就跪地不起,似乎要将崇政殿的地板跪穿。

“宫中素来不能私自祭祀。”不知沉寂了多久,孟光长公主的声音淡淡的在殿中回荡,“不知,皇后此为,可是经由皇兄批准的?”

姜永夜讶异的看了一眼萧元,有些惊讶于萧元的偏帮,立即笑道:“是诸位爱卿还未了解缘由,皇后早前便与朕说过此事。”

“皇后的兄长无故失踪,为歹人所害,只余头颅,是以朕念在皇后与其兄长兄妹之情,才……”

“歹人?”孟光长公主忽然笑了,“本宫的驸马何时变成歹人了?”

这一句话,不仅让殿中的群臣惊讶难掩,就是她下面的姜永夜,也是睁大了眼睛,回头望着她。

“昔年方氏被选为太子妃,本宫却获悉方氏的丑事,几番权衡之下,便请驸马杀之,以为如此可以断了方氏的念头,熟知贼心不死,居然还在暗中欺上瞒下,藏匿尸首,污秽了中宫圣地。”

萧元眯了眯眼,忽略姜永夜望着她的神色,“本宫以为,如此已经有失我皇族颜面,如此女子,怎堪国母重任,方氏一族蒙蔽圣听,应当族灭。”

她说话的时候,仍然在淡笑,只是这笑意却不及眼底,使她身上显露出一种嗜血的暴戾气势。

“诸位以为呢?皇兄您觉得如此可处置得妥当?”

姜永夜依旧望着她,真想要张口说些什么,下边跪满崇政殿的臣子却已经在山呼:“殿下英明,吾皇万岁。”

姜永夜握紧拳头,不知等了多久,殿中的山呼声才消失,他握拳在唇边轻轻咳嗽了一声,看了一眼萧元,道:“方氏是朕的发妻,其罪虽重,但念在她为朕生下皇长子,姑且免去一死,贬为庶人吧。”

众人纷纷抬头望着孟光长公主,难得的,萧元没有否定他的话,而是略略点头。

就在此时,孟光长公主忽然有提到了一件事:“太子虽年幼,但由皇后所教养,一脉所出,便不可委以重任,以免在作出有损国体的事情。一并将太子废黜吧,贬为恭王,不日就迁出长安,归往封地。”

她没有否定姜永夜的话,便是为了接下来废黜太子吧,姜永夜叹了一口气,看着底下的大臣,看着手边的玉玺,以及座下的龙椅,那种光武帝在位时候的压迫抑郁似乎又重新回到这里。

“将方氏一族收押吧,即刻就派人去。不过莫要让南边的军心动荡,以免有损国之根本。”

这一次早朝,自始至终都是孟光长公主在主持,而那龙椅之上的陛下,似乎成为可有可无的人,朝臣心中大都觉得可笑,望着姜永夜的眼神也不再如过去那般恭敬,当今的南国,孟光长公主权倾天下,没有她的扶持,陛下的皇位是坐不稳的。

只是看着今日的情况,孟光长公主还是不愿意与陛下撕破脸皮,多年的兄妹情分还是不忍舍去,如果她愿意,即便此时要称帝,朝中也不会有异议。

“陛下,不好了……”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的时候,一个小太监突然飞跑进来,重重的扑倒在地上,上气不及下气的回禀道:“长庆宫走水了!”

萧元的眸子凉凉一扫,众人只觉得心中一凛,一时之间竟然忘了长庆宫起火的事。

这,莫非就是孟光长公主同意将方氏贬为庶人的原因,不过早晚,总是逃不过一个死字。

“诸位想必也还记得建武年间,杭氏一族叛国之说吧?”萧元随手将手边的茶杯拿起来,“叛国一事,实则是假,本宫欲为杭氏一族平反,尔等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