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183200000055

第55章

第六篇第54章世界第一广场——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地理位置为东经-116°23′17″,北纬-39°54′27″。面积

:880米×500米=44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 历史沿革 

辽金时代燕京城东北郊外有著名的兴国寺,其位置在今天安

门广场西北角一带。 元大都时代有丽正门,元大都的南城墙在今长安街南侧,它的正门

是丽正门,其位置在今天安门略南。 明代出现“T”形广场。永乐十七年(1419年)扩南城,

从而出现“承天之门”前的窄长广场。广场两侧按文东武西之制,排列着中央机关。 解放

后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初期始建人民英雄纪念碑。1958年开始建设广场两侧的人民大会堂

、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广场中部建巨型标语灯牌,与天安门相

向,后拆除。 1976

年又南扩广场,建毛主席纪念堂。 

 景观介绍

(1)天安门

1949年10月1日,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

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那以后,天

门就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庄严肃穆、有严格对称美的天安门的图形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徽的基本组成部分。建国后的历次大的庆典活动都是在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天安门

经过多次维修,1988年1月1日,天安门城楼对外开放,以供人们游览、参观。

天安门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面阔九

楹,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门窗。城楼

基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栏板,雕刻着莲花宝瓶图案。城楼内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60根

红漆巨柱排列整齐,柱顶上有藻井与梁枋,绘着金龙吉祥彩画和群龙图案。地面铺的全是金

砖,面积约2 000平方米。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仙人、走兽。下层是高13米的

朱红色城台,四周环绕琉璃瓦封顶的矮墙,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台

基。城台的总面积达4 800平方米,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梯道,俗称

马道。还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高8.82米,宽5.25米,惟有皇帝可以进出。

城楼

前有外金水河,河上飞架7座汉白玉雕栏石桥,中间一座最宽阔的称“御路桥”,专为皇帝

而设;御路桥两旁有宗室亲王过往的“王公桥”;王公桥左右的“品级桥”是供三品以上的

官员行走的;四品以下的官员和夫役只能走“公生桥”。公生桥架在太庙(劳动人民

文化宫)和社稷坛(中山公园)门前。5座内金水桥除有类似严格的等级规定外,还表示“

万方来朝”之意。金水河两岸有两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及两座连同须弥座高为9.57米的华表

。石狮系明代永乐年间原物,距今已有500多年。石狮后面两边设有红色观礼台,台前东西

各筑花坛,游人常在这里驻足观景。华表上满刻着盘龙与云朵,巨柱顶端加上了云板、承

露盘并蹲坐着石兽,此兽有注视皇帝出入之意,因而人们把前华表上两只背北面南的石兽叫

“望君归”;把后华表上两只背南面北的石兽称“望君出”。

天安门的称谓在不同时代是不同的。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天安门建成时,称“承天门”

,但在黄瓦飞檐三层楼式五座木牌坊的承天门正中,挂的却是“承天之门”匾额。清顺治八

年(1651年)那次大规模的重建,将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但天安门上悬挂的却是“天安之

门”字样的匾额。

(2)国旗和旗杆

1949年6月15日全国政协成立后,征集到国旗图案2 992幅,毛主席认为五星红旗能表现大团

结的内容。27日政协第一届会议投票通过,该图案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接受国旗制作

任务的是国营永茂实业公司的宋树信。9月29日上午,宋树信接到制作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升

起的第一面国旗的任务。这是一面特大国旗,长5米多,宽3米多。10月1日上午,我国第

一面国旗送到了开国大典筹备处。开国大典上,毛主席亲手升起了象征新中国诞生的国旗,

从此,五星红旗终日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蔚蓝色天空上。

天安门广场上的第一根旗杆的总负责人是原市建设局工程师林志远。土木、电气部分的设计

者是梁昌寿工程师。电钮设在天安门西南角,施工单位是天顺营造厂。原旗杆基座为封闭式

的,

仅有4平方米,升降旗出入很不方便,况且设备用了40多年,均已陈旧,于是决定改建旗杆

及旗杆座。新基座平面3层,面积36平方米,内层6平方米,由汉白玉制成,四面各有2米宽

的出入通道。第二层为赭色花岗岩石带,第三层为绿化带。

1991年5月1日新基座竣工。新旗杆由首钢产的无缝钢管制成,由4节组装,重7吨,长326

米。

(3)人民英雄纪念碑

根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兴建人民英

雄纪念碑。在200多幅设计方案中,选出3幅,于1951年国庆节时,在天安门城楼上展示。最

后决定,以梁思成的设计方案为主,再综合展示的3个方案融为一体。1958年5月1日隆重

揭幕。碑芯成品高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吨;碑身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基由1

7 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3 000多平方米;碑座四面8幅浮雕,每幅高2米,宽2

~6

4米,总长40.68米,内容有焚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

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全部浮雕中共有180个人物,概括了100多年的革命历史

。

(4)人民大会堂

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国庆节前完工。整组建筑平面呈“山”字形,正面墙呈“弓”字形

南北总长336米,东西宽206米,中央最高处465米,正门台阶宽83米,高5米。擎天柱12根

,高25米。金色大铜门五扇。正门南北两侧各有与墙色相同的大圆柱18根。国徽高悬在正门

上方。全部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分三部分。门内为中央大厅,南北76米,进深48米、

高16米,总面积3 600平方米。北部宴会厅东西长102米,南北宽76米,面积共7 000多平方

米,可供5 000人宴会,万人酒会。

(5)博物馆

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巍峨建筑,北半部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南半部是中国历史博物馆。革命博

物馆1959年8月建成。南北总长313米,东西宽100米,总面积6万平方米。中央部分高4层

其余皆为3层。正门方柱12根,敞廊高33米,有二层展室,每层4 000平方米,1961年7月1日

正式开放。以“五?四”以来的革命资料为主要展品,藏品极为丰富。馆中有周恩来同志纪

念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前身是北京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12年7月。展品内容从奴隶社会夏商周到

太平天国直至清王朝灭亡数千年历史的文物、货币、图画等30多万件。

(6)毛主席纪念堂

天安门广场南部的方形建筑,是毛主席纪念堂,南北280米,东西220米,占地5.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北门前有东、西两组泥塑,以中国革命史诗为内容。东组表现的是新民主主义时期,西组表

现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体建筑南门是以继承毛主席遗志、各族人民显示出无比信心为

内容的两组泥塑。四组泥塑共有62个人物(高35米),由来自全国18个省市100多名雕塑家

完成。南门外的30面红旗,代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

主体建筑纪念堂,由三部分组成。台基:高4米,边长105.5米。台基上有大方柱44根,断面

1.5米,高17.5米。台基四周是用来自大渡河畔的枣红色花岗石砌起。上面汉白玉栏板上,

雕刻着象征江山永存的万年青。进北面正门即北大厅,宽34.6米,进深19.3米,高8.5米。

厅内有1米见方的大柱4根,顶上葵花灯110盏,地面铺杭州名产灰大理石。迎面有3米高的毛

主席塑像,像背后为巨幅山河图,高7米,长24米。这里是举行纪念活动的地方。由北大厅

南侧的金丝楠木大门进去,即是瞻仰厅。水晶棺距地面80公分,围以万紫千红的山花,簇拥

着由黑色花岗石砌成的梯形棺座,四周嵌着党徽、国徽和军徽。瞻仰厅之南为南大厅,汉白

玉石墙上镌有毛主席的《满江红》词。三个大厅的东西两侧是休息厅和老革命家纪念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