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211

第211章 陈宝箴开化民智,启一省风气之先;鼓吹革新,创各地变法之最

陈宝箴(1831—1900)清朝大臣。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字右铭。早年在江西办团练,对付太平天国。1894年,任湖南巡抚。在任期间,支持戊戌变法,为全国所有督抚大员中唯一支持新法者。变法失败后,革职,后被秘密赐死。

近代湖南,俊星飞驰,人才辈出,是维新改革志士非常活跃的地区。当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是全国所有督抚中唯一支持维新派的封疆大吏。他对湖南的风气大开,功不可没。

毛泽东对陈宝箴是相当赞许的。1919年8月,他在《湘江评论》第四号《本会总记》中说:

“湖南之有学校,应推原戊戌春季的时务学堂。时务以短促的寿命,却养成了若干勇敢有为的青年,唐才常汉口一役,时务学生之死难者颇不乏人。此时的学校,大都以鼓吹革命为校风,学生竞研究所谓经世的学问,抵掌讨论的,不外国事如何腐败,满政府如何推翻,怎样进兵,怎样建设,种种问题。明德继起,校旨相同;光绪末年的明德学生,在省城学生界,颇具时誉。大抵当时的学生,好干事,不怕死,是他们的特色。反抗官厅,不服压制,是他们外发的表征。陈宝箴巡抚湖南,以开发湖南自任,时务等校之得以建立,陈氏实其元勋。戊戌政变,陈宝箴走,谭嗣同死,梁启超逃,熊希龄革掉翰林,康圣人的著书,一大堆在小吴门外校场坪聚烧了。于是而时务学堂倒了。(《毛泽东早期文稿》643—644页)

短短三百字,毛泽东扼要讲述了陈宝箴在湖南办新学的功绩。他的评价是公允的。

1950年,毛泽东在某次宴会上说起陈宝箴任湖南巡抚时锐意推行新政。他说,丁酉戊戌间,陈宝箴保荐康有为,又大集青年豪杰之士,仿西法建矿产、轮船、电报、铁路等事业作新政的基础。同时办各类新式堂校、《湘学报》,更创立南学会研究变法理论和推行方案,与北京的保国会相呼应,业绩灿然,冠于各省。当然被全国侧目,更被湖南的顽固派王先谦、叶德辉之流指斥为“无父无君之乱党”了。毛泽东接着又说,他就读的湖南第一师范就是这位维新派巡抚办的。可见他对陈宝箴的赞许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