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名人的读书经验
1832700000006

第6章 自负者败自信者胜

对于锐意进取的企业家来说,没有比勇敢、自信更重要的素质了。

和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一样,美国国际钢铁公司的创始人阿奈斯特·D·威耶出身贫困,是白手起家的。他15岁就不得不辍学到一家无线电公司打杂,一天工作长达12小时,周薪才3美元。

贫困有时使人潦倒,有时激人奋进。也许威耶就是从那时起,立下了事业的宏愿。他凭吃苦耐劳的表现和过人的记忆能力逐渐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一天,美国镀锡公司的经理帕尔斯前来办事。威耶插嘴,嫌他的价定高了。"价钱问题,我会跟你老板谈,用不到你插嘴!"帕尔斯不客气地说。

"这话倒是不错,"威耶笑嘻嘻地说,"可是我替老板做事,总不能眼看着他吃亏呀!"威耶当即把锡的单价、用量、人工、电力、消耗等熟练地念出来,当他最后说到"你开给我们的总价是8374元3角5分,而实际上你的开销最多不超过5427元6角,你等于净赚了2946元7角5分"时,帕尔斯惊呆了。帕尔斯邀请威耶去镀锡公司,但是威耶拒绝了。

几年后,老板到西部淘金去了,威耶才来到美国镀锡公司。他工作更加勤奋,思想也日趋成熟,不久即被提升为公司副经理。1901年,美国镀锡公司被合并入至今仍执世界钢铁业牛耳的美国钢铁公司。威耶因才华过人,被公司委以重任,出任了匹兹堡最大的钢铁厂的负责人。这一年,他才28岁。然而,他一点也没有志得意满之感。在大公司的经验反而刺激了他的欲望,他天生是个办大企业的人,他很快就感到不满了。

他生性不喜欢循规蹈矩,在他负责工厂生产时,他创造了"定量工作制",即把一天的工作量分到人头,早干完早下班,不必磨洋工,非泡八个小时不可。于是工作速度明显提高了。一天下午,董事长莫凯恩到厂家视察,一看未到下班时间,车间里人进人出,工人已走了一大半,顿时咆哮起来:"你这种观念和做法,都是小工厂、小公司的方式,像我主持的这种大公司,一切都要讲求制度化,不许搞这套!"即使面对这位美国金融界的巨人,威耶也毫不相让,两人争执起来。

接着,在美国钢铁公司才工作不到三年的威耶,毅然提出辞呈。他自信,现在他的事业才真正开始了。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舍弃钢铁基地匹兹堡最大工厂的负责人不干,却到西佛吉尼亚州名不见经传的柯塞克镇买下一家小型镀锡厂,当起老板来。所有认识他的人对他的怪诞行为都觉得不可理解,就连柯塞克当地的人也不理解。有人问:"像这些荒凉的小镇适合发展钢铁工业吗?"

威耶信心十足:"对我个人来说,是这样。我想要创造出自己的事业,在现在的工业中心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无力与传统的那一套抗衡。只有在新的土地、新的环境中,才能毫无顾忌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事业的基础。"

威耶头头是道地分析情况,说服当地的人贷款投资。他表面上似乎在做明知不可能的傻事--与美国钢铁公司抗争,但实际上,他是胸有成竹,大智若愚。他早已精明地筹划过:柯塞克远离匹兹堡,正好可以摆脱大公司的干涉、控制,易于发展成长;同时,这里离煤矿很近,可以大大降低燃料费的成本;交通便利,无论水路或铁路运输都很发达。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这里都具备了。

参加会议的人都被他说服了,都愿意倾囊投资。威耶将成立的公司定名为"国际钢铁公司",比美国钢铁公司的名称大了一级,由此也可看出威耶的雄心和信心。

他首先从自己最拿手的镀锡制品做起。镀锡铁皮当时刚刚开始流行,他的产品价廉物美,胜人一头,但由于是人们尚不了解的新产品,因此销路不是很好。威耶以他善于分析的头脑,看准了镀锡制品必将大发展的趋势,继续大量筹资、进料、加班加点生产,增加产品库存。果然不出所料,不到一年时间,随着罐头食品的风行,他的生意迅速发展,为公司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显然,威耶的宏愿和自信都不是盲目的。自信心加上科学的头脑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事业岂有不成功的道理?

威耶充分运用他在大公司学到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在生产、销售各方面随机应变,改革创新。他礼聘一批名重一时的专家,组成研究机构,研究新技术和设备。在不少方面取得了领先的优势。他并且制定了科学考核的制度和办法,改进了管理工作。他终于打破了美国钢铁公司独占天下的局面,将柯塞克建成继匹兹堡后美国第二个钢铁工业中心。

对于一个成功者,我们往往会夸大机遇、幸运等外因的作用。有一个生意人说得很好:"我从不承认我是靠幸运成功的。一条鲸鱼,放在池里会慢慢长大;而一条金鱼,即便是放在大海里,也不会有多大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