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上)
18046000000008

第8章 教师要注重师德的修养

德、职德,是个人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教育行业对社会所负道德的责任和义务。从事的行业不同,职德也就不同,从医有医德,从商有商德,从教有师德。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手持传道授业的金钥匙,就应注意师德修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标准的提高,教师对社会承担责任愈来愈大,发扬爱岗敬业精神就应该进一步加强。

师德是传统美德的延伸和行业道德的典范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稳定的行业行为道德规范,它的继承和传播主要是靠教师来完成的。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传统美德主要是靠一代一代的教书匠传播下来的。今天人民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更大,一方面要对祖国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对传统道德提炼升华并发杨光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风尚新道德的出现,人民教师不但有自觉遵守和实践的责任,而且还要积极倡导和教育学生去遵循新的道德要求,进而实现新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今天在某些方面看来,对高尚道德境界追求的人是较少的,投机取巧,能捞即捞,持大把钞票的人很能吃得开,走得红。可山珍海味认不全的“九等”公民们依然是坚定信念,牢记职责,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抱着对崇高境界的追求和人生价值实现的愿望孜孜以求,呕心沥血,为国育才。虽生活清苦,却能安平乐道。尤其在农村边远山区的教师们,精神文化生活枯燥,一杯清茶,一碟咸菜,往往是吃了今天不知明日何求,更谈不上山珍海味了。

象我们那辛勤耕耘教坛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张绍静同志,就是在如此的生活环境中甘为蜡烛,甘当铺路石,战死在三尺讲台。临终时还叨念着他的班级、学生。这种不为金钱所动,名利所诱,安逸所累的职业道德风范已冲破了金钱缠绕的晕圈,而步入一片光明的天地。学校在他死后的掉词中写道:“你的丰功业绩在教师队伍广为传颂,在西山坡永远铭记。”这些教师难道不是社会道德的光辉典范吗。

师德师风整顿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完善

优秀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是人们追求真善美,摈弃假丑恶,实现爱岗敬业的自我完善。差不多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人们起的是同样作用,教师是文化传统的传播者,受其影响自然是十分深刻。

世界上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作教师的条件是很严格的,在道德方面的要求远远超出其他从业者。教师具备的道德要求,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职业道德要求,它包含丰富的内容,既要求教师具有外在的言谈举止的文明规范性,对学生起导示作用,又要求教师具有内在的坚定意志,豁然大度,热情大方,是非分明,正义感强等。重在爱岗敬业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熏陶和感染。当这几种要求达高渡统一时,才能算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夫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各个方面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首先的东西决定的,这个主导首先性的东西是道德,道德是照亮一切方面的光源。”人民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神圣职责,在科学治国,科技新成果日新月异,而消极腐朽思想尚末彻底灭绝的今天。教师更应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和业务修养,增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发杨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既是职业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

师德建设是爱岗敬业的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中指出:“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教师具备文明规范的言谈举止和优良纯朴的道德品质,要求教师热爱祖国,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唤起学生努力学习,苦练本领的热情,为学生今后终身工作都起到激励作用。

人民教师有着光荣传统的美德。在新时期人民教师更应该永保洁操,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无愧于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称号——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