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艺术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1828100000003

第3章 牧童画家王冕

王冕字元章,是元代著名花乌画家、诗人。

王冕出生于现在的浙江诸暨一个农家。家庭生活贫寒,家中没有土地,靠父亲做木工赚钱过活。

王冕七八岁时,因为家里贫穷不能供他读书,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帮助补贴家里。一天王冕从学堂路过,被里面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就把牛拴住,偷偷趴在窗子外面听老师讲课,直到放学了才恋恋不合地离开。从此后王冕天天把牛拴在山坡上,在学堂外面听课。

听完了课,他就用树枝在地上练习学过的字,就这样,聪明而勤奋的他认识了不少字,还能背诵好多文章。但他怕爸爸会责备他,一直不敢告诉家里。一天,他听完课后发现牛不见了,只有一截断了的缰绳扔在地上。他赶紧四处找,但到了天黑才找见了牛。回到家,父亲认为他贪玩,责骂了他一顿。谁知,第二天邻居找上门来,说王冕家的牛吃了他家的麦苗,父亲要打王冕,王冕争辩说:“我不是贪玩,是为了听先生讲书。”父亲不信,王冕就给父亲背书听。父亲看着背得头头是道的儿子,很心痛。摸着他的头说:“好孩子,父亲错怪你了。”于是和母亲商量,给王冕找个空闲时间多点的工作。

一天,父亲告诉王冕:“庙里需要一个打杂的小孩,你可以去,能有点收入也有时间读书,但就是要离开家里,你愿意吗吗?”王冕虽然很不愿意和父母分开,但想到能读书,就狠狠心答应了。来到庙里,王冕很勤快,老和尚很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孩,除去工钱外还给他一些小钱,王冕把这些钱都攒起来买书。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有时甚至一直读到天亮。

一天夜里,王冕正在读书,忽然狂风大作,他觉得很冷,就起身跺跺脚取暖。偶然一抬头,忽然天上打了个闪电,他看见在灯火摇曳中一个个佛像面目狰狞,张口扑来。王冕终究是小孩,吓得头皮发麻,转身就跑。但跑到门外才想起心爱的书还在里面,于是就壮着胆去拾。这次他看见佛像面目如初,于是对着那些泥人挥挥拳说道:“你们都是泥作的,我不怕你们!”说着翻身坐到佛腿上继续读书。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几年就过去了。就是这样刻苦地、想方设法地学习,使得王冕认识了许多的字,关于画画他也多少憧了一些。有一年的夏天,正在湖边放牛的王冕,因为天热,口渴得透不过气来。这时,天气骤变,乌云突起,狂风大作,闪电雷鸣,哗啦啦下起了大暴雨。王冕来不及躲,浑身浇得湿透变成了落汤鸡。他刚才还热得要命,这下被雨淋得湿淋淋的,冷得发抖。老天的脸说变就变,一下又雨过天晴,云开雾散,太阳又露出了笑脸。

刹那间,王冕被雨过天晴的景色迷住了。太阳拨开云缝露出了笑脸,照得满天满地红彤彤一片,那些没有散去的乌云被太阳照得有的青、有的红、有的紫,五彩斑斓;湖边的柳树被雨洗过翠绿翠绿的,绿得晶莹透明;湖里的荷花粉红粉红的花上滚动的雨珠闪闪发光;湖面上的鸭群自由自在地游着,不时发出“呷呷”的叫声。多美的一幅画呀!

面对着这么美妙的景色,王冕想:要是我能把它描绘下来,那该有多好哇!只可惜,自己还没有画这样美景的本领呢。

于是从那天起,王冕下决心学画画,就从画这湖里的荷花开始。第二天,他就开始画了。没有笔,就拿树枝当笔,用地做纸,面对着湖里的荷花,在地上画,画的荷叶,该圆的画不圆,该直的画不直,总也画不像。他就用脚毁掉,但是他一点也不灰心,再画;不行再毁,再画;一遍、两遍……八遍、十遍;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从不像到像,终于能画出一枝荷花了。他高兴得不得了。

于是,王冕把妈妈糊窗户剩下的纸拿来,和同学借了几支不用的秃笔,搬了一张凳子。把纸铺在凳子上,面对着湖中的荷花真的画了起来。因为他已经有了在地上画画练下的功夫了,很快就画出了一幅画。自己看看还很满意,兴致上来了,一幅接一幅地画呀画,画个不停。这时过路的人都停下来看,不一会儿就围了一大群人。大家都夸他画得好。

后来一个传俩,俩传仁,周围村子的人都知道王冕画荷花的事了。

这样一来,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诸暨出了个画荷花图的能工巧匠。那么买画的人就多了。王冕把卖荷花图的钱一部分用来贴补家用;一部分买纸、笔、颜料。从此,他画画就更认真了。

他不只是画怒放的荷花,还练习画风荷、雨荷、花蕾、凋谢的残荷。除此以外,他还学习画山水、画牛羊马等动物、画人物,慢慢地不论什么东西,他都能画得很像很好看,这样渐渐地王冕出名了,大家都称他是画家。

王冕画画是从画荷花入手的,可实际上,他是非常喜欢梅花的。他喜欢梅花不畏严寒,喜欢梅花香自苦寒来,喜欢它不惧严寒傲视霜雪,开在百花之先的精神。而历来众多的画家、诗人都喜欢歌颂梅花。于是王冕也开始画梅花,后来,他画得最多的还是梅花,尤其是画墨梅。并以画梅驰名于画坛。他画的墨梅具有独特的风格,花密枝繁,墨色的浓淡相宜、花束疏密相间得当、栩栩如生、生机勃勃、遒劲挺拔,极具特色。

王冕曾画过一幅《墨梅图》,构图别致,一枝茂盛的墨梅含苞欲放,横斜在画面,数尺长的枝干傲然挺拔屹立中间,生机盎然。画中只有浓淡的墨色,却充分表现了梅花的傲骨。王冕在画面的左上角题诗为:

吾家洗墨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表现了王冕一生追求清廉傲骨,为人正直的高尚情操。

他一生淡泊名利,蔑视权贵,不求仕进,晚年避居会稽九里山,自筑“梅花屋”,种粟养鱼,以清贫生活了其余生。王冕创立了在绘画史上影响深远的“墨梅流派”。他的“墨梅”构图以密取胜,同时做到密而不乱,繁而有韵,令人感到风神绰约、奕奕有致。他笔下的梅花千蕊万朵,含笑盈枝,香气凌风,占满在画幅上,显示了他的乐观主义精神。王冕的墨梅具有“神韵秀逸”的独特风格,对后代影响深远,特别通过徐渭等人的发展与丰富,逐渐出现了大写意与没骨花卉繁荣并峙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