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明辨是非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1833200000009

第9章 平民书记牛玉儒

牛玉儒是内蒙古通辽人,先后担任包头市市长、呼和浩特市委书记、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等职。2004年8月14日因病逝世。牛玉儒从开始担任领导职务时就表示:“我希望自己能和百姓保持亲近、亲密的关系,而不是做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呼和浩特当市委书记一年多,牛玉儒经常步行或自己乘出租车在大街小巷、居民社区等地方“随意走走”,发现了许多与百姓生活有关的问题,也与许多普通市民有过直接的接触。在这些普通百姓眼里,牛玉儒是他们的“平民书记”,是他们感到亲近的“好领导”。

熟悉牛玉儒的人都知道,他平时为人随和、待人宽厚,从不轻易发火,不过他的秘书记得他有三次真的是发火了。第一次是在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前夕,他率相关部门负责人视察城建,当看到几处路段便道因赶工期而出现问题后,他非常生气地批评几个负责人:“与其让老百姓骂我们,不如我骂你们。”第二次是他发现盲道中间有几根电线杆,而且无任何提醒标志,当即生气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不是明摆着害人吗?这盲道还不如不铺。”第三次是正值中午下班时间,牛玉儒的车行至闹区时发生了堵车。下车后看到是因为施工挖开了马路,他当即十分恼火地拨通建设部门的电话:“这不是多大的工程,几个小时就能干完的活儿,为什么不能晚上干?为什么不考虑会给老百姓出行带来不便?”

牛玉儒一方面在关心着城市的建设,对下岗职工的生活他也同样放在心上。他积极为下岗的工人创造再就业机会,当他了解到一些下岗职工想经商,但因为没有启动资金,无法经营时,他当即对呼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要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让那些有经商意愿的职工先把摊位摆起来,等他们赚了钱,再交租金。”看到有些困难居民家里连台电视机也没有时,他与民政部门立即排查,摸清全市看不上电视的贫困户,拿出专项资金购买电视机,除夕之夜,500多户贫困家庭看上了春节晚会。

繁重的工作让牛玉儒病倒了,生病后,他对妻子说:“我对呼市老百姓说的话还没有兑现,我要干的事儿还多着呢。”病房成了他又一个办公室。他让工作人员从市里调出数据、材料和文件,开始在床上办公。电话接连不断,来人不停,谈的全是一项项正在进行的工作。即使如此,牛玉儒仍不满足,他还要回去亲眼看看,亲自跑跑。他先后到北京作了三次化疗,几乎每一次刚刚从化疗的剧烈反应中恢复一点体力,他就打道回呼了。谁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忘我工作的人,其实已病入膏肓,时日不多了。

牛玉儒在任期间,以一腔赤诚如火的激情,为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他胸怀群众、无私奉献,重情重义,以忘我的工作勤政爱民,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尊重。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值得我们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