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236

第236章 能使人聪明——毛泽东谈《三国演义》

毛泽东好读《三国演义》。成都武侯祠谭良啸研究员说,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期间,来武侯祠参观。他问讲解员,你知道诸葛亮一生坐过几次车,骑了几次马?这说明他读三国很仔细,为人所忽视的细节,往往也引起他的注意。毛泽东一生都爱读《三国演义》。

少年毛泽东,就被同学公认为“三国故事大王”

据有关书刊记录,毛泽东是1906年接触《三国演义》的。他少年时代就是韶山村公认的“三国迷”。他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手不释卷。1910年,在赴东山学堂读书时,就携带这两部书。讲起三国头头是道,对答如流,因此被同学公认为“三国故事大王”。后来在湖南师范读书时,还与蔡和森、萧子升并称是“三个豪杰”。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毛泽东接触了《三国志》。从此,他在论述和讲演里,也经常将它和《三国演义》渗合引用,寻章摘句,挥斥方遒。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成习惯。井冈山时期,他想起《三国演义》,当从茶陵谭延闽家找到一部《三国演义》时,欣喜欲狂,他说: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因为爱读《三国演义》,长征行军中途,他还让警卫员去找书,以致引起误会,闹出取来“三锅”的笑话。建国后,毛泽东又多次读《三国演义》。他也不放过他人研究三国的成果。五十年代末,在《北京晚报》读了作家吴组缃的《关于(三国演义)(三)》,就嘱咐秘书去找前载的两篇。民谚称老不读三国,但在七十年代,毛泽东患老年性白内障,仍然读《三国演义》,经常在书房翻阅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有平装的,也有线装的;也读有关三国的史传,如《晋书》的《羊祜传》、《杜预传》。有记载文字佐证,毛泽东至少读了七十年的《三国演义》。

《三国志》读得稍迟些,但毛泽东也爱读并熟悉之。毛泽东曾说:《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史书,二者不可等同视之。若说生动形象,当然要推演义;若论真实性,就是更接近历史真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不如陈寿的《三国志》啰!他举例说明:比如,旧戏里诸葛亮是须生,而周瑜是小生,显然诸葛亮比周瑜年纪大。这可能是来源于演义,而在《三国志》上记载周瑜死时三十七岁,那时诸葛亮才三十岁,即比周瑜小七岁。1958年11月20日,毛泽东在湖北武昌东湖,很有兴趣地对李井泉、柯庆施等说:今天找你们来谈谈陈寿的《三国志》。他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虽然是两部不同类别和不同文体的著作,但从内容上来说,这两部著作具有密切的关系。你们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注意了没有,这两本书对曹操的评价是不同的。《三国演义》是把曹操看作奸臣描写的;而《三国志》是把曹操看作历史上正面人物来叙述的,而且说曹操是天下大乱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可是因为《三国演义》又通俗又生动,所以看的人多,加上旧戏上演三国戏都是按《三国演义》为蓝本编造的,所以曹操在旧戏舞台上就是一个白脸奸臣。毛泽东还经常用《三国志》印证《三国演义》,使《三国演义》对人进行说理和教育增强真实感;也习惯用《三国演义》解释《三国志》,使史事栩栩如生有可信处,两者互补,相得益彰,并展开思维将三国人事穿插在报告、文章中,对人进行说明和教育。古今中外,还没有人像毛泽东那样善于运用三国故事,赋以三国故事以时代的含义,传播深邃的哲理。

《三国演义》至少要看三遍,你读了它,就可以算半个中国人了

三国故事汇集了中国农耕社会几千年的智慧,写了各种善恶观,也写了各路人马的众生相和以他们为载体的文化道德观。它也是构架人际语言思维、民族情感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毛泽东给《三国演义》以最恰当、正确的评价。他说读《三国演义》这类书,能使人聪明,能对社会了解多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强分析能力。1938年,毛泽东对贺龙、徐海东说:《三国演义》、《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二十年后,他又反复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做一个中国人,这些书不看是不行的。”又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这三部书,不看它三遍太遗憾了”;“《三国演义》、《水浒》,这些好书,至少要读它三遍”。1942年,还向全党发出号召:做干部工作的同志,要看《三国演义》和《水浒》。延安和晋、冀、鲁、豫等解放区为此都先后出版了《三国演义》。解放区的许多干部都读过《三国演义》。据说,皮定均将军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刘伯承送给他的。石印的麻纸本《三国演义》。后来这部《三国演义》一直跟着他,直到中原突围后还带在身边。

