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1838300000046

第46章 让孩子自己缓解压力

教子心经

很多人认为,孩子小没什么压力。其实不然,孩子的压力并不比成人的小。在家庭中,孩子的压力主要是来源于父母,所以,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应该为孩子减压,同时更应该教孩子学会自己减压。

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5年内咨询过儿科心理医生的孩子因社会环境的影响而造成心理疾病的比率从6.8%上升到18.7%,同时发现孩子们受长期压力的影响而出现的症状已与成年人一模一样,他们也会出现心动过速、失眠、忧郁和焦躁不安。

一位妈妈感慨道:“当我每天奔波在外,在充满竞争的环境里打拼的时候,有时压力简直让我喘不过气来。可我没想到的是,孩子那么小,也会有压力。”

那么,孩子最易遭受的压力事件有哪些呢?

看到或听到死亡、车祸、绑架、歹徒勒索等事件。

学业成绩不理想。

老师对我相当失望。

被父母亲打骂。

考试。

功课或作业不会做。

兄弟姊妹与我发生摩擦。

与同学发生摩擦。

空气污染。

同学不守规矩。

孩子承受了压力的表现有哪些呢?

学龄前儿童(3—6岁):紧张、频繁眨眼、啃指甲、易发脾气、长期性打小朋友、改变睡眠习惯、食欲减退、失去自信、闹肚子、经常感冒和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

学龄期(7—12岁):学习成绩突然下降(这是最明显的变化),紧张、烦躁、做噩梦。

青春期(13—18岁):会做出比较剧烈的行为,如酗酒、打架闹事等。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环境日益严峻的当今时代,孩子们也都过早的面临着各种的压力,无论是学龄前儿童还是学生都不同程度这面临着不同方面的压力。

一些从物质贫乏岁月中走过的父母将更多的他们童年不曾得到的玩具、美食、漂亮的衣服……在“心理补偿”的隐约促使下,不断的满足着孩子,认为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哪里会有什么压力。然而殊不知,就在这看似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幸福的童年中,孩子同时也失去了更多父辈童年时随心所欲地玩耍的自由;同时现在都是“双职工”家庭居多,父母与孩子聚少离多,也是孩子失去了许多与父母拥抱、游戏和谈话的机会;而且现代的孩子在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安排下,还要学习许多的特长与技艺,而同时学习成绩也被父母们紧盯着;在幼儿园、学校,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孩子与孩子之间相处的矛盾……这些有形或无形的言语、事件,都可能使孩子产生成长中的压力感。

同时,身处信息社会,孩子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对他们来说有些尚不能理解的事物。比如地球上不断的关于灾难、大气和水污染的报道,使孩子们感到危险、无助和害怕,对任何事情难免有点悲观的态度。

孩子感到压力时,由于他们自身知识经验缺乏,再加之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往往无法条理清楚的表达出来;或因为害羞、内向等原因而不愿表达等,因此常常得不到大人及时的帮助。而孩子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因而常常不能自己解除压力。就这样久而久之,压力长期的积压,或过大而难以排解,孩子就会产生厌食、烦躁、睡眠障碍、抑郁等心理或生理的问题,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

因此作为父母,应主动的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心理的变化等,如发现孩子近期的表现或行为有些异常,如爱说假话、爱打人、故意捣乱、爱哭闹、烦躁等,说明孩子或许正在面临压力。所以父母不能简单的认为这些是孩子品行的问题,就大加“管教”,而应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问题所在,再对症下药。

发现孩子出现某些上述反应时,家长应多与孩子接触和交流,帮助孩子自然地解除压力。比如,可给孩子纸笔,让他随心所欲地画;给孩子一个故事开头,让他续编故事;让孩子提出游戏的内容和玩法,和孩子一起玩;当孩子从梦中惊醒时,安慰他之后,让他说一说都梦见了什么。而且当孩子叙述时,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提建议或下结论。这些活动,可以使家长比较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了解使孩子感到压力的原因,从而帮助孩子减轻或解除压力。

父母除了要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外,最主要的还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学会缓解压力。父母可以把以下这些方法告诉孩子:

运用语言和想象放松。学会幽默:幽默是精神健康的调节剂,学会幽默,以良好的心境应付周围的一切。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的绿茵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分解法。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

尽情发泄:心中的烦恼、忧虑不要积在心中,应设法及时宣泄,想哭就哭。医学心理专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让人类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一读解千愁。在书的世界遨游时,一切忧愁悲伤便付诸脑后,烟消云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

晚餐时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吃辛辣、油炸食物,或是停留在胃中时间较长的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以免增加胃肠的负担。

尽量在晚间11前上床入睡。因为11时到2时这个时间是人体经脉运行至肝、胆,若这个时间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时间久了这两个器官的不健康就会表现在皮肤上,如粗糙、黑斑、青春痘、黑眼圈的问题。而且睡眠不足会影响第二天的听课效率。

勇担责任,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改变学生的厌学消极态度: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不要逃避,知难而进,勇于战胜它。

着眼当前,知足常乐:一方面要集中精力做好当前的工作,不花时间追忆过去。另一方面不要把期望值放得过高,应量力而行,立足现实。

学会休息,劳逸结合.坚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使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分析原因,找出不足,进行弥补。客观、合理地设定自己能力的目标,并对学业上的成功和失败有正确的归因。弄清楚自己的学习能力状况,掌握高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能感和自信心。

