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予美何处
1788900000041

第41章 归雁山前(1)

何以,这样的巨大的不合常理的改变了。

景行止看着萧元,目光少有的炙热,他张了张嘴,有些难过的样子,却连续好几次都没有说出话来,过了一瞬,他苦笑着,拿过一边的食盒,带着讨好的笑,说:“还有你喜欢的红枣粥,今天是二十了。”

萧元初时是莫名其妙,随后脸刷的一红,狠狠瞪着他。

这时,景行止却是从容的,将放在食盒里保着温的红枣粥放到萧元的面前,坦荡的接受者萧元的怒目。

一个男人,却记着自己的小日子,萧元气得说不出话来,真不知这人怎么有这么多空,有这些闲心为何不去多读些佛经。

佛家讲究六大皆空,可是这个人明明六根不净!

“再过四五日,我们就启程吧。”

萧元点头,生了会闷气,才说:“你出去吧。”

都知道那朵金色的婆罗花,爱上了迦叶尊者。也许是在尊者还只是凡间奔走悟道的饮光使者的时候,他站在树下,抬头那一仰望,婆罗花就爱上了他,又或者是在灵山上,佛祖拈花,那时已经是迦叶尊者的他,见拈花便微笑。

在灵山上的日子,是婆罗花一生中最幸福也最悲伤的时光。

每日都可以与迦叶尊者相见,可是尊者眼中却只见佛意。

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少年月,婆罗花在灵山上修行,有了自己的灵识,虽然很短,不过须臾,可是当它幻化成凡事女子的模样站在迦叶面前微微一笑的时候,觉得这一刻它已经等待了许久。

可是尊者的眼中,只有佛,六根俱无,所有的爱,也只是对万物的博爱。

婆罗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苦修,终于得到了迦叶尊者的赞扬。那日的佛堂中,它盘膝在迦叶尊者的身侧,与他一起参禅。

佛堂的火,起得突然,来势汹汹,婆罗花意识过来的时候,火已经吞噬了无数的生命。

还差一个……还差最后一个……

火舔舐着舌头,贪婪的靠近仍旧在神游四海的迦叶尊者,婆罗花问:“火,你为何不能慈悲一点,放过尊者。”

火的回答,依旧不曾改变。

“那……那就吞噬掉我吧,我不过只是一朵花。”婆罗花看着已经入定,完全不理外界的迦叶尊者,一滴泪流到迦叶尊者合十的指尖,便扑进了火的地狱里。

迦叶睁开眼睛的时候,婆罗花已经变成了一捧灰烬。

这,就是婆罗花的第一世。

婆罗花的魂魄到了地狱,地藏王问它可有什么心愿未了,菩萨说:“你是为了救迦叶而亡了,也算是舍身取义的功德之魂,你有什么愿望,我可以帮你。”

婆罗花磕长头,说:“弟子向和迦叶尊者结一段尘缘,弟子希望能够得到迦叶尊者的爱,独一无二的爱。”

地藏王思索了片刻,说:“这,却是难事。迦叶已是尊者,五蕴皆空之身,恐不能再生爱。”

婆罗花磕头不起,地藏王叹息了一声,点了点婆罗花的头顶,说:“痴儿,念你之德,许你九千九百九十九世,只要有一世,能成功,那你便该放下了。”

婆罗花带着笑容,“那弟子这就去转世了。”

婆罗花不再停留,直接往奈何桥方向去,没有喝孟婆汤,直接就入了轮回道。

在婆罗花走了以后,迦叶尊者不知从什么地方缓缓走出来,看着婆罗花远去的身影,双手合十在胸前,道了一句:“阿弥陀佛。”

“迦叶,你也该去转世了。”

“明知无果,何苦执着,放下才能自在。”迦叶尊者摇了摇头,对地藏王颔首,便紧随着婆罗花的脚步而去。

九千九百九十九的第一世,就是在清山。因为婆罗花没有喝孟婆汤,并且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迦叶尊者,所以,它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流出了泪。

不同于别的婴儿的哇哇大哭,它在哭着,却没有一点声音发出来,接生婆还以为它是个哑巴。

在第一世,迦叶尊者变成了一座桥。

就在清山上的小河,一座崭新的木桥。

第一世,婆罗花就守着那座木桥,不曾成亲,不曾离开清山,在家中亲人都一一老去了以后,它依旧守着那座桥。

在那桥上弹琴,读书,天晴的时候,带着渔具,坐在桥上垂钓,下雨的时候,披着蓑衣坐在桥上听雨,有月亮的夜晚,在那座桥上吹整夜的笛子。

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直到清山上的所有人都认为它是一个傻子,纷纷搬去了山下,不再与它来往。

第一世,它四十岁的时候。

那座桥塌了,迦叶尊者也再次轮回了。

第二世,迦叶尊者终于不再是死物,却是一只鸟。

已经连着两世了,婆罗花心里很担心,但是鸟儿不比一座桥,鸟儿会不停的飞,而桥却永远在那里。

婆罗花离开了清山,一刻也不敢停歇的追逐着迦叶尊者转世而成的那只鸟。

每一天都在不停的奔波中度过,终于,那只鸟儿整日受到惊吓,最终,不过两年,就死去了。

婆罗花流着泪,将迦叶尊者葬在了清山的后山上。

“先生,景先生。您还没起吗?”

方简的声音打断了景行止的梦境,他翻身坐起来,这已经是许多年不曾做这样的梦了。

“何事?”

“时候已经不早了,轻盈姑娘要我过来问您一声,今日可是不能替殿下准备早膳了?”

刚说完,房门从里面打开了。

景行止走出来,丰神俊朗的眉目有着一些歉意,“我这就过去。”

“诺。”

独落坞山之后,就是广袤无边的固原。

一连百里路都是荒草,见不到一个行人。

南国初年,这里曾经是有名的关外平原,河川灌溉,百姓安居。

但是因为南国初期的分裂,固原上面原本生活着的人,通通迁移到更北的地方,翻过了归雁山,跋涉过冰原,继续以北的区域,重新建立了一个国家,如今有了两百余年,有了不同于南国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