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127

第127章 颜真卿端庄雄伟,刚劲多姿,承前启后,独创一家

颜真卿(708—784)唐朝书法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清臣。开元进士。安史乱时,在平原(今山东平原)抗拒叛军,奉为盟主。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后为朝廷招抚军阀李希烈。被杀害。其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学张旭,正楷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世称“颜体”。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颜真卿是中国古代的大书法家,也是一位颇有气节、执持正义的官员。他的字别树一格,一千多年来为人们模仿不绝。早年毛泽东就喜欢读颜真卿的碑帖。在延安时期,他窑洞里收藏有一册编集唐人临摹王羲之字和颜真卿字的《晋唐小楷字帖》,经常翻阅,爱不释手。毛泽东的字虽然未循颜体,但与颜体的刚劲挺拔、大气磅礴却是相通的。

1946年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民众送“人民救星”匾后,曾与书写此匾的延安市商会文书毕仲辉共同谈论过中国的书法艺术,其中特别谈到了颜真卿的楷书。毛泽东说: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如从文字发展史上看,汉字书体经过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发展过程,迄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论其流派,即同一书体又有多种体式,如楷书中,有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唐驼各家。加之浩如烟海的碑刻、法帖,又都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书法风貌。毛泽东接着高度赞扬了颜真卿,说:书法家在我国并不限于文人,武将亦不少,如张飞、岳飞等;文武双全者尤多,如唐代的颜真卿,他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被推举为盟主。他曾说:用笔要像折金钗一样有用。

建国后,毛泽东有了自己的图书室,他收藏有不少颜真卿碑帖,每逢外出,在指定所携带的书籍、字帖里,不少是颜真卿字帖。如1960年他在杭州刘庄,常用常读的字帖里就有一册《颜鲁公字帖》。颜鲁公即颜真卿,因封鲁郡公,故有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