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第七届、第八届中韩刑事司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18293400000002

第2章 公民参与司法研究——以刑事司法为例

陈卫东

一、何为公民参与司法

(一)为何采用“公民参与司法”

首先,依靠群众原则。

其次,“群众”内涵的界定影响参与的社会公众的范围。

第三,社会公众在“公民参与司法”与“依靠群众原则”中的地位与角色不同。

(二)公民参与司法的内涵

1.何为“参与”

首先,参与主体的外部性。

其次,参与客体的公共性。

第三,参与程度的实质性。

2.由“公民”参与到“社会”参与

3.由参与“司法”到参与整个诉讼活动

(三)公民参与司法的类型

即协助型、权力分享型与权力监督型。

二、为何公民参与司法

(一)促进司法公正

(二)促进司法民主

(三)促进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四)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司法能力

三、公民参与司法的实践——以刑事司法为例

(一)侦查阶段公民参与的现状

侦查阶段的制约型公民参与主要以私人侦探为典型,侦查阶段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监督型的公民参与途径。

(二)检察运作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现状

在我国体现为人民监督员制度。

(三)审判阶段公民参与司法的现状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单行法律。

四、公民应如何参与司法——以刑事司法为例

(一)侦查阶段的公民参与

1.私人侦探制度的合法化

2.由看守所开放走向羁押巡视

(二)起诉阶段的公民参与

具体而言:

1.选任方面实行独立选任委员会制度

2.扩大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

(三)审判阶段的公民参与

未来可以采取“双轨制”的改革策略,而在一些重罪案件中实行陪审团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