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下)
18046300000005

第5章 怎样锤炼高尚的道德品质

人的生活是广阔的,不只有事业的拼搏、政治上的选择,还有友情的交往、是非的考验、荣辱的衡量等。在纷繁复杂的人生面前,每个人都应当追求高尚,珍惜人生。

追求高尚是生命意义之所在

崇尚美德是人类的天性。

人格是道德的尺度和做人的尊严,是人的根本之格。一个人的贵贱、轻重不在容貌、金钱和地位,而在人格。人格高者高贵,人格低者卑下。人格好比一个书架,从上到下划分为不同层次,品行高者居高格,品行中者居中格,品行下者居下格,而有的人上不了书架,因为他没有人格。

人格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真正载体,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它能唤起人类最珍贵的感情——敬重。一个人能够因其美貌、地位和金钱引起人们的喜爱或惊异,但并不能因此引起人们的敬重。敬重是对高尚人格的一种赞赏。敬重只赠给品行端正、人格高尚的人,而与人格低下者毫无缘分。

人格的观念可以化作强大的道德力量,催人向上,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保持洁白无瑕的品质。凡人格高尚者,绝不做低下之事,因为他有极强的荣誉感和廉耻心,能够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相反,那些丧失人格的人,丧失了做人的道德尺度,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还有什么东西能够约束他呢?如果你想追求高尚,保持光明磊落,就应当珍视自己的人格,努力修炼和提高自己的人格。

努力追求道德自由境界。在追求高尚人格和美德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道德必然与道德自由的关系,努力争取达到道德自由的境界。所谓道德必然,是指反映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道德原则及规范的客观性和不可违性。道德必然是一种建立在社会历史必然性基础之上的价值的必然性,是一种立足于必然的价值“应然”。它是一种以道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载体的,对人们行为“不应当怎样”、“应当怎样”的宣示,是一种不应违抗和不能违抗的社会权威。所谓道德自由,是指人们有能力自主地做出道德选择,并在实践中合乎道理、顺利地被实现的道德状况和境界。道德自由,就是人们对道德必然的认识、把握和运用。在这里,道德自由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人们有能力自己面对现实自主地、自由地做出道德行为抉择;第二,这种道德行为抉择付诸实践后,符合道德必然,能够顺利地、无阻碍地得到实现。这两个方面共同组成了道德自由。道德自由的实质是人们认识、把握和运用道德必然性的能力和水平,是人们道德人格完善的程度。实际上,人们由道德必然向道德自由转化的过程,也就是完善自己道德人格的过程。道德自由的程度,就是道德人格完善的程度和道德发展的水平。因此,一个人要实现由道德必然向道德自由转化,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这是任何人实现道德自由的必经过程。

道德自由境界是高尚的、令人神往的,也是可以达到的。但是,只有终生努力学习为人做事的知识,追求高尚美德,不为物欲和名利所惑,自觉锤炼自己的人格,孜孜以求,终生不倦,才能获得成功。

珍惜人生是实现理想的起点

(1)人生好比登山,道路是漫长曲折的,但险要的地方只有几步。有的人能化险为夷,登上壮丽的顶峰;有的人却从此堕入万丈深渊。这里的关键是要有严肃郑重的人生态度。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生的成功机会多,歧路也多。一个人究竟走向成功还是走向失败?走向高尚还是走向堕落?主要决定于自己怎样选择。成功者的经验和失败者的教训告诉我们:对待人生必须严肃郑重,不轻浮、不轻率,讲原则、守节操,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对待人生采取严肃郑重的态度,往往是一个人受人尊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相反,对人生采取轻率态度,则是犯错误的一个根源。生活告诉我们:只有郑重地对待人生,才能有壮丽的人生。

(2)做命运的主宰。真正的强者,从不相信所谓命运的安排,而是紧紧地握住命运之环,做自己命运的主宰。所谓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命运是不存在的。在生活中,有时不幸的事件接踵而至,令人想到命运不佳。可是,如果对事物作冷静分析就会发现,所有的不幸都是一定条件所致。只要主观做出努力,改变某些条件,就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做命运的主人。

(3)正确看待社会弊病。社会主义社会前景是光明的、美好的,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的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社会弊病。在社会弊病面前,我们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不屈的斗志,自己决不随波逐流,而要决心斗争到底。

(4)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人可能会犯错误,但又会改正错误,从而不犯更多错误。这说明人对自己的主观世界有很强的调节能力,对周围的客观世界有巨大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就要做到:勇于承认错误—深刻认识错误—迅速改正错误—永远记取教训。这样,就可以将坏事变成好事,从经验教训中引出好的结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