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笑忘歌-尔朱英娥传
18328900000026

第26章 不得已

自打那日皇上大张旗鼓送了些赏赐过来,宫中诸人倒也明白雪晴宫并未沦为冷宫,是以所有用度开支还算如常。而由于还在禁足,雪晴宫安静不少,除了偶尔来送些吃穿用度的太监,未见其他人。

高欢的信除了那一次,再也没见过。一切安好。唯一的动荡就是在听说叔父被调离宫外,我和绿冉都很担心是不是那次见面的事情被人发觉,可是等了许久,也没人来兴师问罪。

之后,却是听说叔父已经荣升京城守卫队长一职。我料想我是想多了。

一个月的禁足期已过,虽然犹自忐忑,却依旧依着宫中规矩,去早早拜见了太后和皇后。

一早就听秋叶说,宫中其他嫔妃前日已被太后打发至永宁寺祈福,宫中只有我因为禁足的关系尚在宫中。听罢此消息,心中更为忐忑。

从宣光殿出来,绿冉扶着我,看她目光关切,我以目示意,轻轻点点头。

接近嘉福殿的时候,只见前方一声尖锐的“起”。前方一袭软轿抬起,我看轿顶是枣红色,心中犹疑哪位大臣可以直入后宫,轿经过身前的时候,我伫立一侧, 悄悄往上抬了脸。轿中人眉清目秀,粉白的脸,艳红的唇,神色高傲,我不禁一怔。

待轿子走远,绿冉拉住我衣袖悄声道,“此人是中书舍人郑俨,太后的面首之一。”

我点点头,原来如此,望着嘉福殿的大门皱了皱眉,这太后风流至此,难怪外面流民四起。

绿冉又道,“太后只许郑俨在家中说话,却不许过夜,如今郑俨刚走,太后怕是心情不好,娘娘一定要小心应对。”

我点点头,“若真是如此,太后有别的心思,自然就顾不上我,你且放心。”

得了宫人的通报,进了嘉福殿,却发现太后一脸怒色坐在堂上,堂下一个女子也是满面含怒。给太后行了大礼,“娥嫔参见太后,祝太后万福。”

“起吧。”

“太后!”

两个声音竟是同时响起,我起身,面含犹疑看向那姑娘,这是自入宫以来头一次有人敢对太后如此。

太后抚了抚额头,眼中有了不满,“元翊,你父王真是把你惯的不成样子。这里可是太后宫。不是你广平王府。”

虽是声调重了一点,可却还有安抚之意。我看向那女子,眉目之间和元诩果然有几分相似。早前听说,广平王,清河王都和胡太后交往,位列司空,却没想太后对广平王之女也是如此友好。

“太后!”元翊被太后训斥几句,尤自不依不饶,“那张欢没将皇家颜面放在眼里,太后就这么看着侄女受苦吗?”

“你,”,太后看我几眼,方才冷声说道,“元翊,你要为大局着想。”

“我不管,什么大局不大局,那个张欢当着我的面还和别的姬妾要好,狂妄嚣张,还说若是没有他张家,就没有太后如今的荣宠。”

“放肆!”太后暴喝,手中的红色珊瑚碗应声而落,砸在堂前。那元翊虽被吓得住了口,双目却依旧含着怒火,看样子是个倔强的姑娘。

我施礼道,“太后,气大伤身,公主是无意之语,还望太后保重凤体。”

太后美目闪了几下,余怒未消,望着我对元翊道,“公主确实是小孩子家不懂事,元翊,这是你娥嫔嫂嫂,举止有度,你该跟着她多学习多学习,张欢那若是不想去,你就留在宫中小住几天,我乏了,你们都去吧。”

看样子,太后是不想和这公主再纠缠。见太后已然起身,我忙施礼,“恭送太后,臣妾告退。”

元翊还想在说话,我忙拦住,待太后走后,方温言劝解,“公主,今日太后乏了,时日还长,不如改日再说。”

公主一拂衣袖,“要你管。”转身离去。我猝不及防,被衣袖边缘的棱角抽中脸,那一侧火辣辣的疼,看着公主离去的背影, 抚着脸兀自苦笑,还真是个刁蛮的公主呢。

出了嘉福殿,我和绿冉说了宫中情形,她轻拍心口,开心不已,“还好还好,这公主倒是替娘娘分担了太后的注意力。”

我含笑看向绿冉,之前被叔父勾起的担心,怀疑她是否是父亲所派之人,如今看她对我的紧张关心不像装的,不由的想自己小人之心。

心情也因此而大好,正逢秋高气爽。绿冉见我喜悦, 出言建议,“娘娘,听说御花园种满了各色菊花,此时应该是个赏花的好时节。”

我点点头,“也好,来的时候,正逢牡丹花谢,如今能看见菊花花开也是好的。”

徐徐前行,果然见菊花次第开放,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若桃李。一簇簇,一团团,此刻刚好辰时过半,阳光刚出,在日光照耀下,那菊花竟是闪闪发亮。

绿冉连连赞叹,“娘娘,这菊花真是好看。”

我也是看花了眼,“离骚有一言,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我对屈原走遍大江南北的经历心生敬佩,此刻看到大片的菊花,也是来了灵感,招呼绿冉,“我们采摘一些菊花花瓣,回去泡了水喝。”

“这样?”绿冉虽有犹豫,看我动了手,也是开始采摘,边挑着最好的花瓣,边往前走去。

正走着,听前方传来女子大哭的声音。我抬头看去,见一女子伏在一男子肩上哭泣,我脸色一冷,难不成又是皇帝和潘贵妃。

那男子安慰着怀中女子,声音和缓,“好了,不要再哭了,哥哥一定给你做主。”

