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情操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1826700000006

第6章 家庭是幸福的港湾(1)

当然了,谁都同意这种说法“家庭是幸福的摇篮”,我们每个人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庭中与家人一起度过的。但就是在这一空间,因为许多原因,问题可能此起彼伏。

我们每一个人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庭中与家人一起度过的。但就是在这一空间,因为许多原因,问题可能此起彼伏。

在我们的“成功学——积极心态的学习班”中,有一位有才能、有进取心、大约24岁的青年。我们问他:“你有什么问题吗?”

“有!”他答道,“我的母亲……实际上,我已决定在这个周末离开家庭。”

当我们要求这个学生讨论此问题时,事情就变得很明显:他和他母亲的关系不大和谐。而问题的关键之处似乎是,母亲的进取心和好强的性格是和儿子的性格相近的。

我就向全班说:“一个人的性格能够比作磁力,当两种同极磁力在一条线上、向同一个方向推或拖时,它们就互相合作。当两种同极磁力相互作用时,它们就互相抵抗和排斥。”

我直接对那个学生说:“你的行为和你母亲的行为好像是十分相似的,根据你对待她的方式,你能断定她将如何对待你。你或许能通过分析你自己的感情来评价你母亲的感情。所以你能够轻易地解决你的问题!

“当两种强有力的性格互相反对,而两个人又希望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的时候,至少有一方必须应用积极心态的力量。

“你在本周的特殊作业就是,当你母亲要你去做什么事时,你就高兴地去做。当她提出一个意见时,你就以令人快乐的、诚恳的态度说出自己的意见,或任何话也不说,完全同意她的意见。当你企图找她的岔子时,你就压下火气找出好的话来说。这样,你将取得令人愉快的效果。”

“这不会起作用的!”这位学生答道,“她的确是顽固得无法相处!”

“你绝对正确。”我答道,“这可能不会起任何作用,但你能够试试用积极的心态去做。”

一周之后,我问这位青年情况怎样。他的答复是:“我很高兴,在这一周中,我们之间没有说过一句令人不愉快的话。了解吗?我已经决定留在家里了。”

人们有一种倾向,喜欢用他们自己的反应来断定别人的反应。这个结论对那些像那位曾同母亲不合的青年人一样的人来说,有时或许是正确的。但是许多父母同他们的孩子有矛盾,常是因为他们未能认识到孩子的性格和他们的性格不同。错误在于这些父母没有认识到时间既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他们自己,于是他们没有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孩子和他们本身的变化。

一位律师和他的妻子有五个极好的孩子。但是他们并不快乐,由于他们最大的女儿——一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不能按照他们所规定的方式生活。

“她是一个好女儿,可是我无法理解他。”父亲说,“她不高兴从事家务劳动,却辛辛苦苦地花几个小时去弹钢琴。夏天我给她在百货公司找到一个工作,但她不想去做。她只想整天弹钢琴!”

我们建议他们都做个活动向量分析,这种分析的结果是很能启发人的。我们发觉这位姑娘有雄心、有能力,并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都大大超过了她的父母,使得他们很难理解她对他们的反应。

这对夫妇以为学会弹钢琴是件好事,但一个女孩子做家务劳动和在商店里劳动也是很有必要的,想成为钢琴家的热情仅是在浪费时间。“总有一天她要结婚的,那时她就要理家。她应当更实际些。”双亲做出这样的推论。

我们把姑娘的才能和爱好与她的父母作了解释,并说明了他们为何不能理解女儿的原因。我们也向姑娘说明了为何她父母用一种方式思考,而她自己用另一种方式思考。当他们三人致力于相互了解并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这个问题时,他们便得以和睦地相处在一起了。

1家庭幸福需要相互了解

要幸福,就要了解别人。要认识到别人不会和你完全相同。他不可能和你一样思考,他所喜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你所喜欢的东西。当你认识到这一点时,你更易于发展积极的心态,更易于做一些事情,使得别人能做出称心的反应。

