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小嫡妻
1828700000231

第231章 韶灵知情(2)

妇人上下打量了展绫罗一眼,不满地埋怨。“别人一年也赚不来三两银子,我们只要用四五个月,你这么瘦,没力气可不行。趁早断了这个念头,别砸了我的名声,毕竟是我去跟主人家推荐你,我不能说假话。”

“我可以做好,大妈你相信我,先让我试一个月,五五分。”展绫罗挤出一脸笑意,跟平日一般热情,犹如在阜城讨好那些官家夫人,耗费心机。

全姓妇人狐疑地瞅了她一眼,眼前的女人蒙着灰色纱布,身子高挑纤瘦,袒露在纱布之外的那双凤眸却极为魅惑,跟寻常的贫苦女人根本相差甚远。

她腰背酸痛,年纪也大了,既然有个着急来钱的女人帮她分担正好,她还能收的一笔手到擒来的利润,何乐而不为?!没想过,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的事。

妇人丢下一句:“那就试试吧。”

展绫罗笑着点头哈腰,奋力忍耐着推车旁的臭味,对着胖妇人连连说着好话。

妇人瞥了她一眼,粗声粗气地询问。“什么时候开始?”

“就今晚吧,择日不如撞日。”展绫罗谄媚地笑,顺势就要将架在地上的推车扶起来,还未走两步,已然全身是汗。

她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哪怕咬紧牙关,也只能将推车推得极慢。但一旦失去这个活儿,她难道要等一年,才能筹到一笔银子派人去阜城?!她一天也多等不了。

她习惯在人前扮演热情善良的一面,要想跟一个平凡的妇人亲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天底下,有什么事能难得住她展绫罗?!

京城皇宫。

宝安殿。

坐在书案前的天子,翻阅手下的文书,不曾抬起脸,耳畔的忠信来禀明,说是谢大人要见他。“谢爱卿,你下了早朝还不出宫?”

站在殿下的男人,四旬出头的年纪,身子魁梧高大,身着墨黑朝服,朝着天子恭恭敬敬地行礼。他正是如今皇上最为看重的臣子之一,谢邦彦。

“何事要对朕说?”御塬澈一副春风般和煦的面容,笑着抬起英俊逼人的面孔。

谢邦彦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太好意思的尴尬,迟疑了些许时候,才笑道。“皇上,微臣的小女前几天被太后娘娘召见进了宫,回来之后茶饭不思,心事重重的,微臣再三打听,太后宫中是不是有一位新近提拔的才俊?”

“谢爱卿不只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好臣子,在宫外,还是一位疼爱子女的好父亲。不过,要在朕的面前提起女儿家的心事,似乎让你颇为费神。”御塬澈扬声大笑,鲜少见到谢邦彦如此难为情的样子,更觉有趣。

“微臣的为人,皇上还不了解吗?家里的私事,是绝不会跟任何人谈论的。可宛玥是微臣最疼爱的女儿,与其打听一些似是而非的小道消息,还不如微臣拉下这张老脸,直接问皇上的好。”谢邦彦苦苦一笑,有些无奈。

“朕觉得奇怪,谢爱卿怎么不问问自己的女儿?中意的是何许人也,姓甚名谁,家世如何,是否婚配……”御塬澈却并不开门见山,不疾不徐地说,并不心急。

“小女怎么问都不肯说,想必是害羞。微臣让夫人去问,问了大半日,连个名字都没问出来,小女支支吾吾,直说是在仁寿宫见到的。”谢邦彦厚着脸皮说。

“谢爱卿,那位青年才俊,的确一表人才,非常人可比。”御塬澈故作高深。

“皇上,小女见了朝廷中哪位新晋的人才?难道是这次的状元郎邓建中?”谢邦彦绞尽脑汁想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问。这回朝廷的状元跟探花都极为抢眼,各有各的风度,若是被太后召见,不足为奇。

“谢爱卿,你真打算一直这么猜下去?朕可没这么多充裕的时间。”御塬澈又低下头去批阅奏章,不冷不热地说。

谢邦彦缄默不语,这位年轻的天子虽然看起来平易近人,令人心仪景从,但颇有城府。他的询问,是否已经让天子不耐了?!

“谢爱卿,五天后的狩猎大会,你可以带你的女儿前去观礼,不知你的马术如何?”

“微臣不善骑马,这是人尽皆知的……”谢邦彦笑着摇头,对天子极为感激,御塬澈说的隐晦,但他身为臣子,自然能够察言观色。往年的狩猎大会,邀请皇亲国戚和宗室之中哪些女子,都是太后娘娘跟皇后商量着办的,不需天子劳心。但天子指名授意自己带女儿前去,格外开恩,定是女二人中意的男人,也会被一道邀请。皇上暗中同意,自己去看看那位青年才俊,实在是体贴至极。“微臣多谢皇上允许微臣的女儿前去,她终日都在自己的闺房里,不太有机会见这样的大场面。”

御塬澈笑着看了谢邦彦一眼,却不再说话,谢邦彦清楚这是天子独有的方式,要赶人离开了。

“微臣这就告退。”

谢邦彦匆匆忙忙行了礼,退了出去。

“皇上,您真打算邀请那位爷去狩猎?”忠信在一旁听了所有的对话,在皇帝耳畔低声问。

皇上跟太后还未给那位“七爷”定下任何的名分跟官职,他为了表现出尊敬的意思,不敢大逆不道,却又不敢私自给慕容烨捎上“殿下”这等尊贵的头衔。

“就算朕不邀请,母后也会邀请的。朕听闻,他的身手不错,在狩猎场上有望夺魁。”御塬澈手中的朱砂笔,微微顿了顿,思绪井然,言谈之间,听不出他原本的喜怒。

“历年来都是皇上狩猎的猎物最多,无人能够赢皇上。”忠信笑道,一脸的笃定。

“他可不会给朕面子,不知是不是因为常年在宫外,不太会溜须拍马的逢迎本事。一想到那个人,朕果然有些头痛,要不朕就不去了,忠信?”御塬澈说的似假似真,侧过脸,望向身旁的太监。

“皇上,那位爷的身手怎么样,谁都没亲眼见过。奴才觉得,今年的魁首,还是皇上您。”忠信依旧不改自己的言辞。

“近十年来没有跟朕匹敌的对手,朕的骑术和箭术没什么进展。这次来了个高手,朕正好跟他一分高下,除了头痛,竟然还有点期望。”御塬澈唇畔的笑意更深,好整以暇地瞥了忠信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