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儿童教育心理学
18383400000004

第4章 最卓越的教育:培养儿童的社会情感

如何帮助儿童建立社会情感

众所周知,每个孩子有追求卓越的渴望。而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将孩子的这种追求引导到积极和有价值的方向上来,并确保他们获得心理的健康和幸福,而不是心理问题。

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如何区分追求的方向是积极的还是无益的?其标准为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利益。历史上人们公认有成就和有价值的事件几乎都与社会有关联。想想那些伟大、崇高和有价值的壮举,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壮举不仅体现了个人价值,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因而科学合理的教育任务是帮助儿童习得社会意识和集体意识。缺乏社会情感的儿童追求卓越的方向偏离了社会价值,容易成为问题儿童。

社会价值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人们意见不一。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我们可以根据树木所结的果实判断一棵树长得好不好,我们也可以根据行为的结果来判断行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把时间和效果考虑在内。个体行为要符合现实逻辑,顺应社会要求,这是事物价值的普遍标准。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这一标准,结果早晚会水落石出。幸运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时时进行复杂的价值判断。至于社会变迁、政治变革等难以预测结果的事件,其历史社会价值有待时间的检验。

但对于个体而言,我们可以根据行为的结果判断其社会价值如何。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除了绝对真理和逻辑严密的生活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和价值。逻辑严密的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一样有明确的答案,尽管我们并不一定能把答案解出来。对于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我们要根据资料不断对问题进行检验后才知道答案是否正确。遗憾的是,有时检验答案的机会来得太晚,以至于我们失去了改正错误的有利时机。

个体要逻辑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才能认识到自己行为模式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当问题出现时,他们会很惊慌,只想着自己选错了方式而不去解决问题。即使最初的方式是正确的,遇到问题后他们会马上选择其他方式。但是当儿童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他们无法从问题中吸取积极的经验,他们不会明白问题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们有必要教会孩子了解人格的统一性,了解生活的整体连贯性。生活事件如同串在一根线上的珠子,彼此关联。生活并不是由一系列无关的事件堆砌而成。我们不能把事件从整体生活中抽取出来单独进行讨论,我们必须联系过去的事件对它进行解释。当儿童了解这一点后,他就会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误入歧途了。

追求卓越的错误方向一:懒惰行为

在进一步讨论追求卓越的正确方向和错误方向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懒惰。这种行为貌似与个体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相矛盾,不符合追求卓越的观点。我们已经介绍过,个体心理学认为所有儿童都天生具有追求卓越的内部动机。而人们总是指责懒惰的儿童不追求卓越,没有上进心。但如果深入研究,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懒惰的儿童因懒惰所得到的好处可不少。他不用承受他人的期待,即使没什么成就,人们也觉得很正常。他不愿意努力,所以总是漫不经心,非常懒散。但他的懒惰反而吸引了很多关注,因为父母需要时刻对他进行监督。多少孩子千方百计想要获得别人关注,这样我们就明白为何有孩子通过懒惰赢得关注了。

然而,这对懒惰心理的解释还不够完整。孩子之所以采取懒惰的态度,是因为可以缓解目前的困境。他们以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和缺乏成就找借口。很少有人指责儿童没有能力,相反家长们往往会说:“如果他不这么懒的话,有什么是他做不了的?”儿童误以为自己不懒惰就真的可以做任何事情,他为此沾沾自喜。这种说法对于缺乏自信的儿童来说是一剂安慰剂。这是一种变相的表扬,这句话对于儿童和成人来说都相当受用。“如果我不懒的话,有什么我干不了?”这种带有欺骗性的“如果”句式,平复了他们的失败感。有时他们确实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就,但他们会觉得意义非凡,而且因为他们之前一事无成,大人也很看重这些小成就,并对此大加赞赏。但其他表现更加积极和优秀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这么高的认可。

由此可见,懒惰行为隐藏着一种不为人知的手腕。懒惰的儿童就像在走钢丝,因为钢丝下面支着安全网,所以即使他们从钢丝上掉下来也毫发无损。他们受到的批评要比其他孩子温和得多,他们的自尊心受到的伤害也更少。被评价为“懒惰”要比被评价为“缺乏能力”杀伤力弱一些。简而言之,懒惰为缺乏自信的儿童筑起一道屏障,也成了他们逃避问题的借口。

