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039

第39章 陈胜吴广谒令秦失鹿,首为汉驱鱼

陈胜(?—前208)吴广(?—前208)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前209),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发动戍卒九百人揭竿起义。连战连胜,在陈(今河南淮阳)建国张楚。后为秦军击败。两人先后为部下所害。

1970年8月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发表《我的一点意见》,在批判天才史观时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天才,不符合事实嘛。中国有陈胜、吴广,有洪秀全、孙中山,怎么能说几千年才出一个呢?在毛泽东看来,陈胜、吴广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天才人物。“更陈王奋起挥黄钺”(《贺新郎·读史》),毛泽东写的这句词,充分洋溢着对陈胜、吴广的赞美之情。

毛泽东经常高度评价陈胜、吴广。一次对身边工作人员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抗秦的暴政,完全是正义的。这次战争掀起了我国封建社会中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的序幕。”(张树德《毛泽东与中国古典军事典籍》,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77页)1952年10月,在徐州九里山古战场,他向陪同人员介绍了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说:陈胜、吴广西进起初顺利,当打到离咸阳不远的戏(今陕西临潼)时,被章邯打败。1972年7月,在与京剧演员李炳淑谈安徽历史时说,安徽历史上出过一些名人,比如揭竿起义的陈胜、吴广。

毛泽东赞美陈胜、吴广,同时也要人们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1950年9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接见全国劳动模范代表时,遇见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一位绰号叫“罗瞎子”的乡长。“罗瞎子”是他未当乡长前的绰号。毛泽东和他谈了陈胜的故事:陈胜你知道吗?噢,不知道。我告诉你,他是第一位农民起义的领导。他打了几个胜仗,称上了王,就骄傲了,忘了自己共过患难的父老兄弟。《史记》这本历史书里说,陈胜称王以后,家乡的父老去找他,因为在殿上叫了他的小名,他就恼羞成怒,甚至杀害了共过患难的兄弟。当“罗瞎子”说到自己当了乡长仍要人家这样称呼他时,毛泽东称赞道:你刚才说得好,叫不叫得“罗瞎子”,能看出你有没有官架子。“苟富贵,毋相忘!”就是日后革命成功了,我们也不能像陈胜那样忘了自己共过患难的父老兄弟。“罗瞎子”听了,对毛泽东说:要是革命成功了,你管天下,我该怎么称呼你呢?毛泽东回答:那你照样喊我老毛就是。

五十年代,毛泽东再读《史记·陈涉世家》时对陈胜、吴广的失败作了精辟的分析。他在眉批里指出:陈胜、吴广有“两误”:“一误”是他们功成忘本,杀了旧时的伙伴,脱离了本阶级的群众;“二误”是他们用人不当,偏听偏信,脱离了共过患难的干部,其结果是众叛亲离。(《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