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18301300000012

第12章 艾伦比·奇尔顿(ALLENBY CHILTON)

生于:1918年9月16日,达勒姆郡,南希尔顿区

逝于:1996年6月16日

场上位置:中后卫

加盟曼联:1938年11月由利物浦(业余队)转会

曼联首秀:1939年9月2日客场对阵查尔顿(英甲联赛)

曼联荣誉:1951/52赛季英甲联赛冠军;1947/48赛季足总杯冠军

曼联告别战:1955年2月23日主场对阵狼队(英甲联赛)

离队:1955年3月转会至格林斯比,担任球员兼教练

曼联生涯统计:联赛首发353场,3球;足总杯首发37场,0球;其他比赛首发2场,0球;总计首发392场,3球。

其他荣誉:1950-1951年代表英格兰国家队出场2次。

其他俱乐部数据统计:1954/55-1956/57赛季:格林斯比,63场0球。

执教生涯:1955-1959年担任格林斯比主帅;1962-1963年担任哈特普尔联主帅。

艾伦比·奇尔顿是一位颇具个性的球员。对他来说,只要自己做得对,那么任凭别人怎么看他都无所谓。人们都说他是红魔的领袖,甚至在有的队员眼中,奇尔顿比主教练巴斯比和队长约翰尼·凯里还要更受大家的信赖。在1948年足总杯决赛曼联对阵布莱克浦的比赛中,正是奇尔顿在中场休息时给队友们好好地鼓了鼓劲儿,才使得曼联在1-2落后的不利情况下最终反超比分,拿下了当年的足总杯冠军。

虽然奇尔顿为全队加油鼓劲的情况属实,但其背后的动机也有可能是因为他担心自己拿不到冠军奖金。为了赢下比赛,奇尔顿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会向发挥不好的队友发难,毫不留情地大吼大叫、臭骂一通。但是在鼓舞球员这一方面,他还是有一套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奇尔顿总是在不停地抱怨,我就没见他消停过。对他来说,所有东西都太贵了。无论是煤炭、牛奶还是面包,都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当时的世道跟现在很不一样,你能想象当今的球员会因为煤炭价格发愁吗?我从未见他开过车,他每天早上都是从家里步行到球场训练——我觉得他应该是住在瑞克罗夫特路——训练结束后就和好友吉米·德莱尼再一起步行回家。

奇尔顿是一个大块头的中卫,有些笨手笨脚的,缺乏协调性,做起事来也有点一根筋。我觉得,凭他的能力,应该可以为国家队多出场几次,而且也没有太多前锋想和他正面对抗。奇尔顿的人生目标就是解决自己的对手,不让他们得逞。尽管他是个空霸,脚下能力却也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好;而且他足够勇敢,时刻准备着冲向那些胆小鬼们所不敢涉足的险境。在发挥自己的力量优势抢下球权之后,他就会把球传给更有创造力的队友们。那几年,俱乐部也考察了一些顶级的后卫,却没能发掘出哪怕一个像艾伦比·奇尔顿那样既高效而又彻底的拦截者。

平心而论,他的性格很难讨得教练的欢心,但是巴斯比知道他的价值,也知道他总是能为曼联贡献出顶级的表现。尽管奇尔顿也有缺点,但大多数球员都觉得他是个好人,是个彻彻底底的实在人。虽然有时候他也会令大家也会难以忍受,可他在比赛时会一如既往地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遥想当年,在我还是个年轻球员的时候,本人还和奇尔顿在斯卡布罗共度了一晚,可以说是很“不幸”了。当时正值冬季中旬,全队来到斯卡布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特训,住在当地的大酒店里。一天晚上,其他队友都出去了,但是奇尔顿命令我留下来陪他。结果,那天晚上我干起了临时酒保的工作,来回帮他从吧台上拿饮品,连钱都是我付的!虽然这件事现在说起来有些奇怪,但这就是绰号为“大奇力”(Big Chilly)的艾伦比的行事风格,我非但从未感到怨恨,反而一直对他抱有一种热忱的感情。

有一点你们别忘了,奇尔顿这种人可是打过仗的。战争爆发之前不久的一个周六,他才刚刚在查尔顿完成了自己的处子秀,紧接着就被送到军队中去拼命,并在卡昂战役[16]中光荣负伤。而这种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注定和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我们永远不必经历他们所经历过的极致的残酷,这也自然会让他们显得与众不同。奇尔顿不畏惧任何人,不怕球场上的对手或者队友,也不怕巴斯比。他和巴斯比一样,都参加了那次大战,现在他们又同在一个老板手下共事,所以有什么好怕的呢?

人类是一种善于遗忘的生物,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很难对他们这些老兵感同身受。从足球的角度来看,虽然对于“大奇力”来说,足球是他赖以生存的工作,但他却能了解这其中真正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