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1838300000038

第38章 让孩子正视困难和挫折

教子心经

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的培养,而各种困难、失败、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笔很难得的财富。

挫折,就是指当事情的发生并没有让人感到预期的情境与感受时,人们的内心的一种感受。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挫折经验,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对年纪小的孩子来说,当他想要玩某个玩具时,妈妈把玩具收起来;当他想吃零食的时候,妈妈加以阻挠,这些事情都可以导致他的挫折感的形成。年龄小的时候,孩子通常是通过哭闹或是大发脾气的方式来表现。年纪大的一点的孩子和年纪小的孩子的挫折感来源不一样,当他们遇到什么挫折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或是和预期想象的不一样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生气、沮丧等负面的情绪。

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重在培养孩子心理上的抗挫折能力。比如,一些孩子在生活或者学习上受了一点点挫折便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和条件非常优越,真正是在蜜水中泡大的,他们很少体验到挫折,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也缺乏解决挫折的勇气和能力。父母应该明白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平时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的情形,磨炼孩子的意志,使孩子做好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养成一定的抵抗挫折的能力。

西方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小时候很少遭受挫折的人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事事顺心,相反每个人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对待挫折的心态与承受能力。德国著名作家威茨格指出:“世界上最光辉、最宏伟的事业就是使个人站立起来。”如果父母总不让孩子“长大”,总怕他们摔倒而不让他们独立地“站起来”,迷失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父母的爱。

对于孩子来说,挫折的发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既然没有办法避免,那就只有让它发生,只有让孩子学会在面对挫折时的正确对待方法。那么,父母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战胜困难克服挫折呢?

1.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

很多父母都认为,年纪小的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也是弱的,所以对孩子的保护就显得有些过了。父母认为不应该让孩子遭受过多的挫折,这样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父母的这种观念直接影响到了孩子对于挫折的认识和理解。

正确的说,让孩子受点挫折和磨难是对他有好处的。孩子遭受挫折的经历有利于培养现代人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发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丰富孩子的知识,提高他的能力。所以,对于挫折的教育价值,父母应该让他有一个正确地认识,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磨炼意志、提高适应能力的好方法。

当然,如果父母把挫折教育看成是一种吃苦教育,专门让孩子参加一些以吃苦教育为主的夏令营,或者参加一些探险,到边远穷山村去体验的活动等,只能说,这只是一种片面的挫折教育,或者只能说是挫折教育的一个方面。

要让孩子对挫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孩子正确对待各种挫折和不如意,父母可以把自己在事业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告诉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生活的热爱、执著、不怕困难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就是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2.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能独立面对挫折,较好地解决问题,这些就是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美国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是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单独拥有自己的房间,自己活动,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很多美国大学生都是自己去挣钱来交学费的。孩子成家的时候,父母往往也只送上一个祝福,而不像中国父母那样要为儿子买房子,为女儿置办嫁妆等。

父母应该从小就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可以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独立睡眠,让孩子自己吃饭、入厕、穿衣服、整理床铺、收拾玩具等;孩子的年纪稍微大一些,就可以让他打扫房间、替父母买东西等;再大一些,可以要求孩子独立解决问题、自己挣钱来花等。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不要产生分歧,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培养。只有从小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他才可能在生活中成熟起来,提高抗挫折能力。

3.给孩子设定一些挫折障碍

挫折会光临每个人,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在他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苦难、阻碍。如果孩子平时的一切都很顺利,那么,一旦遇到了一些不顺利的事情他们就会感到紧张,从而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在孩子的生活或是学习中安排一些困难,让孩子习惯了面对挫折,当他们一次次地经历挫折之后,他们就会从中找到解决挫折的方法。

在安排挫折的时候,父母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障碍性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增强其韧性,同时又不会超过孩子的心理承受限度。比如说,对于年纪小的孩子,如果孩子想要一种东西,父母可以不用马上拿给他,让他自己动脑筋去想办法,看怎么样才能够拿到。对于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让他参加各种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的艰辛;也可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游戏,在游戏中让他体验到失败和不如意等。

