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小嫡妻
1828700000220

第220章 见废太子(3)

不是身子,而是心,老的……就像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

“我不知道静安王是个病人。”女子的眉头皱着,始终无法舒展开来。环顾四周,突地看到桌旁还放着一个红木做成的轮椅,她眼底一沉,静默不语。

“今日你亲眼所见,要走要留,随心所欲就好。静安王府虽然缺人手,但不会仗势欺人。”静安王的唇边,浮现了及其微弱的笑,双手放在锦被之上,沉静地说。

“一样。”女子无奈至极地笑了笑,红唇轻扬,吐出这两个字。

静安王不解地看着这个胡言乱语的女子,她所说的“一样”是什么意思?!

她小时候见到的太子殿下,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男人,皇亲国戚多为横行霸道,任性妄为,但他不是。

他从不打骂身边的宫女太监,被宋皇后教养的仁慈爱人,更不骄奢丧志,只是宋皇后死后,他便一度消沉,更有传闻说……太子性情大变。

“王爷……”女子的嗓音陡然转沉,她直直望向静安王的眼底,晦暗的眼底,突地迸发出清灵凌冽的神采。“你认认,我是谁。”

静安王闻言,面色微变,紧紧抿着苍白的唇,盯着说话的女人,她的声音听来极为陌生,长相也是头一回见到。

他突地冷着脸问:“谁派你来的?”

难道张太后跟皇帝……最终还是无法容下自己吗?即便只是一个毫无权势苟且偷生的王爷,他们还是想要斩草除根吗?!这个长相平凡无奇的女人,就是宫里派来的刺客?!

他根本不在朝野,也没有跟任何臣子结下宿怨,按理说不该是宿敌前来寻仇。

女子跪在床前,她紧紧捏着脖子上挂着的琉璃,眼神复杂,见太子冷若冰霜,并不言语,那双眼眸更是灼灼如火。

静安王读着她的眼神,那张面孔虽然并不好看,但不知为何,她整个人像是太阳般明亮,稍稍下垂本该毫无精神的眼瞳,黑的深不见底。

他的目光,缓缓顺着她的手,她察觉到他的审视,松开了手,那一枚七彩琉璃,挂在细小的金链上,散发着安静的幽光。

心头一纠,静安王不敢置信地抓住一闪而过的念头,看了看门外,不太放心地再度拉下白色帐幔。

“你靠近一些。”他低声道。

女子顺从地从地上起身,坐在床沿,任由厚重的白色帐幔将两人围住,他眉宇之间闪烁的不安,她不难看出。经历了那么多事的静安王……当然犹如惊弓之鸟,做事格外谨慎小心。

“琉璃——”御祈泽迟疑地唤出那个尘封已久的名字,不敢置信地凝视着女子的面孔,他虽然不太记得宫琉璃年幼时候的长相,但似乎该是个模样讨喜的女孩,虽然看到她脖子上的这一枚琉璃,提醒了他这个人的存在,但他还是将信将疑,不敢妄断。他顿了顿,眼神闪烁。“是你吗?”

她笑着点头,依旧恬然沉静,眼神一瞬明亮,一瞬晦暗。

她就是那个娃娃?

御祈泽沉默了更久的时间,太傅宫宏远曾经在东宫多年,从教授圣贤书到到治国之道,他十来岁的时候就知道宫宏远有一个宝贝女儿,有一次宫宏远将她带入东宫,他在书房读书写字,女娃儿才五六岁,安静地在一旁陪伴他。

但这个女子可信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她将人皮面具从脸上彻底撕下,眼神沉寂,低声道。“我回来了,太子哥哥。”

御祈泽眉头突地舒展开来,虽然并不记得那一次见面两人说了些什么话,毕竟他年长琉璃十来岁,不见得会对一个小女娃产生任何的想法,只是这一声“太子哥哥”却令他心口一震,胸中溢出别样的复杂情绪。

他还记得是宫琉璃这么唤他,当时只有两人在书房,这世上也许会有人可以那一枚琉璃伪装故人,却不会有人知道宫琉璃私底下称呼他的孩童法子。

“宫太傅也回来了吗?”他眼底的平静,荡然无存,突地生出几分波澜。

“回来的只有我一个人。”韶灵眸光清冽,直直望向眼前的男人,说起往事,她同样显得过分平静。“我爹辞官回乡那年,还未回到老家苇庄,死在了半路。”

“本王不知道……竟然出了这么大的变故——”御祈泽面色数变,从韶灵的口中,竟然得知这个噩耗,他被圈禁多年,就像是一个苟且偷生的囚犯,外界跟他早已断了所有关系。身边也没有多少可靠的心腹,他孑然一身,几乎不再理事。

韶灵的神色寂寥,虽然时隔十年,她可以让自己看来冷静,心却无法平静无波,毕竟亲眼看到至亲被杀,不是轻易就能抛弃的苦痛。

御祈泽深深叹了口气,面色愈发苍白。“本以为太傅辞官,淡泊明世,就不会再跟京城有任何关系。他曾跟本王说,回到苇庄,白天仿效姜太公,钓几条鱼,午后教授孩子功课,日子会很逍遥。”

“王爷,我爹的死,疑点重重,虽然来取性命的人跟山贼一样行事说话,但我很确信,被朝廷处死的历山一带的贼寇,不是那些人。”韶灵眼神一凛,她知晓方才御祈泽也是抱有疑心,跟自己一样,她对御祈泽怀着期望,毕竟从他这儿下手,兴许会容易得多。她话锋一转,说的极为直率,并不拐弯抹角。“您或许会告诉我一些当年在朝中发生的事,让我找出真相。”

御祈泽的脑海飞快地掠过很多事,太阳穴的青筋突突地跳,他的脸色愈发难看,说的语重心长。“琉璃,很多事,过去就过去了,当下跟将来更重要,不是吗?”

他似乎以自己作为警告的例子,不等韶灵开口否决,嗓音虽然并不浑厚,只因四下实在安谧,听来犹如警钟长鸣。“若本王也沉溺在过去走不出来,兴许早就不在人世了。你还年轻,本可以遗忘一切,过你自己的生活。找个喜欢你的人,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太傅一定更想见到这一日。”

“不说我的事。”韶灵眉头一动,不解地问。“明明先皇立嫡以长,为何到最后,又昭告天下,立子与贤,甚至——”甚至,传位诏书上说太子不法祖德,不忠不孝,枉为人子,更难以将江山社稷交到他的手上,仿佛对太子失望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