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为人处世方与圆
1797900000032

第32章 高人一筹的30条做事之道(3)

兰博特公司的主持兰搏特也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有一天,他去拜访米耶,说在德州有一个80万英亩的牧场,正在等着出卖。要知道,德州最大的牧场——王家牧场——也不过是90万英亩。这个叫作马达多的牧场如能收购过来,肯定会有巨大的价值。德州的石油等矿藏十分丰富,如果投资探采石油,一定会发大财。于是米耶一口应承下来。他马上邀请了两家公司共同购买。这两家公司是列文兄弟和罗兰公司。

1950年12月,收购谈判开始。当时的马达多公司股票在伦敦股票市场上的市价是7元,米耶则以23.7元的价格全部收购。这个牧场后来又分为16个牧场,收购于1951年8月成交。

直到1959年的圣诞节,米耶才以1800万元的价格出售了这块牧场,共赚了1500万元。这笔交易十分奇怪,用了近10年的时间,才赚到这么一笔钱,对于金融投资家来说,是不能叫人感到满足的。许多人认为,用这样漫长的时间,才赚到这么一点钱,是发不了大财的。

实际上,在这笔交易中,米耶有着自己的打算。他做惯了风险大,速战速决的生意,现在他也需要留一手。在大起大落的生活中,要保有一个稳定的方面,以做长远的打算。

无论怎么干,米耶所渴望的仅仅是金钱而已。

依比斯达的一生是光彩耀眼的。他是华尔街上一位成功的律师。1923年他和两个朋友共同开办了一家财务投资公司。5年以后,他帮助道奇公司和克莱斯公司进行合并。那时,他只不过30岁多一点。1938年他创办了化学投资基金会,成为美国投资基金的先驱。从1928年到1946年,他参加过许多国际经济组织。在事业上,依比斯达有着巨大的成就,直到60岁以后,他还在不停地工作着。

依比斯达渴望的实际上也只是金钱,大笔的金钱对于他的理智和感情有着巨大的吸引和和刺激。一句话,他在对待金钱上和米耶有着一样的偏爱。他比米耶大11岁,但是他两志趣一致,性格相似,他们很快成了亲密的朋友。在收购和合并的行动中,他们俩进行着最有效的合作。

依比斯达有个叫戴维斯的朋友,是美国橡胶公司的首脑。有一天,他打电话给依比斯达,说他准备出售手中50%的亚达高加斯资料公司的股票。这家公司出产的产品是用作提炼石油和采油井的材料,在美国那个行业中居主导地位。依比斯达于是和米耶共同以450万元购入,其中依比斯达的225万元是万国宝通银行借贷的。那时是1952年4月22日。

此外,这家亚达高加斯资料公司还拥有50%的费图劳公司的产权,后者是美国第一流的出产提炼重油化学品的公司。后来,依比斯达和米耶把费图劳公司的股票卖出,获得了550万元,剩下来的亚达高加斯资料公司的股票就等于没有花什么钱就轻而易举地捞到手。

在商场上,大智若愚的商家为了最终取胜,也经常使用小恩小惠的战略,就是运用人性的弱点,以攻其不备的策略。这种软性战略的效果,往往胜过正面攻坚。

大部分的人都喜欢贪小便宜,但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接受他人的好处。所以,一旦接受了,无形中产生一种愿义务帮忙的潜意识,以回馈对方的好意。也许是义务宣传你的好处,或在谈判中降低对抗意识,这都是略施小惠的基本策略。

略施小惠是以一丁点、一丁点的施惠,用在同一个人身上,并且依不同时间给予好处。等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再运用“流水的启示”,也就是利用当水涨到溢满的程度时,会冲出一条新沟道来的原理,让对方依我们的意志而主动配合,以达到预设的目的。一次又一次地施予对方小小好处,当有需求时,对方通常是不会,也无法拒绝的。

略施小惠是一种平常要准备的工作,如果一下子给予对方很大的好处,对方一定会疑惧你可能要求更大的回报而回避。所以施小惠时,要尽量顺其自然,使对方可以大方地接受。久而久之,略施小惠的影响力便可发挥出来。

