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校交通安全与教育活动(下)
18045200000005

第5章 乘坐船只的安全和自救

我国水域辽阔,人们外出旅行,会有很多机会乘船,船在水中航行,本身就存在遇到风浪等危险,所以,乘船旅行的安全十分重要。

一、乘船安全注意事项

1.不要搭乘船吃水线明显低于水位或乘客拥挤的超载船只,不要坐缺乏救护设施、无证经营的小船。

2.凭票乘船。不仅自己不夹带危险物品上船,还应主动配合站埠人员做好对危险物品的查堵工作。若发现有人将危险物品带上船只,应督促其交给管理人员作妥善处理。

3.不管水性好坏,出发前最好在行囊中预备一个便携式气枕或者充气式救生圈,尤其是携带儿童出游,只有有备而来才能心中有数。登船后第一件事就是留意观察船上备用的救生衣(具)存放位置,以及救生艇、救生筏存放的位置,要熟悉和了解本船的各通道、出入口处以及通往甲板的最近逃生口,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地离开危险的地方。发现船上出现超载要保持警惕,尤其是船体剧烈颠簸时,要高度戒备,换上轻装,将重要财物随身携带。

4.上、下船时,一定要等船靠稳,待工作人员安置好上下船的跳板后再行动;要排队按次序进行,不得拥挤、争抢,以免造成挤伤、落水等事故;上船后要听从管理人员的安排,并根据指示牌寻找自己的座位;不随意攀爬船杆,不跨越船档,以免发生意外落水事故。

5.客船航行时,不在船头、甲板等地打闹、追逐,以防落水;摄影时,不要紧靠船边,也不要站在甲板边缘向下看波浪,以防晕眩或失足落水;观景时切莫一窝蜂地拥向船的一侧,以防引起船体倾斜,发生意外。

6.夜间航行,不要用手电筒向水面、岸边乱照,以免引起误会或使驾驶员产生错觉而发生危险。

7.天气恶劣时,如遇大风、大浪、浓雾等,应尽量避免乘船。

8.船上的许多设备都与保证安全有关,不要乱动,以免影响正常航行。

9.客舱内严禁卧床吸烟,严禁违章用火,匆过量饮酒。如发现有影响旅客和船舶安全的情况,应及时向船舶负责人报告。

10.若在航行途中遇到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临时停泊时,要静心等待,不要让船员冒险开航,以免发生事故。

11.船行途中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要保持镇静,听从有关人员指挥;旅客应按工作人员的要求穿好船上配备的救生衣,不要慌张,更不要乱跑,以免影响客船的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

二、乘船发生事故自救

船舶在江河湖海里航行时,也存在着意外事故的威胁,如碰撞、火灾、爆炸、触礁、搁浅,甚至船舶翻沉等,乘客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要掌握一定的自救互救知识。

1.船舶发生事故,求生者遇到的最初的危险有三点:一是溺水。如果落入水中,不会游泳而又没有任何救生漂浮工具,在水中就无法保持漂浮。二是浸泡和曝晒。人体浸泡在水中,散热比在陆地上快得多,容易造成体热消耗过大,时间久了就会使人处于低温昏迷直至死亡。人体在酷热阳光曝晒下,则容易发生晒伤、衰竭、中暑等。三是晕浪。救生者在救生艇、救生筏上晕船会引起过度呕吐,使身体大量失水,出现头晕、虚弱。

2.水上求生有四个原则:一是要搞好自身保护。镇定情绪,寻找救生及漂浮工具,扣好救生衣,找出哨笛。漂浮在水中不要轻易游动,除非是要接近附近的船只或可攀附的漂浮物。在水中采取好的姿势对保存体热很重要,双腿并拢屈到胸部,两肘紧贴身旁,两臂交叉放在救生衣前,并使头部和颈部露出水面,保持清醒,不能入睡,振作精神,坚持时间越长获救机会越大。二是要搞清船舶出事的准确位置,并想法呼(求)救。三是对于海上求生者来说,千万不要喝海水。海水含盐量往往比淡水大5%,饮用海水,身体反而失水更快,更感到口渴,严重的会出现腹胀、幻觉、神志昏迷、精神错乱等症状。四是在求生过程中要尽量节省食物,在没有充足淡水供应时,更应注意少进食或尽可能不进食,以免大量消耗体内水分。

3.弃船逃生,有时不得不跳水游泳离开船,跳水前尽量选择较低的位置;要查看水面,避开水面上的漂浮物;应从船的上风舷跳下,如船左右倾斜时应从船首或船尾跳下;跳水姿势要正确。左手紧握右侧救生衣,夹紧并往下拉,入水后也不要松开,待浮出水面后再放松,右手五指并拢,将鼻口捂紧,双脚并拢,身体保持垂直,头朝上,脚向下跳水;跳入水后尽快游离出事的船。

4.如果没有救生器材,则应以船身或其他能浮动的物体作为救生器材,死抓不放。如果船只翻沉,不要与人挤作一团,应该分散到船窗或从船内游离船只,然后从容有序地游向岸边,或注意保持体力,等候他人的救援。

5.跳水时,如果船舶四周的水面上漂浮着燃烧的油火,这时要冷静看清周围情况,在船的上风侧选择适当位置,然后深吸一口气,一手捂鼻口,另一只手遮着眼睛及面部,两脚伸直并拢,侧身垂直向下跳入水中。入水后要向上风方向潜游。露出水面换气时,应先将手伸出并拨动水面,拨开火苗,头出水后立即向下风作一深呼吸再下潜,向上风方向游去,如此反复直至游离着火水面。如果遇到没有燃烧的漂油时,必须将头部高高仰出水面,紧闭嘴,防止油进入鼻口,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让油进入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