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情感吸血鬼:如何识别并逃离病态关系
18535900000002

第2章 高敏感 高共情者最有可能成为情感吸血鬼的受害者

如果你看到本书,可能会私下里怀疑自己的一段关系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健康。它可能是与父母、配偶、同事、兄弟姐妹、孩子或其他你花了大量时间与他们相处的人的关系。你也许尊重和爱这个人,但是每次你和他在一起,都会感到被逼疯。你感到精疲力竭、疲惫不堪,就像能量已经从你身上吸走了一样。如果这些听起来很熟悉,那很可能是因为你和一个通常被称为情感吸血鬼的人有关系。属于这种人格范畴的人是靠周围人的能量来维持生计的。

此外,和情感吸血鬼一样,你也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比如你到某个地方,突然感到悲伤或者生气,但又找不到确切理由。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也许你在一家电影院或音乐厅刚刚落座,突然意识到自己必须坐到其他地方去。或者是一个看似快乐的人却让你感到异常悲伤。也许你会被艺术治疗、星象学和能量医学的研究所吸引,但你却不能告诉任何人,因为他们准认为你疯了。也许你还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值得被爱和关注,除非自己通过服务他人来获得关爱和关注。

如果你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或者只是简单地被告知“你太敏感了”,你很可能属于一群特殊的人,我们称之为“共情者”或高度敏感的人。最近有很多关于共情者的话题,其中不乏一些畅销书。事实上,在朱迪思·奥尔洛夫(Judith Orloff)的著作《共情者的生存指南》(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一书中,共情者又被称为“另类”。

有一件事务必请记住,共情者并不总是一样的。有些人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对其他人的情感也很敏感。我称这些人为“高共情者”。他们天生具有更高水平的特质,如机智、自我指导、乐观和忠诚。

共情者与周围人的互动方式,甚至与富有同情心的人不同。有同情心的人看到别人受苦就会觉得不舒服,共情者却能真正吸收到个体的能量。他们可以感受到身边人深层次的、常常不被看见的痛苦。周围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着共情者的心理健康。无论是好是坏,共情者都要接受。关于这一点,他们自己却浑然不知。

作为一个共情者,我有过吸收负能量的亲身体验。当它发生时,我感到非常奇怪。几年前,我参加了一次美国医学协会(American Holistic Medical Association)的董事会。有一位医生,看上去非常友好,但又很固执,不容易搞定。会议刚结束,我就感到一阵恶心,几乎是跑着去洗手间呕吐。我就像一块海绵,吸收着她的消极情绪。它渗透进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呕吐是我的身体清洗自己的唯一方法。几年后,我开始意识到她就是一个情感吸血鬼。

由于我们天生就倾向于承担别人的能量,并把它误认为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我经常用“渗透”这个词来描述“共情”。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我有一个朋友,她不得不停止参加十二步工作坊(12-step meetings),因为她发现自己承受了房间里那些人的情感痛苦,她忍不住想哭泣。别误会我的意思!十二步工作坊能够带来生活改变,它不仅是疗愈场所,也是社区聚合之地。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共情者,你可能会觉察到他人的未经处理和未被感受到的情绪是如此猛烈。如果没有适当的知识和工具来保护自己,接受这些强烈情绪所受的伤害,可能要大于与类似的人一起工作和相处所带来的好处。

共情者的日常生活

那么,共情者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简单说就是“隐藏”。共情者惯于采用极端的方式,把自己的真实身份扭曲成不那么痛苦的东西。他们变得非常善于融入,并清楚地知道自己被爱和被接纳不是因为自己是谁,而是因为自己能够服务他人。例如,一个有共情力的同性恋孩子出生在一个非常保守的家庭,那么这个孩子很快就会明白:为了家庭的信仰系统,必须压抑真正的自我。或者,一个富有共情力、创造力、精力充沛的孩子出生在一个重视逻辑和学习的家庭,那这个孩子的天性将被压制,他努力追求家庭的认可,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有共情力的孩子会无意识地这样做,因为这是一种生存机制。他们对别人的能量很敏感,因此他们痛苦着别人的痛苦。他们努力工作,为的是不让任何人受苦。