当前的教育方式正好满足懒惰儿童的想法。他们受到的责骂越多,就越能满足他们获得关注的愿望。因为对他的懒惰不放心,父母会时时监督他,别人只顾责骂他的懒惰而忽视了他的能力问题,这正合他意。惩罚的作用跟责骂相似,儿童成功吸引了大人的关注,而且使别人的注意力从能力问题转移到懒惰问题上来。如果教师期待惩罚可以改善儿童的行为,那他们只会失望。再严厉的惩罚也不能使懒惰的孩子变勤奋。

如果个体行为发生了改变,这可能是因为环境发生了改变。例如儿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是因为新来的教师没那么严厉,会尽量理解他,与他真诚交谈,并给他带来新的勇气,而不是打击他所剩无几的信心。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个体可能突然由懒惰变为积极。所以有些儿童在入学第一年非常消极,但是换了一个新环境后变得非常勤奋,这是因为外在环境改变了。

有些儿童没有采取懒惰的方式,而是通过装病来逃避学业任务。有些儿童在考试的时候精神高度紧张,因为他们觉得教师会因此多给他们一些关照。喜欢哭闹的孩子也有同样的心理,哭闹和精神紧张都是获得特权的手段。

追求卓越的错误方向二:口吃行为

有着口吃等缺陷的孩子也希望借自身缺陷获得额外的关注。经常接触幼儿的人会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刚学会说话时都有轻微的口吃。语言发展的快慢受制于诸多因素,首要因素是儿童社会情感的强度。善于交际、有交往意识的儿童比逃避社交的儿童更容易学会说话。有些儿童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例如被过度溺爱的儿童在说出自己的需求前,大人已经猜到并满足了他的愿望,而这种无微不至的体贴是聋哑儿童才需要的。如果儿童四五岁还不会说话,父母会担心他可能是个聋哑儿童;但听觉测验结果显示孩子的听力没有问题,这排除了聋哑的可能;进而观察发现儿童实际上生活在一个不需要语言的环境中。他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任何东西,父母会把这些东西准备好递到他手里,所以他根本不需要开口说话,自然会比较晚才学会说话。

语言是儿童追求卓越及追求方向的体现,他必须用语言来取悦家人或者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如果儿童无法做到以上两点,说明他的语言发展出现了困难。

儿童还容易出现其他方面的语言缺陷,例如发r、k、s等辅音比较困难,但这些语言缺陷都是可以矫正的。所以如果儿童成年后依然口吃、大舌头或者说话不清楚,我们要留意是否存在心理因素。

儿童长大后一般都不会口吃,只有一小部分儿童需要接受治疗。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13岁男孩的案例中了解他的治疗过程。男孩从6岁开始接受医生的治疗,治疗持续了一年但是没有效果。接着治疗停滞一年。第三年又有另一位医生为他治疗,症状依然没有改善。第四年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第五年的前两个月,他被托付给一位纠正语言的医生,结果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后来,他被送到一家专门治疗语言缺陷的机构,治疗持续了两个月,效果还不错,但6个月后他的病情又复发了。

接下来的8个月,男孩被交到另一位纠正语言的医生手里,这次依然没有任何改善。后来又请了一位医生,治疗再次失败。在第二年的夏天里,他的情况有所改善,但在假期结束时,他又恢复了原来的说话方式。

上述大部分的治疗方法是让男孩大声朗读、慢速说话和多练习。有人认为一定程度的兴奋可以暂时改善病情,但病情仍会复发。此外,男孩除了曾经从二楼摔下来导致脑震荡,他没有任何器质性缺陷。

一位教过男孩一年的教师觉得他是“一个有教养、勤奋的小伙子,容易脸红,有点急躁”。教师说,男孩学得最吃力的科目是法语和地理。考试时他会异常紧张。他特别喜欢体操等体育运动,也喜欢技术类的工作。他没有表现出任何领导者特征,与同学相处融洽,但时常和弟弟吵架。他的左手更灵活,右脸在一年前曾经发生面瘫。