略施小惠,也可借着谈判的最佳时机,展现最大的力量,亦即平时做好准备,战时重点攻击,攻无不克。

曾经有一个很挑剔装潢的客户,每次参观房屋,总有好几个理由,嫌屋况不适合。但经纪人依然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接、送、带、看,而且每次用餐时,都是经纪人抢着付账请客。

有一天,董事长找经纪人,对他说:

“有一位客户,看上本公司所销售的某一栋房屋,并指名业务员一定非你不可,否则不愿继续进行交易。”

这时,不但公司对他热诚服务客户的精神有所肯定,实质上,他也得到略施小惠的回报。

略施小惠,不只限于金钱的施惠,许多种方法亦可适用。如热诚的服务,不就是略施小惠的方法之一吗?

运用“略施小惠”的策略时,在技巧上要特别注意一点:态度要自然,不要让人感觉到做作。否则,不但讨人厌,说不定还会得罪人。天下最愚蠢的事,就是让“资产”在无形中变成“负债”。如能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时,略施小惠,将会使人难以抗拒。

10.直不行就绕个弯

曲则全,枉则直,只有拐个弯才能达到目的,并且达到得更快更好,那又何必不做呢?要知“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可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汉武帝有个奶妈,他自小是由她带大的。历史上皇帝的奶妈经常出毛病,问题大得很。因为皇帝是她的干儿子,这奶妈的无形权势,当然很高,因此,“尝于外犯事”,常常在外面做些犯法的事情;“帝欲申宪”,汉武帝也知道了,准备把她依法严办。皇帝真发脾气了,就是奶妈也无可奈何,只好求救于东方朔,东方朔在汉武帝面前,是有名的可以调皮耍赖的人。

汉武帝与秦始皇不同,至少有两个人他很喜欢,一个是东方朔,经常与他幽默——滑稽、说笑话,把汉武帝弄得啼笑皆非。但是汉武帝很喜欢他,因为他说的做的都很有道理。另一个是汲黯,他人品道德好,经常在汉武帝面前顶撞他,他讲直话,使汉武帝下不了台。由此看来,这位皇帝独对这两个人能够容纳重用,虽然官做得并不很大,但非常亲近,对他自己经常有中和的作用。所以,东方朔在汉武帝面前,有这么大关系。

奶妈想了半天,不能不求人家。皇帝要依法办理,实在不能通融,只好来求他想办法。他听了奶妈的话后,说道:此非唇舌所争——奶妈,注意啊!这件事情,只凭嘴巴来讲,是没有用的。因此,他教导奶妈说:“而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你要我真救你,又有希望帮得上忙的话,等皇帝下命令要办你的时候,叫人把你拉下去你被牵走的时候,什么都不要说,皇帝要你滚只好滚了,但你走两步,便回头看看皇帝,走两步,又回头看看皇帝,千万不可要求说:“皇帝!是你的奶妈,请原谅我吧!”否则,你的头将会落地。你什么都不要讲,喂皇帝吃奶的事更不要提。“或可万一冀耳!”或者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可以保全你。

东方朔对奶妈这样吩咐好了,等到汉武帝叫奶妈来问:“你在外面做了这许多坏事,太可恶了!”叫左右拉下去法办。奶妈听了,就照着东方朔的吩咐,走一两步,就回头看看皇帝,鼻涕眼泪直流。东方朔站在旁边说:你这个老太婆神经嘛!皇帝已经长大了,还要靠你喂奶吃吗?你就快滚吧!东方朔这么一讲,汉武帝听了很难过,心想自己自小在她的手中长大,现在要把她绑去砍头,或者坐牢,心里也着实难过,又听到东方朔这样一骂,便想算了,免了你这一次的罪吧!以后可不可再犯错了。“帝凄然,即敕免罪”。

像这一类的事,看起来,是历史上的一件小事,但由小可以概大。此所以东方朔的滑稽,不是乱来的。他是以滑稽的方式,运用了“曲则全”的艺术,救了汉武帝的奶妈的命,也免了汉武帝后来的内疚于心。

