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中兴蜀汉
18058400000006

第6章 开战

...

陆汉兴目视着左智,挑了挑眉:“咋滴,想要粮食?到时候打起仗来,给我冲第一个,我给你五钧米。”

“没问题!”左智眼睛突然一亮,这可是个划算的买卖,冷兵器时代不像是民国的枪战时代,没有所谓的枪打出头鸟,冷兵器博弈的时代,无论是第一个还是最后一个都是会和敌人亲密接触的,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行了,准备吧,我回家了。”

“陆哥再见!”

言罢,陆汉兴也就不紧不慢地回家去了,路上时他还想,怎么跟陆羽交待这件事,这老家伙脑子里不知道变通,有些事情愣是干着急...

陆羽呢,其实其心理也开始微妙的变化起来,毕竟,一个王朝是兴盛还是衰败,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就像是晚清时期那些清朝官员,大多数其实心里都明白,大清算是保不住了...

年纪大了的陆羽也不例外,对于这尘世,他也看透了,想通了,这世间变化无穷,而人存在于世上,荣华富贵也好,清贫乐道也罢,都图一个快哉而已。

既然自己的儿子本领超群,以后干脆给他接替自己的位置得了,虽说自己干的也不是个什么好差事,但至少挂着汉臣的头衔,说出去也好听些。

于是两人在大堂内展开了一场涉及千秋万代的交谈,此所谓真真正正的谈人生,谈理想,两人酣畅淋漓,不过多数时候还是陆汉兴来说,陆羽目不转睛乖乖地听...

一番谈话,陆羽见识到了陆汉兴的认识面到底有多广,起码比自己广,自己活了几十年都没整明白的东西,在陆汉兴那里,一清二楚。

陆羽一辈子都没摸清自己为什么仕途不顺,经过陆汉兴几番指点竟然豁然开朗。

陆羽彻底服了,他承认,自己老了。

天明之后,陆羽补觉去了,老年人终于安安心心地过自己该过的日子去了。

一大早,李氏早早做好了早饭供陆汉兴饱餐。

吃的正酣,突然外面冲进来一个卫兵,急急火火地递上来一张纸:“陆大人,城外大兵压境!这是敌将宁启下的战书!”

陆汉兴搁下碗筷,接过那张纸,嘴里小声嘀咕着:“来得真快。”

“儿啊,你...”李氏担忧着看着陆汉兴。

“娘,孩儿自有办法,您大可不必担心。”陆汉兴一边应付着母亲,一边起身,拉着那个传信兵朝俯外走去。

到了府门口,传信兵面露忧色地看着陆汉兴:“大人,你看这...”

“慌什么!”陆汉兴吼了一句,随手打开了那封战书,快速浏览一遍后,陆汉兴明白了,这哪是宁启之书啊,分明就是安平王手下的那帮人为了报复而送来羞辱自己的信,“左智人在何处?”

“左将军已经带领军士部署在城楼一线了。”

陆汉兴点点头,“你去告诉左智,紧闭城门,坚守不战。”

“诺。”

匆匆结束了对话,陆汉兴稍作准备,告别母亲李氏,便提着自己的“蛇胆直樱枪”往城门走去。

这个时候的街市上已经空无一人了,百姓们早早得到了消息,都提前回家紧闭门窗,生怕战事牵连到自己。

陆汉兴由此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到达了城门处,顺着城门侧面的阶梯慢慢上楼。

“吼吼吼吼!”

“咚咚咚咚!”

却听见了震耳欲聋的战鼓声。

“陆大人!”左智一见陆汉兴从楼梯口上来了,连忙应了上去,站到了陆汉兴的身旁,领着他往城头走去。

陆汉兴也不吭声,静静地跟着左智,来到了城头,朝城下一望。

宁启已经摆开了阵势,在城下倚目而视,煞气临人,还真别说,宁启真的有大将风范,光和三年,宁启凭借着一支长矛战败五十来人。

陆汉兴对这个宁启,心里又是敬佩又是可惜,在史料之中,宁启是个很正直的人,不过,死的很惨,被吕布一戟刺死了。

此时的宁启,年轻气盛,也就比陆汉兴大个三四岁的样子,但与之不同的是,陆汉兴熟通兵法,其心智年龄远大于宁启,在排兵布阵之中。

陆汉兴看出了宁启的瑕疵。

“大人,你看这如何是好?”左智一见陆汉兴只是看着眼前这千军万马而不吭声,心里有些发怵。

“不急..”陆汉兴闭上眼睛,长吁一口气,缓缓道来。

“啊!?”左智都快慌死了,身后的军士们也都快要焦头烂额了,虽说平时不打仗,但这一下子打到家门口,在自己爹妈面前打仗,怎么说也得拼尽全力!

谁知,就在此时,宁启催着胯下的高头骏马,朝着城楼靠近而来,傲气冲天地对着陆汉兴大吼了一句:“你就是那个枪挑了安平王的毛头小子?”

“哼哼..”陆汉兴冷笑一声,“正是在下!宁将军有何指教啊?”

“乖乖下来受死,打开城门,本将还能网开一面,饶了你们曲阳的百姓!”宁启抬起手里的长矛,将矛尖对准陆汉兴。

“笑话!我堂堂七尺男儿,若不能自己捍卫这一方净土,安敢苟活于人世?”

“行,我会让你付出代价!”宁启大喝道,接着催马回到阵中,“小子,你可识得此阵?”

陆汉兴笑着歪着头,故作鄙夷地看着宁启,“宁将军啊,区区黄阳小阵何须出来卖弄玄虚?”

宁启一惊,自己的阵法竟然被陆汉兴给识破了,所谓黄阳阵,是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后期白起灭赵括一阵,此阵极善进攻,正前方是三队战斧兵(宁启替换成了长矛兵),侧后布置弓弩手,中间盾牌兵压阵,后方接上主力部队,只要前方能够击溃敌将先头部队,后方就会蜂拥而至,从而取得胜利。

这么经典的战例,就算是一个初中生在历史课本里也能见到,何谈陆汉兴一个历史学家?

不得不说,宁启的模仿能力真的很强,对这个阵法进行了极大的复原,几乎和书中描写的八九不离十。

“小子,不错嘛,是读过书的人,即便你认得此阵,敢破吗?”宁启极力缓解一下尴尬,再度理直气壮地质问。

“大人...”一旁的左智又悄无声息地凑了上来,“我们怎么办?”

陆汉兴侧过头:“左智,我们有多少人马?”

“两百吧...”

“那他们有多少人?”

“最少五百。”

“那你觉得我们打的赢吗?”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