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谁是你心中的唯一
1846600000031

第31章 分华东地区[95](14)

山东农业大学:其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林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并入山东大学农学院、齐鲁大学农业专科、金陵大学园艺系、南京大学园艺系果树组;1958年迁至泰安,并入山东林学院、山东畜牧兽医学院、泰安农业专科学校、泰安水利学校;1983年更名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并入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山东省林业学校。坐落在雄伟壮丽、驰名中外的泰山脚下,环境优美舒适。在全国农业类院校跻身前10强。主要学科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蔬菜学、小麦改良研究、谷物品质检测等。蔬菜学的实力为全国首屈一指。

[联接]占地5314亩。藏书115万册。

设18个学院、3个教学部、44个本科专业。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1个硕士点。

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开放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1个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有职工2376人,专任教师103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71人,教授178人,副教授34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贴人员83人,山东省拔尖人才25人。有在校生21630人,其中研究生1516人。

山东师范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1950年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原齐鲁大学的物理、化学、生物3系并入;1981年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以“弘德明志、博学笃行”为校训。为全国师范类大学的前15强之一。强势学科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世界史、人文地理、原子与分子物理、教育学原理、应用数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该校还编辑出版由国家科技部主管、全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刊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联接]占地面积1200多亩。藏书近200万册。

设17个学院(信息管理、外国语、传播、文学、教育科学、生命科学、政治法律、人口资源与环境、体育、物理、化学、数学、历史、音乐、美术、继续教育、国际交流等)、2个教学部、35个系;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一级学科、14个博士点、61个硕士点、43个本科专业,28个非师范专业。

有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文化建设基地、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外语培训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盐生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现代文化研究基地、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等9个省级研究和培训机构设在该校。

在全校2240多名教职工中,教授、研究员270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60余人;在1130多名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3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200多人;1人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骨干教师,41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40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达到2500多人,外国留学生100多人。

山东科技大学:1999年,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大;2001年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校本部位于“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泰安市内。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该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该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机器人研究、岩土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有较强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校办产业已形成机械电子、防水建材、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和科技培训等产业中心;振弦传感技术、等离子熔覆技术、防水建材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联接]占地数千亩,在泰安、济南、青岛有3个校区。图书馆藏书逾百万册。

设18个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城市发展、土木建筑、化学化工、社会科学、外国语、管理、艺术、旅游、体育、经济、文学、理学、法学、成教等)、9个直属教学系(部);有67个本科专业,50个硕士点,1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0个博士点,2个一级博士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有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4个省强化建设的重点学科和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校另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中国科学院GIS北方发展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还有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院、材料科学研究院、矿山压力、工程爆破、特殊开采、自动化、智能工程、工程经济等8个专业研究院所和系统工程、机电技术、空间信息、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金融数学、计算模型与算法、工程造价、科技哲学、企业形象、中国文学、应用法学等80余个系所合一的综合研究所(室)。

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770名,其中教授224名、副教授401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另有9名两院院士为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9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50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教师62名。有在校生28000余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名,另有成教生28000余名。

山东理工大学:原山东工程学院。坐落于齐文化发祥地、现代工业重镇淄博市,是《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故居,另有名胜齐国故城。优势专业有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精密模具、清洁能源、陶瓷基复合材料、生物信息、齐文化研究、产业经济研究等。山东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设在该校。并办有《管子学刊》学术杂志。

该校的教学体制改革力度极大,也极有特色:第一,自选院系与专业制;即高考按文理两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不分专业;第一学年末再自主选择院系,第二学年末再自主选择本院系的专业。第二,自行选课;第三,主辅修和双学位;第四,弹性学年;第五,课程重修(除体育课);第六,实验室全开放;第七,按学分收费。

[联接]占地面积3600亩。藏书118万册。

设20个二级学院,4个直属系,2个直属教学部,有60个本科专业,20个硕士点。

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58个教学科研实验室。

有教职工2519人,专任教师142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教授147人,副教授44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全日制在校生30229人。

中国海洋大学:其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始建于1924年;后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等几个时期变迁,于1959年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青岛海洋大学,校名由邓小平题写;2001年,国家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青岛市人民政府协商共同重点建设该校;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坐落于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青岛市内,依山傍海,环境一流。

中国海洋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大学,首批“211工程”大学之一,“985工程”34所大学之一。这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显著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我国高校冠名“海洋”的多家学府中的排头兵。其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养殖、渔业资源等国家级重点学科,基本上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该校有一艘供教学科研使用的3500吨级海洋综合调查船东方红2号;有一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其图书馆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15个查新中心之一。该校还启动“筑峰人才工程”和“绿卡人才工程”,以吸引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来校工作。理查德·恩斯特、罗伯特·胡博、瓦尔特·科恩、鲁道夫·马库斯、理查德·罗伯茨等5位诺贝尔奖得主受聘为其名誉教授;著名海外华人学者严晓海、刘征宇博士等为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著名作家王蒙为其顾问、教授、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张炜、毕淑敏、尤凤伟、余华、迟子建等为其“驻校作家”。

但不知什么原因,这样好的一所学校,在许多所谓的“大学排行榜”上竟然位置不是很靠前。所以,我们不要轻易迷信那些自以为是、而实际上又非常偏颇片面的所谓“排行榜”。

[联接]占地3000余亩。藏书100万册。

设海洋环境、信息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海洋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海洋生命、水产)、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公共管理、经济、法学、外国语、文学、新闻传播、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高等职业技术、继续教育、国际联合教育等20个院系,63个本科专业,11个高职专业。有海洋科学等7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0个博士点,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76个硕士点,1个农业推广专业学位领域、1个MBA专业学位领域。

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1个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个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70多个实验室、30余个研究机构。

有教职工2000余人,在1400余名教学科研及实验技术人员中,有教授等高级人员36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人员420余人。专任教师900余人,45岁以下的和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超过80%;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16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人(山东唯一),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0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87人;还有5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客座教授团”以及来自十几个国家的40多位博士组成的“海外教授团”。有在册各类学生18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900余人,留学生500余人。

曲阜师范大学:1955年创建于济南,始称山东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更名曲阜师范学院,并迁址曲阜;1985年更名曲阜师范大学,是全国最早升格冠名“大学”的地级院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