毛泽东还指导高级将领和普通战士怎样读《三国演义》。他说:不要去注意那些演义式的描写,而要研究故事里的辩证法。他多次借用刘备所说的与诸葛亮间鱼水关系,水可以没有鱼,鱼不可以没有水。还常引用有辩证内涵的《三国演义》文字,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并说:《三国演义》很有意思,你看看人家是怎么打仗,怎样布置兵力的。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的谈论,言简意赅,他常用人们熟悉的三国人和事作比喻,提高被教育者的认同感,如以刘备彝陵之败谈统一战线重要;说:张飞在古城相会时,怀疑关云长,是有高度的原则,以说明审干的重要;用“少讲‘过五关斩六将’”,开导赴越的韦国清等;讲对孟获诸葛亮能七擒七纵,我们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来说明做少数民族工作的方法。用张松献地图故事比喻汪精卫之流卖国求荣,用诸葛亮柴桑口吊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谈参加欧安会赴联合国……

以往封建史家的笔法是以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为原则的。《三国演义》里的好人坏人,通常以对“汉室”与否而界定。毛泽东对此并不认同,他以历史唯物辨证为依据来评价三国人物。他说: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他指的是三国创建人曹操、刘备、孙权和他们的文臣武将。其涉及面之广,见诸笔者在《毛泽东与三国演义》(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初版)所录毛泽东谈三国人物二百多条目,先后谈及有七十几个三国人物。如作定量分析,其中提及姓名较多的有:曹操50条;诸葛亮57条;关羽21条;刘备16条;张飞15条;孙权15条;周瑜12条。

毛泽东尤其高度评价曹操,他赞同鲁迅的观点,“总是非常佩服他”。因此,为曹操翻案成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史学界的一大热点。毛泽东多次称赞曹操,肯定他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在北戴河高歌《观沧海》时,写下了《浪淘沙》,在此前后,还以如椽大笔,抄写《龟虽寿》乐府,分别赠与正在养病的林彪和胡乔木。在文学史圈子里,曹操也翻了身。原先钟嵘《诗品》,把他的乐府名列下品,由于毛泽东称赞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直抒胸臆,豁达通脱”,也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曹诗的文学价值。

对诸葛亮,毛泽东也予以肯定。他多次引用有关“三个臭皮匠”谚语,唱《借东风》、《空城计》等诸葛亮京剧折子戏,更多的是讲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1950年,他对董其武说:你看过《三国演义》吧?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诸葛亮与刘备的鱼水关系和七擒孟获故事,毛泽东经常提及,他从民族情感和伦理规范相融合的视角加以解剖和演绎,以其独具的政治思维特色,赋予三国的故事和人物以再新的含义,并以此为例,教育干部群众。

《三国志》不错,看起来很有意思

《三国志》是毛泽东爱读的一部史书。五十年代后期,他读了现代学者卢弼的《三国志集解》。卢弼是三国研究考证大家,他所撰的《三国志集解》,多为史家奉为圭臬。毛泽东非常喜爱它,读了又读,写有很多精采的眉批;但他从不迷信权威,经常对《三国志集解》进行发难、指责和批评。

1958年提倡大跃进的非常年代里,毛泽东向干部推荐《三国志》的四篇列传。其中《张鲁传》,他反复地读了几遍,在郑州会议上谈了一通,其中一个月后就此传写长达千字的按语;第二天,又重新写了按语,说五斗米道“吃饭不要钱”,“近乎政社合一,劳武结合”。它作为文件发给高级干部。他要干部读《刘哗传》,“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哗。”他介绍读《郭嘉传》,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做事要多谋。”此人足智多谋,协助曹操南征北伐,策谋帷幄,出了许多好主意,值得我们学习。他十分赞赏“吕蒙勇而有谋”,由此提倡读《吕蒙传》,说:“现在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文化的,他们不可不读《三国志·吕蒙传》。”七十年代,他又号召读《吕蒙传》,“文化不高的也可学文化”。

毛泽东常说:《三国志》不错,看起来很有意思。他常用《三国志》的史传,开导干部。有次,他与王震谈《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陈寿评论关羽、张飞两句话:“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惜小人”,即以此勉励,“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毛泽东晚年,对《三国志》的兴趣,方兴未艾。当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据毛泽东意图和指示点校、注释和印刷“大字本”,其中选自《三国志》的,就有《吕蒙传》、《夏侯渊传》、《张辽传》、《徐晃传》等。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撰的,但很多处过于简略,一百多年后有裴松之其人为之作了注释,考证和补充了大量史料。毛泽东很称赞裴松之注,此处可参见正编《裴松之》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