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康熙,胆识过人,尤其是智擒鳌拜这件事更为后人称颂。康熙虽志在必得,但力量不足,就利用鳌拜轻视孩童的心理,召集了一群少年武士,潜炼一年,终成大事。
康熙即位后,清廷的形势极为严峻。就朝廷以外的情况来说,满清入关不到20年,人心并未归附,对明王朝的思念之情还在人们心中隐藏着。另一方面,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三藩,势力十分强大,多年来一直准备造反。台湾岛上郑成功的后代也虎视眈眈,窥视清朝的东南沿海一带,寻找时机,准备反攻。东北方有俄国军队不断骚扰边境,侵吞土地,掠夺人口财富。西边的西藏也很不安定。西北部的准噶尔部更是气焰嚣张,不断向东进扰,北方还有蒙古诸部落,也伺机南下。
朝廷内部的局势就更令人忧虑了,在四个顾命大臣当中,索尼年纪大了病死,遏必隆勾结鳌拜,唯鳌拜之命是从,而苏克萨哈却是鳌拜的对头,不久,苏克萨哈就被鳌拜陷害致死。这样,朝廷之上就只有鳌拜一党了。鳌拜是“巴图鲁”(满族语勇士)出身,号称“满州第一勇士”,性格强暴,为人武勇,极难制服。在他把持了朝廷大权以后,大肆捕杀异己。他在朝廷之上专横跋扈、盛气凌人,根本无一点人臣之礼。他对康熙视若无物,经常当众与康熙大声争论乃至训斥康熙,直到康熙让步为止。
面对这种内忧外困的局面,康熙如果想开创一个太平兴盛的朝迁,必须要有非凡的谋略和气魄。
少年的康熙就表现出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胆识。首先,他决定杀掉鳌拜,掌握实权,然后再作他图。
康熙除掉鳌拜的方式极具少年的心性特点。当时,鳌拜掌握朝政,如果直接下令捉拿,必定会引起叛乱,那时不仅鳌拜捉拿不到,连康熙自己也将危险,朝中的正直大臣,甚至太后都对此一筹莫展。
1667年,康熙14岁,按照当时的规定,他可以亲政了,但有鳌拜专政,他无论如何是亲不了政的,除掉鳌拜,就成当务之急。那么,明捉不行,用什么办法才好呢?康熙终于想出一计,不动声色地干了起来。
满族人喜欢摔跤,康熙就挑选了一些身体强壮的贵族少年子弟,到宫中练习摔跤,练了1年有余,技艺大为长进,康熙也不时到摔跤房去练习,居然也窥得了门径。宫廷中的王公大臣以及后妃太监尽知此事,但都觉得是少年心性,十分自然,没有任何人怀疑康熙有什么其他的动机。在不知不觉之中,康熙的这支“娃娃兵”就练好了。
在这期间,康熙还依照中国传统的“将欲夺之,必先与之”的做法,连连给鳌拜升官,鳌拜父子先后被升为“一等公”和“二等公”,再先后加上“太师”和“少师”的封号。不仅稳住了鳌拜,还使他放松了戒备。
在康熙16岁的那一年,一切终于准备就绪了,他先把“娃娃兵”布置在书房内,等鳌拜单独进见奏事时,康熙一声令下“娃娃兵”一齐涌上,顿时把鳌拜掀翻在地,死命按住,康熙又让“娃娃兵”把鳌拜捆绑牢靠,投入了监狱。
在捉住鳌拜之后,康熙立即宣布了他的13大罪状,并组织人审判鳌拜,把鳌拜集团的首恶分子也一网打尽。
康熙在从7—16岁这段时间中虽然因鳌拜专权而备受牵制和压抑,但他的少年生活基本上还是自由和正常的。也许是满族人刚刚入关的缘故,他们还没有汉人皇族那样严格的礼教观念,也不像汉人那样严格地照规矩去生活,所以,康熙在少年时候还可以像一般人家的子弟一样在身心两方面得到较为正常的发展,而不像以前的许多皇帝在童年、少年时代就造成了有一定畸形倾向的性格。据说,努尔哈赤及其许多儿子都目不识丁,只有第八子皇太极略通文墨,可见,满族人重武轻文,到康熙这一代,仍无多少礼教观念,然而,康熙毕竟生活在汉人地区。汉族的文化开始浸透到满族的贵族之中,再加上满族人从皇太极开始就十分重视汉族的文化,因此,康熙自幼年起就开始大量接触中国的文化典籍了。
正是汉族的先进文化教给了康熙智慧谋略和浩国良方,而康熙聪敏好学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开阔了视野,使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超人胆略,出手不凡。
成大事男人必具:有胆者必有识,勤于学习勤于读书必然有大收获。
9.柳传志的联想奇迹
成大事的男人都有自己的成功体系,无外乎立志要高,眼光要远,计划要大胆到位,然后再精心雕琢其中每一个细节。
1984年,中关村街上哗啦一下办起了一片公司,而柳传志的名字就像今天中关村众多小公司老板的名字一样普通得让人容易忘记。柳传志的创业史无疑是一个传奇。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的联想由11个人、20万资金的小公司,用14年时间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这个传奇让每一个中关村创业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的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地成功。”柳传志以亲身经历告诉青年人,创业成功所必需的要素其实并不多。另外,“十五大”鼓励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政策,也使柳传志乐观地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会涌现大量的创业者,因为创业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在谈到创业心得时,柳传志如是说:“首先要立志高,立志高了,才可能制定出战略,才可能一步步按照你的立意去做。立意低,只能蒙着做,做到什么样子是什么样子,做公司等于撞大运。当时典型做生意的办法有三种:一是靠批文;二是拿平价外汇;三是走私。而我们不想这样做。1987、1988年的时候,公司高层就此发生过一次讨论。我们的办公室主任一心想要我们公司办成像科海那样——总公司下面一大堆小公司,每个公司都独立做进出口,虽然每个公司都在做重复的事情,但是每个公司都赚钱。我原本并没有强调‘大船结构’,当时提出‘大船结构’是为了反对‘小船大家漂’。”