这种不想破坏平衡的愿望,是共情者终其一生随身携带的理念。当他们想说“不”时,他们会说“是”,仅仅因为他们不想让周围人失望。他们承担额外的工作,避免和别人起冲突;他们倾听朋友和家人的痛苦,给出建议和帮助;他们为了周围人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福祉。

如果共情者是个孩子,那么他就不仅表现出这种敏感性,还具有洞察多维空间的能力。通常,这些孩子会一语中的,说出某人的本性,虽然这种本性对他们周围的人来说是不明显的。例如,一个高度敏感的孩子很可能会说一些想要避开皮特叔叔(他后来被发现是恋童癖),或者说萨利姑妈要死了(刚好就在她死之前)之类的话。

这些特质使共情者与众不同,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情感痛苦。他们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伤害——被羞辱、遗弃或背叛。他们被扣上“怪异”“疯狂”或“坏”的标签,这反过来又会引起他们的焦虑和自我怀疑。但问题是,共情者与其他人一样,他们也需要接纳、爱和支持,于是他们开始了我前面提到的“隐藏”。为了适应和被爱,他们把自己雪藏起来,或者说至少可以避免被惩罚或嘲弄。许多共情者学习如何无视自己的敏感,有些人甚至用毒品和酒精来麻痹自己的感知能力。

另一种形式的隐藏是比较自然的。高度敏感的人往往避开人群,他们也尽量避免观看恐怖或暴力电影、电视节目,因为这会让他们感到太痛苦。我在厕所看了电影《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的前半部分,因为我实在无法处理二战中诺曼底海滩登陆的画面。在大屏幕(甚至是小屏幕)上体验实在太难了。当《铁拳男人》(Cinderella Man)中的搏斗场面开始时,我离开了剧院,待在外面的大厅里。我也无法忍受像《女子监狱》(Orange Is the New Black)、《权力游戏》(Game of Thrones)和《绝命毒师》(Breaking Bad)这样的节目,他们都太暴力了。

我十几岁时也遇到过同样的事情。我的朋友们经常想去看恐怖片,他们总来邀请我。有一次,我跟他们去了,但在演出开场时,我就走了出来,原因是它的音乐真是太恐怖了。

许多共情者对气味也相当敏感。他们不能容忍人工化学成分制成的气味,显然紫丁香等自然气味更好。他们还能在大多数人注意到食物之前,甚至是和其他人一起时,就分辨出食物坏了的气味。“我能闻到什么东西坏了”,他们真的可以做到。

与生俱来的力量和善良

我跟你说了很多关于高敏感的事情,我猜你想知道如何从这种可怕的痛苦中治愈自己,对吗?好吧,就在这里停下来。共情也许会有不好的地方,但如果你知道如何接受你的真实身份,那么好处就会比坏处多得多。

共情者和普通人的区别绝不仅仅是吸收周围人的能量这一点!共情者通常是非常熟练的治疗师,因为他们天生就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绪,甚至可能在自己的身体中体验这些。他们感觉到了正在发生的事情,足智多谋,几乎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真正起作用。因此,他们经常创造一种氛围,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安全、被看见、被听到和被关注。他们也有能力消除别人的痛苦,像人工空气净化器一样释放净化的能量。通常共情者在与他人互动之后,他人会感觉很好,但却说不出原因。

在我5岁时,我的小妹妹邦妮·劳里(Bonnie Laurie)去世了。从她去世那一刻起,我的生活就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转变为一个试图治愈母亲悲伤的人。我的共情天赋使我承担起她的痛苦。这是否真帮她度过了伤痛时光,我不得而知。但我能肯定的是,它将我引向从事医疗保健的职业生涯,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帮助了全球数以百万的妇女。当我进入照顾母亲的角色时,我找到了一个可以让自己脱颖而出并被接纳的出口。

