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热爱祖国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1830500000015

第15章 邴原泣学

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着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并称“辽东三杰”。邴原十一岁那年,父亲因为劳累过度,不幸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母亲只能靠织布来维持生活,娘俩过着十分穷苦的生活。邴原心里很渴望读书,但家境贫寒。一看到劳累的母亲,邴原就想去读书,为的是将来能改善生活条件,让母亲不再劳累。

邴原当时虽然很小,但很聪明。他看到邻居家的哥哥在私塾读书,很羡慕,几乎每天都到他家去玩。他可不是单单的去人家玩,在玩的过程中,他在慢慢向哥哥学知识。每天他都问哥哥在私塾里学什么了,而且还要求哥哥讲给他听。在这个过程中,邴原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时间长了,哥哥也烦了,也不愿意讲给他听了。

离邴原家不远处,有一个私塾。每天早晨,许多学生背着书包走过邴原家门口去上学。私塾里琅琅的读书声也常常传到邴原耳朵里来。邴原想到自己不能像那些孩子一样上学读书,真是伤心极了。一次,邴原走到私塾门口,听到里面的学生正在高声朗读,心里一阵难过,就站在门口大声哭了起来。私塾老师听见了,以为孩子们在打架,赶忙跑出来。看见一个陌生孩子在哭,便问:“孩子,你为什么在这里哭哇?”邴原抽抽搭搭地回答:“我父亲去世早,也没有哥哥姐姐。家里很贫困,上不起学。那些能够来这里读书的,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像我这样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读书。我感到很伤心,忍不住就哭起来了。”老师听了这些话,抚摸邴原的头,说:“好孩子,只要你有这个志气,能吃苦,就到我的私塾里来读书吧!我不收你的学费。”邴原高兴极了,他连忙向老师道谢,对老师说,只要让他上学读书,他可以帮私塾里做些零儿活。邴原读书时特别用功,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仔细听讲,碰到不懂的地方总要问个明白。老师讲过的每篇课文,他都要背得滚瓜烂熟。有一本书,别的学生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读完,邴原用了一个冬季就把它读完了。

邴原在私塾里读了许多书,回到家里以后,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许多书,白天晚上一直读,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到处求教,非要弄个明白不可。邴原这么刻苦努力学习,自然掌握了不少知识,没有辜负老师的愿望。

没有一个勤奋刻苦的人会抱怨自己的命运不好,勤奋的学习态度,是不会被所谓的命运击败的。邴原没有被贫困击败,而是刻苦努力,通过掌握更多的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