假如东方朔跑去跟汉武帝说:“皇帝!她好或不好,总是你的奶妈,免了她的罪吧!”那皇帝就更会火大了。也许说:奶妈又怎么样,奶妈就有三个头吗?而且关你什么事,你为什么替她说情?可能她的犯罪,都是你的坏主意吧!同时把你的讲话家伙也一齐砍下来。那就吃不消了。他这样一来,一方面替皇帝发了脾气,你老太婆神经病,十三点!如此一骂,皇帝难过了,也不需要再替她求情,皇帝自己后悔了,也不能怪东方朔,因为东方朔并没有请皇帝放她,是皇帝自己放了她,恩惠还是出在皇帝身上。这就是“曲则全”。

三国时代,刘备在四川当皇帝,碰上天旱——夏天长久不下雨,为了求雨,乃下令不准私人家里酿酒,就如现在政府命令,不准屠宰相类同。因为酿酒,也会浪费米粮和水,就下令不准酿酒。命令下达,执行命令的官吏,在执法上就发生了偏差,有的在老百姓家中搜出做酒的器具来,也要处罚。老百姓虽然没有酿酒,而且只搜出以前用过的一些做酒工具,怎么可算是犯法呢?但是执行的坏官吏,一得机会,便“乘时而驾”,花样百出,不但可以邀功求赏,而且可以借故向老百姓敲诈、勒索。报上去说:某人家中,搜到酿酒的工具,必须要加以处罚,轻则罚金,重则坐牢。虽然刘备的命令,并没有说搜到酿酒的工具要处罚,可是天高皇帝远,老百姓有苦无处诉,弄得民怨处处,可能会酝酿出乱子来。简雍是刘备的妻舅。有一天,简雍与刘备两郎舅一起出游,顺便视察,两人同坐在一辆车子上,正向前走,简雍一眼看到前面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在一起走路,机会来了,他就对刘备说:“这两个人,准备奸淫,应该把他俩捉起来,按奸淫罪法办。”刘备说:“你怎么知道他们两人欲行奸淫?又没有证据,怎可乱办呢!”简雍说:“他们两人身上,都有奸淫的工具啊!”刘备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懂了,快把那些有酿酒器具的人放了吧。”这又是“曲则全”的一幕闹剧。

当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所谓“怒不可遏,恶不可长”。尤其是古代帝王专制政体的时代,皇上一发了脾气,要想把他的脾气堵住,那就糟了,他的脾气反而发得更大,不能堵的,只能顺其势——“曲则全”——转个弯,把他化掉就好了。这是说身为大臣,做人家的干部,尤其是做高级干部,必须要善于运用的道理。

周朝,春秋时代的齐景公,在齐桓公之后,也是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拥有历史上第一流政治家晏子——晏婴当宰相。当时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乃大发脾气,抓来绑在殿下,要把这人一节节的砍掉。古代的“肢解”,是手脚四肢、头脑胴体,一节节的分开,非常残酷。同时齐景公还下命令,谁都不可以谏阻这件事,如果有人要谏阻,便要同样的肢解。皇帝所讲的话,就是法律。晏子听了以后,把袖子一卷,装得很凶的样了,拿起刀来,把那人的头发揪住,一边在鞋底下磨刀,做出一付要亲自动手杀掉此人为皇帝泄怒的样子。然后慢慢地仰起头来,向坐在上面发脾气的景公问道:“报告皇上,我看了半天,很难下手,好像历史上记载尧、舜、禹、汤、文王等这些明王圣主,在肢解杀人时,没有说明应该先砍哪一部分才对?请问皇上,对此人应该先从哪里砍起才能做到像尧舜一样地杀得好?”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立刻警觉,自己如果要做一个明王圣主,又怎么可以用此残酷的方法杀人呢!所以对晏子说:“好了!放掉他,我错了!”这又是“曲则全”的另一章。

