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沪上观澜,第二届上海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18292000000001

第1章 “上海经验”在南通,上海学学科建设考察报告之南通篇

一、长江堤防的建设

清末,通州江岸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坍塌。民国元年,张謇致大总统及财政部、农林部电文中称:“南通自刘海沙东涨,江流正泓变横为纵。四十年来,江岸崩坍纵宽自十余地至二十里,横长二十六七里,损失民田二十余万亩,值近千万。”面临这一严重灾害,张謇“自捐资延请荷兰工程师奈格测量勘估”。其后,又聘请外国水利专家亨利克·特来克来通勘察长江水流,制定保坍方案,开启了南通长江堤防的建设。

无论是水利专家的选定,还是保坍方案的设计,都与上海黄浦江的疏浚有直接关系,或者说是借鉴了“上海经验”。

二、军山气象台的设立

南通是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发祥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我国著名实业家、教育家,中国气象学会第##一、二届名誉会长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测候室”。在此基础上,1916年10月建成“军山气象台”。军山气象台是近代国人自办气象事业的开始,被称为“中国私家气象台之鼻祖”。

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是由法国传教士于1872年建立,是中国沿海第一座天文台,对中国近代气象观测和气象科学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军山气象台的建立和发展,就离不开上海徐家汇观象台的支持和帮助。

三、余论

南通并不是一味地借鉴、模仿“上海经验”,在许多方面还可以反哺上海。立足南通,依托上海,谋求企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可以说是张謇实业活动的基本方略,在客观上对上海近代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本次考察不仅使我们了解到近代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度,也让我们认识到周围城市对上海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以后上海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