那女子边哭便说道,“太后说要我为大局着想,我是懂得的,不就是为了拉拢张家的势力吗,可是我也是一个女子,也渴望被人爱,那张欢,实在欺人太甚。”

我了然,是元翊。只是那男子,从背影看,瘦削挺拔,腰间悬白玉,我想了想,恍然大悟,怪不得如此熟悉,原来是元子攸。

只听元子攸低低叹息,“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我和皇上都知道你的苦楚,你且忍忍,来日必然还你一个公道。”

“来日到底是多久,我还要等多久。”元翊凄楚的哭着。

我示意绿冉悄悄退下,另择其他道路离开。

绿冉也认出都是何人,默不作响,半响还是忍不住叹息,“娘娘,没想到身为公主也有身不由已的时候。”

我点点头,“是啊,那公主也是个苦命的人。”想起自己的遭遇,有了同命相怜的感觉。

只是,连皇帝都身不由已,要受太后牵制,更何况我等之人。

林间冒出一个小太监,吓了我一跳,绿冉随即护在我身前。那小太监趋前一步,“参见娥嫔娘娘,咱家是奉了长乐王之命,来请娥嫔去西林园小坐。”

我脸色不悦,一个王爷又凭什么要皇帝的妃子说坐就坐,那太监仿似猜到我心意般说道,“平原公主痛哭不止,其他娘娘都在永宁寺祈福未归,长乐王尚有要事要处理,又担心公主想不开,特意烦劳娘娘陪陪公主,还请娘娘帮忙。”

我方才了然,这番话说得如此客气又通情达理,我岂有不帮之理,“既是如此,还请公公带路。”

走着走着,我突然想到,这太监是如何知道我在哪条小路上,还是一直有人跟着我?我被这个想打吓了一跳。若是真的,难不成宫中一直有人跟着我。

到了西林园的凉亭中,元翊默默垂泪,趴在凉亭的一角。元子攸面色尴尬的站立一旁,心中是心疼和愤懑。

我刚要参拜,元子攸扶住我,“娘娘莫要见外,我刚才已经看到娘娘在那从菊花后。”

原来如此。

他看看元翊,又对我面带抱歉的说道,“皇上急事召见我,这里,就麻烦娘娘了。”

“长乐王放心,娥嫔一定照顾好公主。”我立马保证。不知怎的,突然对元子攸心生好感,直觉这是一个爽朗没有心机的年轻人。

如我一般的年岁,还要担负宫中许多得压力,为皇帝分忧,照顾妹妹,冲他这份情谊,我也要照顾好公主。就算开解不了公主的心情,有绿冉在,公主也不至于寻了短见去。

“多谢。”元子攸一抱拳,转身匆匆离去。

亭内只剩下元翊,我和绿冉。元翊默不作声的看着亭外,一动不动。我吩咐绿冉,“回宫去拿件披风,在带来些点心吧。”

待绿冉离去。我默默的在凉亭的另一侧坐了下来,元翊不说话,我也不开口。巳时的太阳正暖,亭中背阴,犹自有些阴凉。

“听说皇帝哥哥一次也没召见你。”

我愕然抬头,看向元翊,从侧脸看,她唇边勾起的一抹冷笑。

我点头,“公主说的没错,一次也没有。”也不知怎的,此刻心中竟是没有酸意。

元翊冷笑道,“那岂不是独守活寡,真是可怜。”

我不语。

元翊转头看向我,目光中是怜悯,同情和自怜,“怪不得子攸哥哥让你来照看我,是想让我知道,这宫中还有比我可怜之人呢。”

听她轻笑几声,我方才开口,“公主想错了。”

她不屑的看向我。

我说道,“公主想错了,公主是因为觉得自己可怜,所以觉得别人可怜。可是公主又怎知,别人处在公主的位置上又是否可怜。公主不是我,又怎知我是不快乐的?”

元翊冷哼一声,高傲的抬起头,眼中尽是不屑,“你一个不被宠幸的妃子,只能老死宫中,不可怜难道还很快乐吗?不要装了。”

“是。现在的我很快乐,”我坦然看向元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公主心中想要有夫妻之爱,得不到是以觉得可怜,而我看宫中,还能勇敢的爱人,比起宫中各嫔妃好多了,是以觉得公主活的不错。”

我停顿,看她略有所思,想来她也知道,后宫诸人都被压制,皇帝元诩至今没有一子。我继续说道,“娥嫔虽然不得皇上宠爱,可至少在宫中可保性命无虞,无人和我这样不受宠的嫔妃算计,是以娥嫔家中的父亲母亲可放心。只要想到自己平安,和父母兄弟有相见之日,娥嫔就觉得很开心。”

元翊若有所思,冷色不复刚才那般冷淡。良久,方才叹息道,“你倒是想得开。”她看向我,目光幽幽如秋日深涧,让我不寒而栗,而她确实笑着,笑着和我说,“娥嫔,我敢打赌,你今日之不争,只是因为你还没遇到让你倾心之人,她日,你若为了一个人,有了争斗之心,自会体会到我今日之苦。”

我也目视元翊,“多谢公主好言,娥嫔也望日后能得皇帝垂青。”

彼时的我,终究只觉得,我这一生,是牢牢系在皇帝元诩的身上。却没料想,会如此一波三折,也如元翊所说,起了争夺之心。是不是只有爱一个人,才会全心全意想留住他的心,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