当我还是孩子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我的隐藏方式。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这一点。当时我正和一位从事某种身体疗愈的人在一起,他唤醒了埋藏在我血液深处的记忆和情感。在我们进行治疗时,他问我是否有一个死去的姊妹。我立刻想起了我的姐姐辛迪(Cindy),她大学刚毕业时就死于车祸。但经过进一步的访谈,我意识到我需要治愈的痛苦实际上来自邦妮·劳里的死亡。在治疗过程中,我“看到”5岁的自己穿着牛仔装,在校园话剧的舞台上飞驰而过。当我把所见告诉治疗师时,他说:“那是你抛弃自己的时候。”当时我想哭着倒在地上,因为我意识到那是多么的真实。我并不知道自己正在承受着母亲的悲伤,只知道我能让她好受点。

高度敏感的人还更能充分体验世间的喜悦。太阳把纯粹的狂喜照进他们的灵魂;音乐引发泪水或欣喜若狂;运动在细胞层面与他们对话。当我跳探戈或弹奏竖琴时,我无法告诉你我正享受着多么纯粹的快乐!我拥抱着自己的敏感,从拯救他人的需要中复原,我体验到了更多。

正因为他们能够感知到周围的能量,所以他们平静和天真的能量常常吸引着动物和自然。这种吸引力可以成为在自然界中成就好事的强大动力,努力保护着我们,不管是地球本身还是地球上栖居的动物。

尽管可能为我们的社会信仰和奖赏机制所不容,但对他人感同身受和共情的能力都是一个值得钦佩和珍惜的特质。

超越共情

在这一章的开头,我提到过共情者并非一模一样。虽然我们都对能量非常敏感,但只有一部分是我所说的“高共情者”,我把自己也算在其中。这些人的共情能力更强。他们还拥有心理学家、消除关系危害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Relational Harm Reduction)创始人桑德拉·布朗(Sandra Brown)所说的“超级特质”,即随和、尽责和自我导向。他们异常乐观,有务实的态度、优秀的职业道德、同情心、耐心,以及洞察每件事、每个人最好一面的能力。

这些人中有75%是女性,25%是男性,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情不遗余力。无论是婚姻、事业还是工作,他们都是付出80%的人,而他们身边的人只付出20%。这些拥有超级特质的人活得像个超人,当遇到问题时,他们就是那个拯救者。他们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轻松灵活地操控一切。他们是医生,有着治愈病人的良好声誉。他们是经理,能使员工闪闪发光。他们是家长,安排孩子从事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轻而易举、井井有条、件件妥当。

在描述这组人时,桑德拉·布朗写道:“超级特质进一步深化了共情概念。虽然共情者主要集中在共情特性上,但是超级特质理论认为,其他特质伴随着共情一并发挥作用,包括宽容、对人性的乐观、换位思考、温暖、开放,以及开诚布公、直截了当。它们是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总是与某人联系在一起,就像我们阅读的过滤器,或者误读时出现的提醒红线一样。所有这些构成了‘和蔼可亲’的整体特质,而共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共情者与情感吸血鬼

所有人都向外辐射能量,但是共情者辐射出一种同情和理解的能量,它可以作为情感吸血鬼的生命原浆。虽然所有的共情者都可能成为情感吸血鬼的受害者,但具有超级特质的高共情者对情感吸血鬼的吸引力格外大。因为他们有高水平的自信和活力,也相信所有人都是善良的。这就是他们逗留在关系中的原因。高共情者的内心深处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改变,所以他们会和情感吸血鬼们在一起数年,即使他们自己的健康和自信正在一点点减弱。

那些不相信每个人本质上都是好的、但对能量仍然非常敏感的人,往往更善于识别那些暗示某人是情感吸血鬼的危险信号。这样,他们得以在情况变得太严重之前躲开或离开。

尽管如此,当涉及情感吸血鬼时,所有的共情者都必须了解他们吸食能量的动力机制。如果你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在遭遇吸血鬼时,你就不知道如何获得治愈的方法,也将永远无法实现你的全部潜能。你会一直陷在过去的创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