在家庭环境方面,他的父亲是位商人,非常神经质而且经常因为男孩口吃对他进行严厉批评。尽管如此,男孩还是更怕他的母亲。家里有一位家庭教师管着他,因而他很少有机会离开家,他非常渴望自由。他觉得母亲不够公平,在他看来母亲更喜欢弟弟。

基于这些事实,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解释:只要男孩与人接触就会紧张,其表现是容易脸红,这和他的口吃有关。即使他喜欢的教师也无法缓解他的口吃,因为他的口吃已经成为一种机械化的动作,并内化为他的行为模式。

造成口吃的原因不是外界环境,而是口吃者感知环境的方式。他的急躁有着重要的心理意义。他其实并不是被动消极的孩子,他也渴望追求卓越。急躁和其他软弱个性一样,是追求他人肯定和追求卓越的表现。他只与弟弟吵架,这再次证明了他丧失了信心和勇气。考试前会特别紧张是因为他害怕失败,感觉自己不如别人。他的自卑感严重,因而他通过错误、消极的方式追求卓越。

因为家里的各种不愉快,男孩更乐意去学校上学。在家里,弟弟是家庭关注的焦点。男孩口吃的原因不可能是器质性伤害或者受到惊吓,而是因为他丧失了信心和勇气。弟弟的出现使得他的家庭排行发生了变化,让他从家庭焦点的位置上跌落,这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除了口吃,男孩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他在8岁前一直遗尿(尿床),这一症状一般只出现在受尽宠爱后遭受“罢免”的孩子身上。尿床说明男孩在晚上也想吸引母亲的关注,他无法接受被冷落。

他的口吃是能够治愈的,我们需要鼓励和教育他学会独立,要他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以重获自信。

儿童会借不良行为获得关注

关于口吃,我们还有很多没有交代的地方,例如口吃者在紧张时会出现很反常的表现,的确不少口吃者生气或者骂人时丝毫不口吃;而成年的口吃者在背诵或者谈恋爱时,交流也不出差错。这些事实表明影响口吃的因素在于他们与人的关系。特别在他们与别人相遇,需要与对方建立关系或者进行沟通时,他们就会感到紧张。

如果儿童学说话很顺利,人们很少觉察他在说话上取得的进步;但如果儿童在说话上遇到困难,家里的人会把其他事情放下,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口吃者的身上。因为受到过度的关注,他反而用力过猛,太想把话说好反而适得其反。他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表达,但说话正常的儿童不会这样。对于可以自动化输出的功能,如果我们加以刻意的控制,反而限制了功能的正常发挥。迈林克(Meyrink)写了一个童话故事——《蟾蜍的逃脱》(The Flight of the Toad),里面有个很好的例子。故事中的蟾蜍遇到了千足虫,蟾蜍马上开始赞美千足虫的神奇构造。蟾蜍问:“你能告诉我吗?这么多腿你先迈哪一条?剩下的999条腿是按照什么顺序移动的?”这条千足虫开始认真思索,并观察自己的腿怎么移动。当它试图进行有意识控制时,它感觉毫无头绪,一条腿都迈不动了。

虽然在生活中有意识的控制很重要,但试图对每种行为都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则百害无一利。特别在创作舞台艺术作品时,表演者必须自动化输出舞台表演所需的身体动作,才会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口吃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未来发展,即使有家长的同情和帮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也要面对口吃带来的诸多问题。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个体选择逃避,不努力想办法改善现状。口吃者和他们的父母都对未来没有信心。特别是口吃者自己,他满足于依赖别人,通过口吃这一缺陷获得关注和照顾,希望将缺陷转化为优势。

缺陷成为优势的例子经常出现,巴尔扎克的小说里就有例证。在他的故事里,两位商人都想在交易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当他们正在讨价还价的时候,有一位商人开始口吃。另一位商人意识到对方是在利用口吃赢得思考的时间。他迅速思考对策,开始假装耳聋,什么也听不见。口吃的商人竭尽全力让对方听见他说的话,逐渐落了下风。他们又变得势均力敌,重新建立了平衡。

我们应该善待口吃者,尽管他们将口吃作为一种手段,以此赢得时间或者让别人等待。我们应该鼓励口吃的儿童,温柔地对待他们。只有通过友善的启迪和鼓励,我们才能成功矫正他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