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料事如神
1832900000009

第9章 “腐刑”之下的司马迁

司马迁是汉朝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散文著作。司马迁是在遭到“李陵之祸”、身受“腐刑”的情况下,忍辱负重、艰苦顽强地完成这部伟大著作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司马迁任太史令时,汉武帝有一年派李陵率兵进攻匈奴。开始,李陵的部队连打几个胜仗,深入到了匈奴的国境,士气很旺。皇帝得知后心里很高兴,许多大臣奉承皇帝,说皇帝英明,善于识人、用人。

后来,李陵的部队失利,最后李陵竟战败投降。汉武帝很生气,原来称赞李陵的大臣们又赶忙顺着皇帝的意思大骂李陵无能、不忠。

司马迁与李陵曾同朝任职,共同出入于宫禁之中,平时并没有很深的交往和情谊。但他觉得李陵是有气节的人,孝敬父母,讲究信用,廉洁奉公,在国家危难之际而深入险地,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于是,司马迁爽直地对汉武帝说道:

“陛下,李陵所率领的步兵不满五千人,深入匈奴腹地,而匈奴有八万骑兵。他们连战十余日,杀伤了敌兵一万多,连打几个胜仗。后来匈奴单于征集所有能打仗、射箭的人围攻李陵。李陵是在拼尽全力的情况下才无奈投降的。

“而且我估计,李陵也不是真投降,而是等待有利的时机报效国家。陛下,请您多想一想李陵的功劳,不要杀他的家人吧!”

汉武帝一听,气得火冒三丈,司马迁竟敢指责皇帝,为叛将李陵辩护。立即下令将司马迁关进监狱。后来,又将李陵的母亲和妻子处死,并听信廷尉杜周的谗言,以诬蔑圣上的罪名,给司马迁施行了当时最残酷、最耻辱的“腐刑”。

司马迁受刑出狱后,担任了中书令,他因身体和精神遭受严重的摧残,内心极度苦闷,感到耻辱,曾经痛不欲生。他向自己的好朋友任安表白了自己的苦闷心情,讲述了自己为何能坚持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他在信中写道:

“我的祖先未曾立下封侯拜相的大功,没有免罪的剖符和丹书(皇帝赐给有功之臣的文券,凭此可减免罪行),太史令这一官职,只不过是掌管文史历、为世人所鄙视的职务罢了……现在,即使我伏法受诛,也只是像九头牛身上失去一根毛,和蝼蚁的死亡又有什么不同呢?在别人看来,我是愚蠢,犯了罪才死的。我之所以忍辱偷生,是因为我的志愿没有实现!……”

司马迁没有凭一时悲愤而轻生,他发奋自励,以顽强的毅力和克制精神,完成了《史记》,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