4.鼓励孩子克服挫折

有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反应,他们往往会用逃避的方式来避开那些挫折。想要改变这种现象,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要教育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向挫折发起挑战。当孩子一次次面对困难并且一次次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增添勇气,激起战胜困难的愿望。这样,他们害怕的心理也就会消失,而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这时候孩子会认为自己已经有能力去克服困难了,抗挫折能力也就培养起来了。

5.在孩子失败后,温情地鼓励孩子

可以说,不如意的事情充斥着我们的整个生活,对于孩子来说,家人的温情与支持就是他们信心的来源。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一帆风顺,不要让任何磨难降临到孩子的头上,但是挫折却会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孩子的一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只好把它当作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它。所以,当孩子在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要用温情去温暖孩子受挫的心,对孩子进行引导,避免挫折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5.让孩子懂得合作

现代社会处处充满竞争,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总是敌对的,每个人都有排斥他人的心理。其实,竞争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在竞争之外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有效的合作其实就是互相利用资源,互为弥补不足,以共同获得更大利益的过程。父母要告诉孩子,与别人合作做事,容易克服困难,减少挫折。

一个人的人生注定既有高潮也有低潮,既有峰顶也有低谷,没有谁可以永远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也没有谁永远背时背运,道尽途穷。所有的挫折都会有尽头,只要一个人拼力攀登,就可以更快地到达顶峰;只要一个人主动奋斗,就可以更快地突破逆境。

自立小故事

自食其力

从前,有一个木匠,很勤奋,但他的儿子很懒惰,整天无所事事,就知道睡觉。在木匠有劲干活的年月里,家中生活还过得去,可是当他年迈力衰了,生活就显得十分穷困。

有一次,木匠把老伴叫过来说道:“我们真倒霉,养了个没出息的儿子,是个一无所长的懒汉。要是他再不学着干活,我们的产业就得让他坐吃山空,他自己也得饿死。我和你年老体弱,应当让他挣钱糊口了。从今天起就得着手教他怎样谋生,怎样自食其力。”

母亲很了解自己的儿子,知道他不会赚钱。她很心疼自己的儿子,她给了儿子一个硬币,说:“出去找个地方过一天,晚上回家,把这个钱交给你爹,就说是你自己挣来的。”

儿子依葫芦画瓢地按母亲的意图办了。父亲接过他的钱,在手中挥动了几下,又用鼻子闻了闻,就扔进了壁炉里,开口说道:“这不是你亲手挣的钱。”

次日,母亲又给了儿子一个硬币,嘱咐说:“出去吧,一整日别回来,多跑跑逛逛。晚上回来就疲倦了,这样你爹就信以为真,认为钱确实是你自己挣的了。”

儿子又遵嘱行事,晚间回来,把钱递给了父亲。父亲接过来,又挥动了几下,接着扔进了壁炉里。父亲说:“你又骗我来了,这钱决不是你亲手挣的。”

母亲明白了,溺爱儿子是无济于事的。父亲扔钱时,孩子脸上的肌肉纹丝不动,因为他不知道挣钱是多么艰难。

母亲于是对儿子说道:“你爹是骗不了的,你明白吗?别让他生气啦,找个地方干活去,学点手艺。不管挣几个钱,都要交给你爹。让他知道,你能自食其力。”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儿子走了一星期,不知去向。他帮人干家务,又帮人下地干活。一会儿向这个师傅学手艺,一会儿又向另一个师傅学技术。就这样挣了一把钱,带回家来交给了父亲,满心希望能获得父亲的夸奖。父亲把钱从一只手倒向另一只手,闻了闻,就又把钱扔进了壁炉。

“我不相信这些钱是你挣的。”

儿子感到十分委屈,他一头扑进了壁炉,从灼热的火烬中,一个一个地把珍若珠宝的钱币掏出来,并大声嚷道:“你干什么!为了挣这些钱,我从早到晚干了一星的活,可你拿它们不当玩意,就扔进了炉子里。”

父亲看了看儿子笑了。

“现在我真的相信了,这才是你自己挣的钱,也知道这钱来得不易。别人给的钱,你是毫不可惜的,可为了自己挣的钱,就一头扎进火里去。我再不会为自己的儿子感到羞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