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047

第47章 陈平周勃丞相奇计,绛侯英武,安刘灭吕,功莫大焉

陈平(?—前178)西汉初大臣。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秦末农民战争时,原隶项羽,后归刘邦,任护军中尉。在楚汉战争中屡出奇计,为刘邦信任,封曲逆侯。惠帝、吕后时任丞相。吕后死,他与周勃定计,谋杀吕氏,迎立文帝。

周勃(?—前169)西汉初大臣。沛(今江苏沛县)人。随刘邦作战,有功,封绛侯。吕后时,任太尉。吕后死,与陈平合谋,尽诛吕氏,立刘恒为帝(汉文帝)。

毛泽东喜欢谈论刘邦的文武大臣,其中有陈平和周勃。陈平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与张良并称为“良平”。他原是项羽的人,后来投奔刘邦。刘邦摒除谗言,对他很信任,1963年10月,毛泽东在天津在与华北局、河北省和天津市负责人谈话时就提到了陈平:周处除三害,人是可以觉悟的。陈平是贪污犯,汉高祖给他钱,他不记帐。后来做了宰相,除吕保刘。可见人有错误是可以改的。1965年8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听取关于诱敌深入的备战方案汇报时即兴谈起自己的读史感受:我最近研究历史,古今中外,凡是诱敌深入的,就把敌人歼灭了;凡是开始打了胜仗,兴高采烈,深入敌境,就打败仗。又说:刘邦也是轻敌冒进,被打得大败,差一点被敌人捉住。一次是孤军深入平城(山西大同),被匈奴单于包围了七天,弹尽粮绝,后来用陈平之计,才冲出来。毛泽东称赞了陈平在关键时刻,所出的计策。

和陈平一起“除吕保刘”的,有周勃。1937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初见来自白区的彭真,当彭真说是山西侯马村人时,他说:侯马是一个好地方,春秋晋国在那里建都,汉朝周勃封绛侯于此。毛泽东晚年多次谈及周勃。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许世友说:你就知道打仗。你以后搞点文学吧。“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你能看点《红楼梦》吗?要看五遍。《水浒》不反皇帝,专门反贪官,后来接受了招安。“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说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少文。接着毛泽东对与会者说:汉朝有个周勃,是苏北沛县人,他厚重少文。《汉书》上有《周勃传》,你们看看嘛!“绛灌”、“随陆”是指四个人。“绛”,刘邦封周勃为绛侯,故有此称;“灌”,颖阴侯灌婴,也是与周勃随刘邦起兵的将军;“随”即随何;“陆”即陆贾,都是有文才兼有口才的大臣。这句话出自《晋书·刘元海载记》,原文是“常鄙随陆无武,绛灌无文”,毛泽东在引用时,把“鄙”字改成了“恨”字。那次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还对许世友说:你就当周勃嘛!你去读《红楼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