柳传志对立意高低有一个比喻:“北戴河火车站卖馅饼的老太太,分析吃客都是一次客,因此,她把馅饼做得外面挺油,里面没什么馅,坑一把是一把,这就是她的立意。而盛锡福鞋帽店做的是回头客,所以,他的鞋怎么做也要合适。”柳传志认为,同样是卖馅饼,也可以有立志很高的卖法,比如,通过卖馅饼,开连锁店。柳传志强调立意,是因为他明白,在公司发展进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只有立意高,才能牢牢记住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不松懈,才能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其次,如果立意不高,就不能不停地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那么,稍有成功就会轻易满足;第三,立意高了,自然会明白最终目的是什么,不会急功近利,不在乎眼前得失。
1、争取追随者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领导能力决不是一个领导职位就能赋予的,没有追随者的领导剩下的只是职权威慑的空壳。是追随者成就了领导者,领导的过程就是争取追随者的过程。柳传志争取追随者的第一步——“人行得正”。在公司里面,柳传志对职员要求严格,大家还都信他,甚至离开公司的人,想自己发展的人,也不会出去说联想不好。“这其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决不搞宗派,决不给自己谋私利。不仅是不谋私利,对人处事还要公正。今天我把他教训了一通,明天当他发现,其他人犯了同样错误也一样要挨训的时候,他就不会感到委屈。”柳传志说。
争取追随者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很重要,“要部下信你,还要有具体办法,通过实践证明你的办法是对的。我跟下级交往,事情怎么决定有三个原则:同事提出的想法,我自己想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按照人家的想法做;当我和同事都有看法,分不清谁对谁错,发生争执的时候,我采取的办法是,按你说的做,但是,我要把我的忠告告诉你,最后要算后账,成功与否要有个总结。你做对了,表扬你,承认你对。我再反思我当初为什么要那么做。你做错了,你得给我说明白,当初为什么不按我说的做,我的话,你为什么不认真考虑;第三种情况是,当我把事情搞清楚了,我就坚决地按照我想的做。第二种情形很重要,不独断专行,尊重人家意见,但是要算后账。这样做会大大增加自己的势能。”
“其次,是取信于领导,取信于用户和合作者,取信于员工。说到的事情一定做到,要不然,你就别说。联想订的指标全都不高,联想定的指标肯定是超额完成,谁也不敢说大话。另外,公司立的规矩一定要不管不顾地坚持。比如公司开会迟到罚站的规矩。传了十几年了,传下来不容易,因为不断地来新人,谁不信这个。”在领导方式方面,柳传志认为,当企业小的时候,或者刚开始做一件全新的事的时候,一定要身先士卒,那个时候,领导是演员,要上窜下跳自己去演。但是当公司上了一定规模以后,一定要退下来。“要做大事,非得退下来,用人去做。如果我一直身先士卒,就没有今天的联想了,我现在已经退到了制片人的角色。现在,我只是谈谈未来的方向。”
2、我怎么选年轻人
柳传志选年轻人第一要看有没有上进心。“年轻人能不能被培养,上进心强不强非常重要。联想要培养的是在乎舞台和自我表现机会的年轻人,要培养能把自己的事业同国家富强结合在一起的年轻人,其实,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人,大部分人都有这种强烈的感觉。看足球的人那么多,其实就是想看中国赢。老百姓看中国队踢输了,那种表情,实际上是一种爱国的表现。男子汉如果没有这种劲头,他就没什么意思了。企业真正要做好,总得有一批这样的人,真的是为国家,为民族富强,把职业变成事业的人。”
“第二,这个年轻人的悟性要强。什么能妨碍悟性的发展?是自己对自己评价过高。悟性无非是善于总结的意思,但过高看自己,容易忽视别人的经验,不能领悟别人的精彩之处,这种人挺多。有很多人有一定的能力,聪明而已,达不到智慧的程度。有的人个性很强,强到外力砸不破的时候,这个人也没有培养前途。另外,人如果不能有自知之明,同事做了八分,他也做了八分,他把他做的事看成十分,把同事做的事看成六分,他要这么看,关系就没法相处,也没法进步。”
1983~1984年间,柳传志曾在科学院干部局干过一年,他所在的处是领导干部处,专门定各个研究所的党委书记和所长。“如果院党组成员对这个所的情况了解,我们说什么话都没有用,如果他不了解,那么我们说什么是什么。但是,我们又能够对那个所了解多深刻呢?选拔干部的标准是革命化、年轻化,非常泛泛,很空,符合标准的人,很多很多,就像我选对象,没见面之前,一个1.72米、一个1.71米,选1.72米的吧,其实1.72米比1.71米差多少。”
柳传志说:“关于选拔青年干部的问题,我很尖锐,开会的时候,我会突然指出他的问题,我觉得年轻人和我说话的时候会紧张。怎么才能让年轻人在短时间内很好地表现自己的才华,是我最近经常琢磨的事情。”
以上是网上一位记者对柳传志的采访,这便是柳传志的创业成功点滴。他成大事,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那些创业传奇是不可多得的、活生生的好教材,有待于年轻人用心去学习,去探讨。
成大事男人必具:立意高远是赢得成功的关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