穿上称心的旧衣服。穿上一条平时心爱的旧裤子,再套一件宽松衫,你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就会减轻。因为穿了很久的衣服会使人回忆起某一特定时空的感受,并深深地沉浸在缅怀过去如梦般的生活眷恋中,人的情绪也为之高涨起来。与此同时,当人们穿上自己认为非常“顺眼”的衣服,自我感觉良好时,就会重新鼓起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

此外,父母还可以把以下这些有效的小方法告诉孩子:

准备一条冷毛巾,随时擦脸,以助清醒。

脱掉鞋袜,用脚尖走路,走上几分钟,心中的烦恼便会跟着走掉了。

找一位乐观的小伙伴倾诉,发泄一下情绪。

喝一杯酸梅汤或果汁醋,疏通肝气。

闭上眼睛,尽力想身体后面的景物,平衡前后脑的压力。

读你最崇拜人的格言,并认真思考,有镇定的作用。

多赞美及鼓励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责自己。

多看喜剧片,开怀大笑一番。

自己动手做东西,会使你更满足,更快乐,如可以烹饪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延伸阅读

怎样帮孩子缓解考试的压力

可以说,考试升学对于孩子的压力是最大的。每逢学校考试期间,不但孩子在承受应考的压力,家长也在一旁承受着陪考的压力,尤其是中考、高考等关键考试期间,一些家长甚至比孩子还要紧张。压力过大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发挥。因此,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给孩子减压,帮助孩子以最好的状态准备考试,成为每一个父母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何在考试阶段给孩子减压呢?

1.家长要调整自己的期望

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对孩子的杀伤力很大。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或不切实际的期望,若孩子做不到,无形中产生了心里压力。因此,即使有期望,也应该一步一步达成,而不能总是急于求成。

有些家长总是习惯把眼光放在孩子的弱点上,如果孩子数学不行,就一味地要求孩子努力专攻数学,考试前不停的嘱咐一定要及格,甚至期望孩子考到90分。事实上,父母应该协助孩子加强自己的长处。把焦点放在孩子的强项上,如孩子比较强的科目,这样才会有助于孩子减压。

同样是因为有了期望,家长会把孩子跟别人进行比较,这招是“杀手锏”,会把孩子引向错误的人生方向去。从事家长与儿童心里咨询的林明弘说:“家长必须让孩子建立自信,发展出自我人格,走自己的路。”

2.与孩子坐下来好好交谈

找个时间与孩子坐下来好好交谈,是缓解孩子紧张情绪的有效手段。温柔的语调,身体的触摸。传达着父母强有力的“关心”信息,有助于孩子放松身心,建立自信。父母可以把家里的音量调低,关掉电视、电台、讲话轻声细语,或播放一些轻音乐,有助于孩子冷静下来备考。表达对孩子的关心与好意时,父母不能变成唠唠叨叨,否则会产生反效果。不如在旁边观察,通过实际行动表示,如倒一杯水给孩子。无论家长有多紧张,都应该尽量避免在考试期间,与孩子发生情绪上的冲突,增加孩子的压力。

3.将压力变成孩子成长的动力

当孩子面临考试压力时,父母应帮助孩子面对压力。父母在了解了孩子的成因之后,应适时引导,将压力变成孩子成长的动力。多多赞扬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同时要告诉孩子父母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支持他,关爱他,使孩子有勇气、有理由直面压力、克服压力。

4.给孩子一些借鉴

当孩子面临考试压力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给孩子一些借鉴。父母不妨给孩子讲讲自己儿时的故事,说说自己当时遇到这样的“难题”是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说一些趣事、平等的和孩子交流、分享,让孩子知道原来父母也有面临压力和烦恼的时候,知道自己不是特例,而且此时父母的话,最容易被孩子所接受。父母在为孩子树立榜样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克服压力的勇气和信心。

5.和孩子玩游戏

当孩子面临考试压力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互换角色、情景再现的游戏。在了解了孩子压力的成因后,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有所感、有所悟,明白该如何面对压力,处理问题,不失为一种良策。父母和孩子按角色分配,让孩子扮演压力来源的一方面,而父母则扮演面临压力的孩子。父母在面临压力前、压力时、压力后的精彩表现,都会深深的印在孩子的心中,成为孩子今后处理问题的榜样。而且这样的教育形式孩子也很乐意接受。

6.通过调整饮食来减压

通过调整饮食来减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人们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更加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考生应大量摄取诸如草莓、洋葱头、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如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因为胡萝卜能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作用,有助于记忆。香蕉含有血清素,它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

还有,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紧张与疲劳。如经常咀嚼诸如花生、腰果等食品对恢复体能、减轻疲劳是有一定帮助的。而过硬过于油腻的食物,对考生来说则不是理想的食品,因为精神紧张必然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这些食品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反过来会加剧考生的精神紧张。

7.确保孩子作息正常

考试压力过大的孩子可能会在考试期间或者备考期间出现乱发脾气、头痛、发烧、肚子不舒服,甚至失眠等状况。调节孩子身心平衡,让孩子和平时一样吃好睡好,不做恶梦,维持正常作息,孩子才能处于最佳状态。

如果孩子的压力确实过大,那么父母就需要尽力缓解孩子的压力。和孩子一起做运动是个好办法,运动可以发泄压力。适当的运动,能够让孩子的紧绷状态松懈下来。几分钟的深呼吸,十分钟的暖身操,花半个小时去游泳,跑步,到公园散布,都是很好的解压方法。

如果家长的疏导仍不能有效地缓解孩子的压力,那么,就应寻求专家或心理医生的帮助,尽量使孩子的异常反应得到及早纠正,消除压力对孩子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