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096

第96章 鸠摩罗什佛法无边,大彻大悟;译经,有阿弥陀

鸠摩罗什(344—413)后秦僧人。原籍天竺(印度),生于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七岁出家。初学小乘,后学大乘。为后秦帝姚兴奉为国师,与弟子八百余人校译《法华经》、《金刚经》、《大品般若经》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鸠摩罗什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大佛学家。东晋末年,他从西域来到长安,受到后秦皇帝姚兴的礼遇。译了多部佛经,其中最有影响、传播颇广的一部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金刚经》记录了释迦牟尼与须菩提的谈话和答问,言简意赅,微言大义。毛泽东对鸠摩罗什译《金刚经》有相当高的评价。1959年10月,他在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读书班的一次讨论时说:“东晋时西域龟兹国的鸠摩罗什来到西安,住了十二年,死在西安。中国大乘佛教的传播,他有功劳。汉译本《金刚经》就是他译的。”[陈晋《毛泽东之魂》(修订本)第300页]

毛泽东博学,也读佛经。他在辛亥革命不久,即1912年冬或1913年春,就初步接触了鸠摩罗什。1961年1月22日,毛泽东在和班禅·额尔德尼谈话时,向他请教藏文的诸佛经。他说:“《金刚经》很值得一看,我也想研究一下佛学,有机会你给我讲讲吧。”(同上,第302页)毛泽东曾仔细阅读《金刚经》,还就几家《金刚经》的译本作比较研究。1964年2月的春节教育座谈会上,他就说:佛经那么多,谁能读得完?唐玄奘翻译的解释《金刚经》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到一千字,比较好读。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那么长,就很难读完了。毛泽东对鸠摩罗什做过一番研究。他很赞同鸠摩罗什的某些言论。1975年6月,毛泽东在与某国共产党领导人谈话时说:“不要完全照抄中国。”接着他又以说佛经为例,指出:“什法师云:‘学我者病’。什法师叫鸠摩罗什。是南北朝人。他是外国人,会讲中国话,翻译了许多佛经。要自己想一想。马克思说,他们的学说只是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自己说的。中国有个学者叫严复,他引了什法师的话,在他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上面说的。”[《毛泽东之魂》(修订本)第3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