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147

第147章 曾巩北宋一灯传作者,南丰两字属先生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字子固。嘉祜进士。历任知齐、襄、洪诸州,多有政绩,散文含蓄典重,雍容平易,有多篇传世佳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

毛泽东爱读古代中国文学,他对“唐宋八大家”每个大家的生平和作品都相当熟悉,曾巩名列“唐宋八大家”,毛泽东对曾巩有较高的评价。

1952年10月,毛泽东在济南视察时和罗瑞卿、许世友等闲谈了济南城从古代到明清的沿革。毛泽东如数家珍,纵谈了几千年济南城市由来和变迁的历史,中间说到了两个地方官,一个是东汉末年的“曹操曾任济南相”。另一个就是曾巩。毛泽东说:“隋文帝时,济南改为齐州,不久又改回来,唐朝济南属于济南道。宋朝把政区分为路,济南属京东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出任齐州知州,对城市建设有过卓越贡献。”(杨庆旺《毛泽东指点江山》第1147页)翌日,毛泽东在参观南丰祠即曾巩祠时又对曾巩在济南的政绩作了介绍,他说:南丰先生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任齐州太守期间,剪除豪强,倡修水利,人民为纪念他而建祠祭祀。曾巩不同意王安石变法,曾批评王安石“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虽然对变法持异议,但不守旧,不固步自封,所以散文常蕴含有“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这大概也是为毛泽东赞许的一个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