晏子当时为什么不跪下来求情说:“皇上!这个人做的事对君国大计没有关系,只是犯了一点小罪,使你万岁爷生气,这不是公罪,私罪只打二百下屁股就好了,何必杀他呢!”如果晏子是这样地为他求情,那就糟了,可能火上加油,此人非死不可。他为什么抢先拿刀,要亲自充当刽子手的样子?因为怕景公左右,有些莫明其妙的人,听到主上要杀人,拿起刀来就砍,这个人就没命了。他身为大臣,抢先一步,把刀拿着,头发揪着,表演了半天,然后回头问老板,从前那些圣明皇帝要杀人,先向哪一个部位下手?我不知道,请主上指教是否是一刀刀的砍?意思就是说,你怎么会是这样的君主,会下这样的命令呢?但他当时不能那么直谏,直话直说,反使景公下不了台阶,弄得更糟。所以他便用上“曲则全”的谏劝艺术了!

11.深藏不露办事才威风

西方教育着重“表现”,主张“有能力就要表现出来”,否则和没有能力没有什么两样。

他们不但到处表现,还要随时告诉别人自己表现了些什么东西,甚至随身携带证明的文物,以资佐证。

我们做事当然也明白“表现”的道理,知道“老虎不发威,很容易被当作病猫”。不过我们更了解“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惨痛苦境,在表现之前,先做好“到达车站,先打听一下当地的情况,再做打算”的准备工作。

我们做事的观点,仍然是“表现不表现不成问题,怎样表现才是问题”。

姑且拿钱财为例,西方人通用信用卡,还要把金卡拿在手上亮相,便是“表现”的教育成果。

只要站在商店门口,看见玛丽持卡购物,便知道她身上有信用卡。财不露白,如此怎么能够不露白呢?歹徒尾随玛丽,喝令她交出信用卡,然后把她打昏过去,便可以持卡购物。就算玛丽有信用卡保险,若是歹徒不过分心狠,只是小额采购,也很难被逮到。

即使歹徒被捕判刑,玛丽也已经受到惊吓,甚至皮肉受伤,抓到歹徒又能如何?

我们中国人身上口袋特别多,又懂得把钞票分开来放。每次抽出一两张,谁知道用完了还有没有?歹徒站在商店门口,亲眼看见我们把钞票从口袋里拿出来,有谁能够判定他口袋里还有没有钞票?万一尾随老半天,他口袋里只剩下一些零钱,岂不是倒霉到极点?可见财不露白,精明人想做便能做到,并非空口说白话。

我们习惯在家乡使用钞票,到国外持卡购物,除了入境随俗、旅行时方便携带和使用之外,恐怕和财不露白有一些关系。

“我身上现金不够,请你先支付一下好吗?”

“你不是有金卡吗?签个名不就行了,怕什么?”吃亏的毕竟是身上有卡的人,不是吗?

“请问一共需要多少钱?我看看现金够不够?”没有信用卡的人,才能够以此来考虑划不划得来?

若是身上有卡而这样说:“要多少钱?说出来让我考虑考虑。”对人对己,总不如前面那种说词来得有面子、有弹性。

书法好的人假装字写不好,才可以躲掉写大字的公差;拳术好的人装成手无缚鸡之力,紧急时才能够出乎意料地打败入侵者。

一些人表面看起来鬼鬼祟祟,实际上不过是躲躲藏藏,不必要时不显露,人家不能接受时不急着要表现。换句话说,有能力终究是要露的,但是时间、空间、人事如果有一样不合适,那就不要乱露,以免招来不必要的困扰,徒然增加自己的苦恼。具有这种观点的人,才能够了解下述案例中的情节,却不致恼羞成怒地发混账气。

“有能力一定要表现”不过是一种比较肤浅的思考方式,往往“不表现则已,一表现便成为众矢之的”,逃也逃不掉,徒呼奈何?

初到陌生的地方,就摆下地摊,准备卖艺兼卖药,不料侵占了当地恶势力的地盘,触怒了当地的老大,不但卖艺不成,反而被打伤。这种惨痛的经验,养成了方圆的人“到达车站,先打听打听”的习惯。就算有实力,也要先深藏不露,观望一阵子,看看情况再作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