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名人的读书经验
1832700000001

第1章 汲取传统文化精华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荀子的思想可谓独树一帜。它主要继承发扬了儒学"内圣外王"思想中"外王"的一面,主张推行王道于天下,成就富国裕民的功业。这一点与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日本企业界许多高层领导人都是荀子思想的忠实拥护者。

堤康次郎感悟到了这些思想的精华,逐渐把它变为做生意的经验与艺术,形成了一整套企业帝王的学说。他常常教导儿子堤义明:"你要人家服你,就得比人家努力3倍。"

堤义明的表现平凡、沉默寡言,正是以静观的态度,一方面修养自己,一方面谨慎自己的言语行为,免得暴露缺点招致对手的打击。

堤义明接管产业之后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家庭内部的问题。堤义明虽然名义上成了西武集团的继承人,但实际上地位很不稳固,很难介入西武许多产业的管理,特别是同父异母的哥哥堤清二负责的西武百货公司的流通事业。堤康次郎去世以后,堤清二以不惜借取大量贷款等手段,采取快速膨胀的政策,不断地扩张发展,不到6年时间,营业额实际增长了3倍半,一时间声名鹊起;而同时期堤义明的守业与忍耐,反而遭到许多人的非议。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思考,直到1970年4月底父亲去世忌日的前几天,堤义明才约哥哥堤清二到一个饭店来,宣布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重大决定。这就是将西武百货公司和西武化学公司交给堤清二负责。

堤清二对于弟弟的慷慨和信任深受感动。虽然并非同母所生,但兄弟手足之情仍在,二人之间的分歧和敌意开始消除了。

其实,堤义明之所以想要流通集团独立,不单是对清二的手足之情,而更大的因素恐怕是因为他对清二的经营方式感到不可靠,所以想与流通集团完全脱离关系。西武百货公司近几年营业额急速增长,已经脱离了正常轨道。事实上清二也知道靠借贷来扩大规模是很危险的,但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逞强、冒险、不服输。义明则深深担心清二会将父亲开创的基业毁于一旦,更唯恐如此借贷下去,最后还得搭上西武铁道去还债。因此,为了安全起见,他委曲求全,把西武化学交给清二,让西武流通与铁道部分完全断绝关系,从而保证西武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当然,这个决定对清二而言也是再好不过的。

后来果不出堤义明所料,清二的百货公司在1973年遇到石油能源危机和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遭受了惨重的打击。在关系到西武百货产业生死的危急关头,又是由堤义明出面从铁道集团中拨出一笔巨额款项资助他的哥哥,才使得清二从破产的绝境中起死回生。

堤义明接管西武以后的第二步计划是分封有功大臣。

堤家的产业,从铁道、运输、百货公司、地产、娱乐设施到饮食业,不下百余种。到他接管全盘生意的时候,所面对的上层主管不单年纪比他大得多,经验也相当丰富,而且很多是父亲执业时代的忠心之臣。堤义明当然担心,如果得不到这些人的支持,就无法管好堤家的事业。这些了解堤家的人,如果有1/3的人存异心,堤义明纵有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为此,他经过仔细地调查和反复斟酌,对他们善加体恤并作出适当的安排,使他们心悦诚服地归顺于他,跟他共同努力。特别是对堤家事业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8个大功臣,堤义明实行了他的引人注目的分封计划。

1966年西武集团退出地产界,也是堤义明在守与忍过程中的一项大举措。

由于适时退出地产的投机生意,不仅挽救了西武集团,而且无形中帮助政府及早考虑修订土地管制法。为此,当时的著名政治家、日本首相池田勇人曾经赞扬过堤义明,说他是个有远见又有责任感的企业家。

忍与守不是一般年轻生意人办得到的事。堤义明却能在别人忙于投资开发之际,全心全意地采取守势,明了自己手上所有产业的经营状况,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将军要重新了解自己的部队实战的能力一样。他重新编组西武集团企业,深入到企业内部,先取得集团内上下员工的信赖,这种加强自我修养的作风,是父亲堤康次郎教他的真功夫,是真正的企业王者风范。事实上,堤义明在1964年到1974年的10年守业忍让,并没有失去事业发展的好机会,相反是那些急于追求成功的其他生意人在那段时间里纷纷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