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061

第61章 梁鸿垂世文章宁在多?世问唯有《五噫歌》

梁鸿东汉初隐士。扶风平陵(今陕西成阳西北)人。字伯鸾。太学生,学问渊博,但不愿做官。出关过洛阳作《五噫歌》,对统治者所营建的侈丽宫室有所讽刺。后与妻孟光隐居吴地(今江苏无锡)。夫妇相敬,传为美谈。

五十年代,毛泽东在很多场合提到了梁鸿。1957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八届三中全会上讲话,当谈到“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时,举了七个中外历史人物例子,他们是:萧楚女、齐白石、玄奘、惠能、高尔基、富兰克林,还有一个就是梁鸿。

1959年3月,毛泽东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就人要有志气,不要仰仗他人,举了梁鸿“余热不因人”的故事:我们穷人,就是不要靠揩别人的油来过活。东汉有个梁鸿,“举案齐眉”就是讲他的故事。他有老婆叫孟光,他们穷得要死,给人舂米度日。有一个人对他说:“我这里有火,你用它来烧饭吧”他说:“我小子鸿,不因人热也。”你有热。我不沾光。梁鸿这个人后来到了无锡,成了经学家。这个人是硬汉。我看现在穷队到穷管理还要立这个志气。要自力更生,要有这个志向。毛泽东很注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也曾与自己的孩子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讲过梁鸿的故事。1959年6月的一天,毛泽东刚起床,与秘书林克又谈及梁鸿不因人热的故事。他说:…不因人热’,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梁鸿,东汉人,少孤家贫,经常独坐,不与人同食,别人先做饭,做毕招呼他说:锅还是热的,快煮饭呢!可他却说:我不用别人的热锅。熄灭灶火,自己重新燃薪做饭。”又说:过去和孩子们谈过这个故事,但他们年幼,没有留下印象。(李林达《情满西湖》第157页)激励他做人要有志气,不人云亦云,要有独立的主体人格,靠自己艰苦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