磁铁相反的两极互相吸引,而具备相反性格特点的人们也是这样。一个有进取心、乐观、有雄心、有信心,并且具有巨大的内驱力、能力和毅力的人,与一个易满足、胆怯、害羞、机智和谦逊,还可能包括缺少自信心的人在一起时,经常会互相吸引,互相补充、加强和完善。他们联合以后,便可融合他们的性格,这样,每个人的缺点也就互相抵消了。

假如你同一个性格恰好与你相同的人结了婚,你会感觉幸福和受到鼓舞吗?你如果做出真实的回答,那也许是“不”。

应当教育孩子们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父母。家庭中许多不幸正是因为孩子们不了解、不尊重他们的父母所造成的。但这是谁的过失呢?是孩子的?还是父母的?或者是双方的?

不久以前,我们同一个大企业的总经理进行了一次会谈。这位大企业家因为工作卓越,大名曾出现在美国各大报显要的版面上,但是,在我们见到他的那一天,他最不高兴。

“没有人喜欢我!甚至我的孩子们也恨我!这是为何呢?”他问道。

实际上,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给了孩子们金钱所可能买到的所有东西,为他们创造了安逸的生活。但是,阻止孩子们取得某些必需品,这些东西曾经迫使他在童年时代取得力量,从而发展为一个成功的人。他力图使孩子们远离生活中那些对他来说丑陋的东西。他灭绝了孩子们奋斗的必要性,让他们不再像他过去那样必须进行奋斗。当他的儿女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从未要求或盼望他们尊重他,而他也从未得到过尊重。然而他确定,孩子们了解他,并不必要努力去探索。

事情本来会与此迥然不同,假如他真的教育孩子们要尊重人,并且至少部分地依靠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力量安排自己的生活。他给了孩子们幸福,却没有教育他们使别人幸福,因而使自己更幸福。假如在他们成长的时候,他就信任他们,并且告诉他们,为了他们的利益,自己曾历尽坎坷,或许他们早就更加了解他了。

可是,这位总经理,或者和他处在同样境况中的任何人,没有必要依然处在不愉快中。赞别人,或者写一封短信,让他们了解你在想念他们,他们一定是很高兴的。

2书信能给人带来幸福

彼此分离的人,假如常有书信往来,反而会觉得更亲密。有许多分居两地的人之所以举行了婚礼,就是因为在分别之后,他们的爱情通过书信反而变得更深厚的缘故。

通过书信交流,双方能够增强理解。每个人都能在信件中表达自己正直的内心思想。表达爱情的信件不必、也不应当因结婚而中止。马克·吐温天天都给他的妻子写情书,甚至当他们都在家的时候。也是如此,他们在一起过着确实的幸福生活。

你要写信,就一定思考。把你的思想提炼在纸上。你能够借助回忆过去、分析现在和展望将来发展你的想象力。你愈是常写信,你就愈对写信感兴趣。你写信时最好采用提问的方式,这样,易使收信人给你回信。当他回信的时候,他就成了作者,你就能够体验到收信人的欢乐。

你的收信人是依据你的思路进行思考的。假如你的信是经过周详考虑写下的,它就能使收信人的理智和情绪沿着你指引的路径前进。收信人读你的信时,信中令人鼓舞的思想被记录在他的下意识心理中,将不可磨灭地深印在他的记忆里。

3知足者常乐

拿破仑·希尔曾经身为报刊专栏作家写过一篇文章,它的标题是《满足》。你会感到这篇文章很有用。下面就是其中的摘录:

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住在“幸福谷”。他富有历久不衰的人生理想,富有他所不能失去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给他提供满足、健康、宁静的心情和内心的谐和。

以下是他的财产清单,它们本身明确了他是怎样获得这些财产的:

我获得幸福的办法就是帮助别人获得幸福。

我获得健康的办法就是生活有节制,我只吃维持我的身体健康所必须的食物。

我不怨恨任何人,不嫉妒任何人,而是热爱和尊敬全人类。

我从事我所喜爱的劳动,我还把游戏与劳动相结合,所以我很少感到疲劳。

我每天祈祷,不是为了更多的财富,而是为了更多的智慧,用以认识、利用、享受我所已经拥有的诸多财富。

我不应用辱骂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