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生活总是杂乱无章
17961500000202

第202章 看《唐人街探案1—3》

因为此影视有同名电视剧,故而加电影作为区分,以免相互影响对于该系列影片的判断。

在对于侦探影视的首先接触,最早应该算是007。不过一开始我也只是听过这个代号,并不知道这代表什么意思。

后来看的侦探系列影片,是周星驰先生的《国产凌凌漆》。接着才正式了解这007后面指代特工的意思。

后续,让我对侦探影视开始感兴趣的,除了国内的刑侦影视剧之外,就属动漫《名侦探柯南》了。

不过侦探推理剧情虽然精彩,但后来我查了,我们国内没有侦探这一职业(因为非法)。

所以,对于侦探,除了当个刑警,再没其他什么正规途径。逐渐了解这些侦探内容后,我曾在《悬疑推理》一章节有所描述。

为避免过多的冗余重复,这一章节我也需要对细节部分作展开分析和评论。

之前的归结起来,无非是人们追求侦探推理,首先是好奇心,再者就是彰显或炫耀智慧。

最后,所有的焦点,无非在人心。

所以,侦探案件说到底,就是一场人心的考验——既展露破解打击罪恶,也考验人看到罪恶本来面目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唐人街探案》到底没和其他侦探影视有什么大的区别。除了开场或者中间加入的娱乐部分,主体还是智商在线的。

电影剧情本身前后剧情有相互衔接的地方,逻辑也还在其中,倒也没象网络评价的那样一般。

主要的还是观众的推理能力提高,还有对于这系列影片的期望过大,所以才产生关于观影评价下滑的迹象。

是观众变得越发聪明了?显然不全是。有些应该是类似于“久病成医”的经验积累,他们在不知觉中,逐渐学习并适应了侦探推理。

现实的话,则不同于影视,人若真身临其境,未必还能像自己平时看影视剧那样的聪明。

况且,现实里不会有上帝视角的镜头给观众留下启示。

很多人看这电影的时候,其实面对的,是事先预设好的剧情。

猜到了证明聪明了?暂且保留意见。

他们只是习惯了把电影本身给出的线索提示串联起来猜测结局而已。

真正面对棘手的现实案件,就连神探,一开始都只能是瞎子。

靠着支离破碎的线索,还有梳理纷乱复杂的资料,想要破案并不容易。

时间上,犯罪者与破案人双方都是在争分夺秒。然而并不是每次犯罪都可以及时赶上并阻止。

加上人心难测。故而这犯人的犯罪的动机,基本上并不会完全在我们预料之中,能靠推理得出结论的,那是幸运的。

最重要的,是证据链——破案的线索上的各个节点。

犯罪者能留下犯罪痕迹,也可以消除痕迹,线索断掉的情况是经常存在的。

相信偶尔在一些新闻里,大家也应该可以注意到。

若没相关侦查技术的更新把以往断掉的破案线索重新连接起来。那些长达几十年的陈年旧案,就不大可能找到并抓到罪犯。

而犯罪线索之所以存在,除了巧合,剩下的就是罪犯人为疏忽的因素,所以才造成了线索无法及时消抹地保存下来。

关键是,有些犯罪线索即便会存在,那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实际情况中,也实在不乏因时间久远导致线索断开的案例。

至于电影本身谈到的完美的犯罪,则是这《唐人街探案》的一个重要关联吧,说实话,这也是我挺感兴趣的一个点。

我不确定这系列影视的最后,主角能不能真的实现所谓的“完美犯罪”,所以多少抱有期待。

所谓的完美犯罪,就是所做的一切,触犯法律但却查无实据(线索断了或者指向不明)。

或者在悄无声息中,让人忽略的某些角落里,去实施无人知晓与察觉的犯罪。

一切合理,犯罪也的的确确存在,大家都清楚有凶手。可偏偏就是抓不到或者抓不了。

这么一想来,若真有凶手能实施完美的犯罪,那可就让人心里发毛了。

我也很奇怪,为什么这系列的关联,会是完美犯罪?

非得要陷入一定要犯罪这个逻辑怪圈里去?

不犯罪不可以么?

恐怕放眼世界,从小到大不犯错的人基本不会存在。但不去实施犯罪,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至少我愿意去相信,绝大部分人在正常情况下不会选择去犯罪。

世界之广,世事之繁多,也不是只有犯罪或者破解犯罪这两条路可走。

所以,对于本来就是虚构的侦探推理故事,或许没必要较真,就当作一普通案件的侦探推理电影看好了。

况且,影视到底无非在于讲述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故事。如果能给人带来感触与思考,也挺不错的。

至于剧情精不精彩,能不能引来观众的赞赏,那是别外事了。

若是你早已看过类似的故事,自然不会过于感到惊讶。但这并不妨碍还没看过的人来看。

我也不止一次谈到,即使我们自己司空见惯的,他人也不见得都知晓这些。

各人有各人的成长轨迹,接触的环境也不一样。人们各自经历过的人事,了解过的知识和见闻也是各有参差长短。

侦探推理故事的产生,至少能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世界——暗潮涌动的人海。

这些无非告诉人们,人祸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时刻都在发生着。作用的话,可以说是在引导人们去避开并阻止这些人祸。

但千万别自以为了解一切就能掉以轻心,实际上,这还只是个开始。

近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冲动、执着和欲望,一旦这种心理渴求积累形成了心魔,犯不犯罪也就是咫尺之隔的事。

有些人看侦探推理是为了了解世事无常。也会有这样一些人,则纯粹只为心理上的刺激(无论是热衷于破案还是狂热于犯罪)。

有人从侦探推理中学习破案维护社会秩序,彰显公道人心。有些人从中学习犯罪的手段与手法,进而将其付诸实践。

但我希望大家记住的一点,就是不要轻易嘲笑这些做法。我曾经这么做过。自然地,我并不会觉得只有我一个人会这么做。

依据就是,在实际的犯罪案例中,人们也可以逐渐发现,犯罪嫌疑人对于隐藏犯罪痕迹,还有销毁证据的反侦查意识正不断加强。这就是如今所谓的高智商犯罪。

而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意识每增加一分,并一旦实施了犯罪让一切成为现实的时候。

相对的破案难度就增加三分,甚至更高。

即便如今破案的方法方式更新换代,但同时必须面对的就是,新型犯罪手法也层出不穷。

因此,有些犯罪案件,不止发生在影视之中,现实版本也有。甚至比起影视剧来,现实版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