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中兴蜀汉
18058400000014

第14章 军事会议

三名主将一完蛋,底下立马就溃乱。

黄巾军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嘿,兄弟,这仗还打吗?

好像打不过...溜了溜了。

本来的进攻瞬间变成了溃退。

宁启和陈记分兵两路,左右两面追击黄巾军,一口气追了十里地!

最后担心敌人设伏便凯旋而归。

宁启很是高兴,把手搭在陈记的肩上像个兄弟一般。

“宁将军,我此战如何?”陈记颇有些得意地说。

“甚好甚好,此役我记你头功一件!”宁启哈哈大笑。

天亮之后,一切恢复正常。

北门仍然保持封闭,大火被熄灭,宁启也在中军大帐中和众将商讨对策。

帐中。

宁启首先开始总结拂晓时分那场战斗的经验教训。

“拂晓一战,贼寇趁我军困乏小憩之时,组织一千余人猛攻我北门,他们用上了投石车,并纵火,最终被我军击败!”宁启阐述道。

“我认为此一战充分体现了黄巾军的素质问题,黄巾军拥兵三千,却无战斗之法,攻城之策,其个人来看,也只是农民富商的补充,并不具备战斗力,但人数上的确占据优势。”李霜站出来分析道。

“说的很对!”宁启肯定了他,随后说道,“这里我犯了一点错误,那便是小瞧了他们,我自以为出动五百军队就能击败当面之敌,但无奈,我被敌将三人缠身,幸得陈记赶到斩杀敌将!这才化险为夷。”

随而,宁启把赞赏的目光投向陈记。

四周的将领也纷纷看向陈记..那是一股羡慕的眼神,要知道,想让宁启表扬是十分不容易的。

只有李霜一人,似笑非笑地看着,也不吭声,淡定如初。

而陈记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这非但没有使他感到一丝骄傲,而是感到了一丝恐惧。

此人不简单,陈记在心里无数遍告诉自己,这人一定不简单,这一定是个城府很深的人,在这种场合下...

“好了,现在我来布置一下任务。”宁启的一番话打断了陈记的思路,“今日正午,我们需要配合陆汉兴对正面黄巾军进行打击,这一战,务必打胜,现在我来分配任务。”

所有人静坐,等候宁启的下一步的命令,而宁启呢,还真把自己当了一个三中统帅,环视一周后,像模像样地开口了:“李霜!你率领五百甲士固守北门,如若有失,军法从事。”

“得令。”李霜淡淡应道。

“陈记!率所部一千甲士,待李霜抗敌一个时辰后杀出!给我击溃敌人先锋!”

“诺!”陈记应道。

“李殂,你率八百人,向两翼迂回包抄敌将!”

“诺。”李殂应道。

任务布置完毕,宁启开始摆自己的位置——当然是和陈记一起打主力啦!

在这个计划的基础上,再配合陆汉兴的隐袭部队,似乎已经天衣无缝。

另一方面,陆汉兴在回到自己的队伍之后,也接到了宁启的详细作战计划,这份计划使他大为赞叹,他立刻拍板同意,并开始了自己的部署:

以一部进攻朱毅大本营,人数约为两百人,此二百人,皆是陆汉兴精挑细选出来的武士,也是全军中最精锐的士兵。

兵不在多在于精。

剩余的人马,相机策应正面的宁启。

朱毅虽孬,但手上仍握有三千多兵力,宁启万不可能速胜,出城作战若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陆汉兴并没有把朱毅放在眼里,因为他真正的敌人是张宝,是张角。

他还得积蓄资本去对抗黄巾大军。

为了平息这场动乱,东汉朝廷花了八个月,出动了近五十万军队。

这场灾祸横行了八个月,几百万人无家可归...

尤其是中原地带,也就是河内附近。

陆汉兴深知这一点。

直至正午,朱毅都没有发起一次进攻,也许,他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此时的朱毅,已经意识到了正面敌人的非同寻常,他认为那和鼎盛时期汉高祖的军队几乎是一个档次。(事实上差的远)

但这并不是敌不动,我不动的时代!

原定计划里,宁启是等待敌人进攻从而反击,但此刻没想到这个朱毅就是个怂逼...

如若不成,那便主动出击!

宁启又一次召开了军事会议。

但此刻不是开会了,直接下命令!

“没想到这个朱毅就是个怂蛋,现在我命令!由我去引诱朱毅来攻,你们各就各位,按原计划行事。”

“将军,你准备带多少人?”李殂问道。

“单骑即可。”宁启答道。

底下的将领们都一惊,此话甚是狂妄,但宁启敢说,也敢做。

“将军,这怕是不妥,如若您有个什么闪失,我等...”陈记也赶紧阻止宁启。

只有李霜一人静坐原地,语气低沉地说:“将军单骑而去,敌人必定觉得被羞辱而恼羞成怒,必定会出兵来攻,将军单骑目标较小而灵活,尽管伴随着危险,但却是上策。”

陈记不由得又看向这个李霜,这一次,他仿佛在李霜身上看到了一丝寒意,一点寒芒。

宁启满意地点点头:“李霜此言甚妙。”

随即,众将披挂上阵,各就各位。

午时,日正中天,但一二月的天气却不见得有丝毫炎热。

这一刻,在两个士卒地使劲下,厚重的城门被朝两侧拖拽。

“滋滋滋..”

随着城门一点点打开,宁启已经抄好兵器,凌驾于马上,蓄势待发。

待到城门完全打开之时,宁启催马而出,一路向前!

“驾!驾!”

狂奔近五分钟后,他隐隐约约看见了朱毅部队的营区。

“吁...”宁启勒紧缰绳,使马停下脚步。

宁启随而翻身下马,拾起马屁股上悬挂着的弓箭和箭矢。

“什么人!”远处营区门口的两个黄巾兵瞧见了宁启,大吼一声,随即朝这边快速前进。

“找死。”宁启低吼一声,抽出一支利箭便拉满弦,瞄好了左边那个愣头青,“嗖”一下就是一箭。

直穿了那倒霉鬼的喉结,血液喷涌而出!

旁边的黄巾兵似乎有点放慢脚步,宁启知道,他怕了,但这又如何?

“嗖。”又是一箭。

结束了他。

宁启不禁想笑,这两个小兵太自不量力了,发现敌情第一件事竟然不是汇报,而是以身试险?

这使得警卫没了,朱毅还蒙在鼓里。

下一步就是要开始搞事了,宁启上前开来,瞅准了营区里面的一杆绣着“朱”字的大旗。

“嗖!”

第三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