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理想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1828200000006

第6章 领导者原则(2)

(4)正视错误、失败,乐于接受教训,并且一人有疾众人会诊,这种教训是一种财富,也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

由此可见,没有允许错误这一条原则,真正敢于直言的人,敢干、能干的人就难以发挥其作用;而敢干的人恰是领导者十分需要的。所以领导者要有容人之量,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品质。

希尔顿在选拔人才方面做得很好。希尔顿饭店中的许多高级职员,大多从基层选拔上来。他们由于经验丰富管理十分出色。

希尔顿对提升的每个人都很信任,放手让他们在职业范围内发挥才智,大胆工作。在员工犯错时,就把他们单独叫到办公室,先鼓励一番,然后告诉他们:“当年我在工作中犯过更大的错误,你这点失误不算什么,凡是干工作的人都难免出错。”然后,再客观地分析原因,共同找出解决的办法。这种宽容的态度源于他的卓识,他认为只要企业的高层领导,特别是总经理和董事会的决策是正确的,员工的小错不会影响大局。

一味地指责,反倒会打击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动摇企业的根基。希尔顿的处事原则使全体员工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这正是成功的秘诀。

四承认下属的劳动价值

承认下属的劳动价值并给予合理的报酬,即财富分享。

人的一切行为都源于对利益的追求。下属也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人,有各种需要,当然包括物质需要。当下属运用智慧为决策者作出贡献时,领导者对其成绩要充分肯定和赞扬,同时给予物质报酬。

企业像个家庭,百名员工都是家庭中的一份子。他们对家庭做的贡献理应有所取得,而这种取得必须是按贡献的大小而定。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公司应感谢他们,虽然老板压力较大,但其赚钱已高于员工许多,也应考虑员工的利益。

由此可见领导者要有种新观念,即:不是你在养活下属而是下属通过工作来养活你,为你创造财富!一位现代领导者应调动下属的积极性,给予其合理的报酬,做到财富分享。

五运用幽默的语言

训练谈话技巧,善于运用幽默诙谐的谈吐,融洽与下属间的关系。

人际交往中,诙谐,幽默的谈吐常是讨人喜欢并使别人乐意与之交往的要素。作为领导者若注意自己谈吐的技巧,就可以使下属在轻松和谐中完成工作。领导者同下属关系融洽,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影响力。此外,还能减少摩擦,“化干戈为玉帛”。

六要乐于接受监督

日本“最佳”电器株式会社的社长北田先生,为了更好地使员工自我约束,创立了一套“金鱼缸”式的管理方法。他在解释这种管理时说:“员工的眼睛是雪亮的,老板的一举一动,员工都会看在眼里,你若以权谋私,员工便会瞧不起你。这种情形下,你还能要求他们努力工作,操守清廉吗?”金鱼缸是玻璃的,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东西都一清二楚。因此,所谓“金鱼缸”实际上是管理的“透明度”。增大管理的透明度让自己的行为置于众目之下,就会有效地防止管理特权的发生。麦当劳公司曾一度出现财物亏损,公司总裁克罗亲自到各公司各部门检查工作。他发现各部门的经理都喜欢坐在椅子上指手划脚。于是向麦当劳快餐店发出指示,必须把所有经理的椅背锯掉,以此促使他们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招竟使经营状况获得了巨大的转机,老板与员工同舟共济、甘苦与共。

七要保持清廉俭朴

发财致富,理店持家,既要开源又要节流。节俭不仅是种美德而且更是致富的途径。凡是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人都有此特点。在分析洛克菲勒致富之道时发现,他特别偏平于精打细算。19世纪石油巨子成千成万,最后只剩下洛克菲勒一家,可见,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节俭行为用在现代管理上同样具有导向价值——诱导员工增收节支,不断降低各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领导的言行举止是下属关心的焦点和效仿的榜样。

领导者个人素质和表率作用,使雇员自觉地、自愿地、心悦诚服地接受影响。领导者只有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才会使下属对你产生敬爱、钦佩的心理。使之与你共谋大业。

八善于网罗人才

如果你想更进一步理解协作精神,即集体智慧的巨大效应,请观察一下候鸟吧。它们的“V”字形飞行,是合理利用群体力量,减少空气冲撞压力。生物学家指出:“领航员”承受压力最大,因此它们轮流领航,一只累了,另一只跟上。团体飞行,可比单独飞行远72%以上。

卡耐基便是一位出色的“领航员”。他那庞大的财富,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他拥有世人称道的财富,却非孤独、独裁式的“财阀”;相反,他喜欢与人共同讨论,共同创造财富——他是“智囊团”这一观念的现身说法者。

他原本是一个对钢铁生产知之甚少的小工,但当历史将他推入钢铁业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命运的挑战。他坚信世上那些有专门知识的人才并任用他们,利用他们的优势,把他们集中到自己的旗下。于是他四处网罗人才,用近50名专家组成“智囊团”。他创业过程中有无数专家出谋划策,帮他解决了经营中的无数难题。正是这股无与伦比的心灵力量造就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财团”。

知人善任,是卡耐基成就事业的第一要诀。他在谈及成功原因时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激发他们(智囊团)提供最佳服务的愿望。”他把人才视为企业的最宝贵的财富,他曾经说过:“将我所有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只要保留我的组织成员,4年后,我仍是钢铁大王。”智囊团的合理机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有力地推动了卡耐基事业的发展。

炼钢专家比利·琼斯,是卡耐基钢铁王国里的一个得力的干才,兢兢业业地为他做事。

希尔也曾是智囊团内的人物。卡耐基慧眼识珠,相中了希尔这位年及弱冠、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卡耐基引荐他去研究全美国500多位富豪的历史,造就了一代奇才——“成功学”第一代祖师拿破仑·希尔,他认为“成功学”是一个“经济的哲学”,它异于传统的西方哲学——不仅是一个助人脱贫、实现经济富裕的方法,更是一门帮助人建立完善人格,享受人生的学问。

乐于分享致富,是卡耐基博爱精神的体现。他曾说:“最重要的,成功者要明白分享之道——千万不能一味贪得无厌地予取予求,而不懂帮助他人。我们明白财富的增大是因为大家肯互惠互利,我们知道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的重要性——那将自己封在‘自我心中硬壳’的人,是自私而不能自利的。”

他既是这样说的又是这样做的。20世纪初面对同行不利的竞争,卡耐基气愤之极决定报复。虽然他当时对金属线、导管、铁箍、铁皮等失去了兴趣,但还决定将生铁卖给企图损害自己的公司,要他的得力助手查尔斯·施瓦布将敌人赶到绝路上去。

施瓦布不负众望,以个人独具的演说魅力,从未来世界对钢铁的需求到专业化,从关闭效益差的厂子到机构重组,还谈到了矿石运输体系、一般管理费用和行政部门开源节流,捕捉国际市场信息等大家关心的话题,说服了银行大王摩根。

依据摩根建议,卡耐基把自己公司低价出售,联合7家钢铁公司成立了工业史上最庞大的钢铁托拉斯。从此美国钢铁公司不断壮大,成为资产最大、实力最雄厚、拥有25万名员工的超极大型企业。施瓦布也因其出色的才能而被任命为公司总裁,到1930年他仍掌管这个联合体。

卡耐基的不忌才、不疑才、启导人、栽培人、仁人爱物,使其变成了“商贾中之王者”。于是智者为其竭虑,能者为其尽才——卡氏仰赖他的智囊团的“集体智慧”,点“钢”成金,成为当代巨富。

他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几行字:

这里安葬着一个人

他最擅长的能力是

把那些强过己的人

组织到他的管理机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