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予美何处
1788900000065

第65章 敬酒(1)

“甚好。”

她抬眼,出乎意料的看见萧元含笑的眼光,却不是真的甚好的模样,冷冷的不带一点情绪的笑容。

“本宫屏退所有命妇,是想先给你们说一件事。”

“诺。”

四位良娣都起身行礼,神情恭肃而温顺。

“本宫代理六宫已有十年之久,年岁愈长,越觉得百无聊赖,又因为无人可托,所以一直无法脱身,幸而皇兄纳了四位良娣。本宫也有合适的人选,将后宫诸事交付与你们。”

看着底下四人明显惊讶的神色,萧元勾了勾唇,道:“本宫为了皇兄选了四个良娣,不是了绵延子嗣,而是想选一个合适聪明人。你们谁能够更好的辅佐太子,那本宫便可以让你们得到天底下至尊至贵的位置。”

这,不是在让她们四人相互厮杀吗?本来四位良娣都是旗鼓相当,同等门第,同时进府,同样身份,可是因为孟光长公主拿出了这样诱人的条件,似乎才入太子府不过一个月,一场战争的帷幕便要拉开了。

是真的为了辅佐太子殿下吗?本来太子殿下就不是真正的皇族,所以这些年处处受到排挤,但又因为孟光长公主的一力保护,而平顺至今,若说有谁最希望太子殿下安稳的继承皇位,整个南国都应该非长公主莫属。

可是,有没有可能?

明年长公主大婚,诞下子嗣,陛下便会改立储君。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柳拂蝉的秀眉便深锁。

让她们四人相互厮杀,皆是太子殿下的后院起火,再加上长公主的倒戈一击,太子殿下便会左右无援,多年来的苦心经营便会付诸东流。

依柳拂蝉心中所想,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的几乎太大了。

而她,却在这里低头称诺,她连拒绝揭穿长公主的权力都没有。

天旋皎月,风凉歌轻,还阳阁中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觥筹交错,酒香弥漫,软语动人。

还阳阁终年不会开放,只在除夕宴的这一天用来承办晚宴,因为此处地势极高,最适合观看长安城中的烟火。

孟光长公主带着内外命妇到的时候,陛下与太子已经坐在了主位上。

殿中原本只有男子,如今在长公主的带领之下,一阁之中的阳刚之气被冲淡,在行过礼之后,内外命妇便随自己的夫君重新入了座。

殿中的席位是按照官位品阶来安置的,上首的陛下坐在正中央,左侧是俊朗神秀的太子殿下,而右侧更为尊贵的位置,则是空置着的——孟光长公主的位置。

孟光长公主的旁边则是随其母泰安长公主长居深宫,少有外出的宁辉殿北山郡主。

不久以前,还有人猜测,是否会将北山郡主嫁给太子做太子妃,以冲淡太子在皇族中不受欢迎的情况。

可是,这样的想法,在孟光长公主将北山郡主赐婚于今年的新科状元杜蘅之后不再提起。

北山郡主的母亲,是陛下唯一在世的皇姐,虽说不是同母所出,但是自幼陛下就与泰安长公主感情深厚。泰安长公主在先帝年间被送往西凉和亲,后来西凉国中战乱,西凉国被南国吞并,陛下已经当政,就下令将泰安长公主迎回国,被将其女李惠安封为北山郡主。

泰安长公主今年开始一直缠绵病榻,所以即便是除夕宴也没有出来,北山郡主原本正在与她下希的贵族少女轻声说话,在见到萧元出现的时候,看了过来。

她论容貌,不及长公主艳丽无双,但是气韵优雅,眉目间又有着西凉女子的英气,顾盼之间眉彩生光,气质平和干净,很是让人舒服。

柳拂蝉暗自感叹,幸好不是北山郡主当太子妃,不,或者说幸好长公主与太子殿下并未有男女之情。

许多的人都觉得,如果长公主愿意下嫁于太子,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既有了皇族的血脉的保证,又有了一个正统的继承人。

柳拂蝉看着北山郡主的笑颜,舒了一口气,无论是长公主还是北山郡主,都不是她可以抗衡的强敌。

柳拂蝉坐定之后,抬头向太子的方向看了一下,却有些失望,毫无疑问的,太子温和如玉的目光爱宠的落在长公主的身上。

他正在看这边,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因为长公主,这样的答案让柳拂蝉很是难受。虽然明知道,那是他自小就至亲至爱,呵护备至的妹妹,可是不舒服的感觉依旧没有消减。谁也不能改变,南国之内,四境之中,与太子殿下最般配的人,是尊贵无双的孟光长公主。

今日的姜永夜穿着隆重的远游冠服,冬皂颜色,衬得他清肃不凡,而长公主身上的织金云凤纹深衣则与之极为相匹配,好似两人是一对璧人。

姜永夜起身,唇上挂着雍容的笑意,亲自将长公主引到座位上,举止优雅而温柔,让人无不感叹太子与长公主的感情深厚,即使在太子殿下纳妃以后,也不曾改变。

萧元坐下之后,姜永夜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原本在与下席闲聊的北山郡主回了身,笑道:“元儿,来得这般晚了,皇帝舅舅不罚你,我可要罚你。”

她招手,拿过身后宫女端着的酒壶,给萧元倒了整整满满的一杯酒,眼中的笑意闪过。

萧元对于北山郡主的举动,没有什么不快的,反而爽直的笑了,看着底下的歌舞升平,端起北山郡主倒满酒的酒杯,从座位上站了起身。

底下人都是一边闲聊,一边观察着上面的动作,所以在萧元一起身之后,就立即停下了话题,纷纷等待着长公主说话。

“北山郡主为本宫斟了一杯酒,本宫却想着如此良辰美景怎好独酌,便以此酒敬在座的诸位大人,感谢你们为我南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长公主举行酒杯,然后微仰着头就酒樽中的美酒一饮而尽,言罢,将空了的酒杯一一示意,复又笑道:“第二杯酒,敬我南国的陛下,我的父皇。”

长公主站在玉阶之下,接过宫女奉上的酒壶,上前亲自为光武帝斟了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