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花萼与三叶
17939700000003

第3章 集邮

叶至诚

小时候时常看见哥哥把一张张的邮票贴上他那硬面的练习簿,可是我从没看过他的邮票(大概他怕我把邮票弄脏了,所以不给我看)。我不知道他藏了些什么邮票,更不知道藏邮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但是我总觉得这至少是一件好玩的事儿。

有一天吃过了晚饭,同院的范先生讲一些关于收藏东西的事情给我听,最后他劝我也收藏一些东西,无论铜圆也好,钞票也好,邮票也好,甚至于电影院的说明书也好。铜圆收藏多了,分量太重,抗战时期居所不定,若要带走,可真为难。钞票呢,我认为这不容易收藏,也不是我能收藏得起的。于是我就决心收集邮票和说明书。可是,因为电影院票价飞涨,看电影的次数少到等于零,说明书也无从收集。所有来信的信封却从此没有一个完整的了,剪下来的邮票藏在一个个的洋火匣儿里。

洋火匣儿满了一个又一个,我的兴趣却一天一天的减少了(虽然还是像以前一样把信封上所有的邮票都剪下来)。剪来剪去总是那几种,不是五分一角的,就是两角三角的,永远换不出什么新花样来。

进了巴蜀小学以后,我的已经低落下去的兴趣又被提高了。同学中间十个有五个以上是收集邮票的。在巴蜀两个月中间,我要来要去(同学们的邮票比我多,比我好,所以不能交换,只能老实向他们要),居然也有了几张外国邮票了。

此后我家搬到了乐山,租的是商务印书馆堆栈后面的屋子,我进了乐嘉小学读书。于是我的邮票运好起来了。前面堆栈里的邮包纸上有许多的帆船邮票,我剪了几张去和同学交换。这种邮票不用已经好些年了,居然有愿拿一张法国文化神像的邮票来交换一张的。看到这样的好买卖,我就设法把帆船邮票从邮包纸上大批地取下来。可是猪多肉贱,价值步跌,最后直跌到一千张换二十张。

邮票一多,欢喜邮票的心思也就强了。看到人家的好邮票就眼红。抢或偷当然要不得,只有打算和他交换,是正当办法。这个算盘可比女人打算买东西又要好又要便宜更难打。非得换到手不可,却又不愿意拿自己的好邮票和他交换。往往为了交换一张邮票而整个晚上睡不着觉(拿什么邮票和他交换,怎样使他愿意交换,都在打算之列)。

交换的时候,除了真价实货的邮票以外,还得加上外交辞令,吹牛,说好话,总之,不到手不罢休。

除了上课,所有工夫差不多都花在寻找邮票上。武大的传达室是我常去的地方。从别人的信件上,或从校工那里(大概他也是从信件上撕来的),不论好坏,总可以得到些。可是类似我的集邮者太多了,以致成捆的信件上,外国邮票差不多都被撕掉。不久,传达室门上贴出了一张禁止撕邮票的布告。一条绝好的邮票来路被封锁了。

字纸篓所在的地方也是我常去的,那里绝不会有禁止撕邮票的布告。可是在一个字纸篓旁边,常常会碰到几个同志,若非眼明手快,就将一无所得。

白天尽是找邮票,晚上尽是想邮票,想着从哪里去找邮票,想着怎样才会有更多的邮票。有时在梦里觉得有人送来了一大包邮票,或者在哪里发现了许多的邮票。可是,老天,这只是在梦里。

“八一九”那天,敌机轰炸乐山,我们全家从火窟中逃出来。在这又慌又乱的当儿,我可没有把辛苦经营了一年多的邮票忘记了。这是我非常得意的一件事儿。我的同志中,有好多是没有把邮票“救”出来的。

起初收集邮票的时候,同志很多,我的兴趣差不多偏在和同伴竞争方面。随后同伴渐渐地离开了,我的兴趣就转移到别的方面去了。

一本内容比较丰富的集邮册,就像个小小的万国博览会,每一国都把他的特殊的事物表现在邮票上。澳大利亚产有许多别地方所没有的动物,他的邮票就有用袋鼠、琴尾鸟、鸭嘴兽作图案的。瑞士被称为和平的乐土,世界的花园,他的邮票就有用国际联盟会的会所和当地的风景作图案的。希腊是文明的古国,他的邮票就有用古代的建筑物和艺术品作图案的。

这几年来,哪一国都欢喜出纪念邮票,只要有个名目,就非纪念不可,尤其是苏联。瞧吧,苏联这几年的纪念邮票真够多了:红军纪念,列宁纪念,人种调查纪念,物产调查纪念,诗人作家纪念,也说不尽许多,从这些纪念邮票上,就表现出苏联的蓬蓬勃勃气象。

航空邮票在最近也大出风头,几乎各国都有。除了普通的,给飞机配上些风景而外,有些很奇特的。泰国用神话中飞翔着的神道作图案。意大利用几个简单的向上的箭头作图案。大家这样的钩心斗角,无非要使自己的航空邮票新奇漂亮,与众不同。

记得一位先生的邮票册上写着“多少邦国兴亡,尽入集邮佳话”。这句话可真想对头了。捷克斯拉夫和南斯拉夫等是上次大战后新兴的国家,他们的邮票常用勇士断链狮子断链的图案。勇士和狮子象征他们的国家。可是,现在,他们的国家又被纳粹的铁链困住了。看了波兰派特鲁斯基的纪念邮票,马上会想到他把一生贡献在波兰的复兴运动上面,是个可敬可佩的人物。可是,他在他祖国又需要一次复兴运动的时候,死在异国了。最近香港出了一种英国占领香港一百周年的纪念邮票,在英国,这当然是得意的事。可是,正当这百年庆典的年头,香港落到日本强盗的手里去了。集邮的人想到这些,自然会发生感慨!然而就集邮的兴趣说,这些都是一段“佳话”(“佳话”兼包“兴”“亡”而言,将来捷克斯拉夫和波兰如能复国,香港如能由英国还给我们,那就更是“佳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