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18301300000002

第2章 导语

我舒服地泡在温暖的浴缸里,两个孙子把洗澡水溅了我一身。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涌现出了写下这本书的想法。

我对于足球,尤其是曼彻斯特联队,一直持有自己的见解,这一点了解我的人都可以作证。我得承认,此话不假。我有幸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了“巴斯比宝贝”中的一员,并跟随这支世界上最伟大的球队赢得了英格兰顶级联赛的冠军,那是我此生最为美妙的一段时光。

虽然如此,我却从未打算将自己的观点集结成册,直到那一天。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和家人在葡萄牙享受着惬意的假期。我与两个孙子詹姆斯和本一起跃进泳池中玩闹,好不自在。就在下水之前,我拿起了一本关于吉米·墨菲的书。墨菲是马特·巴斯比爵士的助理教练,他表面暴躁、热情洋溢,而内心又是古道热肠。对于我这种在墨菲那鼓舞人心的指导下成长起来,又与其结下了深厚友谊的老家伙来说,阅读这样一本书定会是一次愉悦的假日消遣。

但是,我只翻了几页,就为书中的内容所震惊了。“这里说错了,”我边看边想,“那里也不靠谱,这本书完全就是一派胡言!”我向来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于是就对着两个孙子发表了一通长篇大论,把他们弄得不胜其烦。最终,还是我的一个孙子一语中的:“爷爷,你干吗不自己写一本书,把曼联这支球队最真实的样子告诉大家呢?这样我们没准也能清静一点了。”

我的太太芭芭拉也为孩子们的提议站脚助威:“大家好像都很尊敬你的观点,他们说你一碗水端得平。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不靠你这副铁齿铜牙吃饭呢?就听孙子的话,自己写本书吧!”

或许是不想再听他们唠叨了,我回应道:“好了好了,到家我就准备准备。”后来,我总算腾出时间和我相知多年的老友——作家伊万·庞廷一起合计了一下。在我们二人的通力合作之下,这本以曼联内部人士的视角撰写的《曼联秘辛》一书方才得以面世。

在过滤了各种想法之后,我们最终决定以我个人的视角,来讲述战后为曼联效力过的那些球员以及教练们的故事。毕竟,对全世界成百上千万的球迷来说,曼联的意义举足轻重;而这些流淌着红魔血液的球员和教练,正是球队真正的生命和灵魂。

不是吹牛,我自认为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那天下午在维拉莫拉的游泳池里给自己定下的目标。20世纪40年代后期,我亲眼目睹了曼联在马特·巴斯比带领下的第一次崛起,那会儿我还只是个穿着短裤的小男孩。1950年,我正式与曼联签约,并且自那以后一直与这家俱乐部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在前曼联球员协会成立后的这20多年里,我一直积极地参与协会的各项事务;在过去的5年中,我接任了协会主席;我还在老特拉福德球场观看了无数场比赛。在梦剧场毁于战火之后,曼联曾短暂地将主场迁至缅因路球场,于是我也在那里看了几年比赛。凭借我与前曼联球员协会的密切联系,以及多年来未曾间断的看球经历,我认为,无论是对维恩·鲁尼和鲁德·范尼斯特鲁伊,还是对约翰尼·凯里和查理·米滕,我都有足够的资格发表评论。

在这本书里,我一共点评了350名球员和8位主帅,但我并没有对谁使用过于严苛、故作聪明或是极尽讽刺的评语。我可能说了些类似“要是这种家伙也能当球员,便是驴生笄角了”或者嘲讽某人从未染指过任何冠军的话。但相信我,这样的评论并非基于个人偏见。当我评论球员的时候,确实有些是好话,有些就不那么中听,这显而易见。但无论顺耳与否,我都是实事求是的。我并没有在书中刻意地为了羞辱或者贬低某人而去做出相应的评价,因为我的评价都是基于客观事实的。所以每天的工作结束之时,我都可以安稳地躺在床上,问心无愧地进入梦乡。

从懵懂的孩童时代开始,足球就一直是我的挚爱,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一项运动。在过去60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曼联都保持着激动人心的攻势足球风格,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诚然,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曼联也经历过几次动荡和低谷时期。但这是每家俱乐部都必须经历的沧桑正道,也正是这些动荡与低谷,才真正塑造了曼联俱乐部那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振奋人心的精神。

曼彻斯特联队的故事格外跌宕起伏,而其中的部分原因极富悲剧色彩。多年以来,红魔一直都是一家在足坛里颇具地位的伟大俱乐部,历代传奇球员也是层出不穷,但1958年的慕尼黑空难[1]却将这支球队推向了深渊。在德国机场里的那条泥泞的飞机跑道上,悲剧降临在了巴斯比宝贝们的身上。虽然悲剧已成往事,但由此而来的这份沉痛的记忆却永远不会泯灭,不会离我们远去。而对某些亲历者而言,他们的切肤之痛也是我们这些旁观者难以想象的。

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伤病原因,我早早就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即便如此,曼联仍是我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我曾是“巴斯比宝贝”中的一员,这个身份对我之后从事商业活动亦有良多帮助。这总是让我觉得,作为老特拉福德的一分子,要比从未加入曼联更为幸运。在人生旅途中,我经历的越多,就越觉得,即便只是匆匆过客如我,能够成为曼联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无比幸运之事。其实,无论是有幸作为前曼联球员协会的一员,或是发起或参与慈善募捐,还是能够与同属红魔的终身挚友保持联系,仅仅这几件事就已经是我所能享受到的最珍贵、最隆重的待遇了。

说了这么多积极的东西,我觉得也应该大致提一下我对于自己深爱的这项运动的担忧。足球世界风云变幻,其改变速度之快简直让人应接不暇。早年间,俱乐部把球员当作奴隶一样使唤,球队老板就像独裁者一样牢牢把控着球员的生活甚至生命,这当然是不对的。可如今,21世纪的球员纷纷开始索要天价薪水的做法同样令人无法容忍。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因此沦落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这着实令人感到遗憾。这些俱乐部没落的原因大多都是由于财政方面入不敷出,每况愈下,最终难以为继。我不禁担心,如果当今社会对这种索要高薪的行为的看法不发生彻底转变的话,那么大多数俱乐部都将面临困难的处境。对此,我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努力发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感谢上帝,如今仍然有些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出于种种原因,我并未经历慕尼黑空难,可我与曼彻斯特联队的密切联系仍然保持了半个多世纪之久。从无数场无与伦比的足球比赛中,我也收获了难以言表的快乐。我还有幸娶到了一位好太太,她为我生了三个优秀的孩子,后来我们又有了一群可爱的孙辈。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约翰·多尔蒂

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