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1855100000012

第12章 事无难易,事在人为,唯心坚忍可成(1)

古人云:“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任何想有所成就的人,都要经历人生风雨的历练。水温够了茶自香,工夫到了自然成。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在失败中奋起努力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收获更多丰硕的果实。

1在顺境中修行,是永远不会成佛的

在顺境中修行,无法激发出人的智慧和勇气,会让人平庸沉沦。只有在逆境中奋起,才能搏击出辉煌的人生。

鉴真和尚刚刚剃度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

有一天,已经日上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芒鞋做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些鞋子了?”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吧。”

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说:“我当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

住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说:“当然。”

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又笑笑说:“今天我俩在这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住持听了,微笑着拍拍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沐雨,没有起也没有伏,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脚步抬起,什么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经风沐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

鉴真惭愧地低下了头。

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美国总统林肯的一生充分证明了这句话的价值。

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就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随后,林肯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神经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林肯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未婚妻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

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林肯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作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林肯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林肯尝试了11次,可只成功了2次,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走过泥泞的路,方能留下你的脚印。人活着就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的后代,为社会甚至为所生存的时代留下点什么。而这价值就需要你付出相当的努力,忍受相当的煎熬。人们都是在逆境中找到生存的价值的,所以,不要逃避艰辛,当你从风风雨雨中走过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佛”不过如此。人生就是这样,任何一个伟人都会有相当长的一段磨砺期,那些整日躲在温室里的花朵,最终只能在无情的时光里悄悄地凋零。

2修行要有耐性,坚持才能成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修行的人,必须要持之以恒,只有以坚定的信念一路走到底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佛陀和他的侍者走在路上,阳光格外强烈。到中午时,佛陀饥渴难耐,便对侍者说:“刚才我们不是经过一条小河吗?你去弄些水回来。”

侍者于是拿着盛水的容器去了,路并不很远,他很快就找到了。但是他刚到那里,就有一对商人骑着马从那条小溪经过,溪水被他们弄得混浊不堪,哪里还能喝!于是他就转身回去了,告诉佛陀说:“溪水被商人弄脏了,不能喝了,还是另外找条小溪吧!我知道前面就有一条小溪,而且溪水非常清澈,离这里也不远,大概就两个时辰的路程。”

佛陀说:“我们离这条小溪近,而且我现在口渴难耐,为什么还要再走两个时辰的路去找前面的那个小溪呢?你还是再去一趟刚才的那个小溪看看吧。”

侍者满脸不悦地拿着容器又去了,心里想:“刚才不是看了吗!水那么脏,怎么能喝呢?现在又让我去,不是浪费时间白跑一趟吗?”

他中途决定不去了,于是就转身走回来对佛陀说:“我都告诉你了,溪水已经被弄脏了,你为什么还要我白跑一趟呢?”

佛陀什么也没有向他解释,说道:“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你现在要做的只是顺从,你肯定不会白跑的!”

侍者只好又去了,当他再次来到那条小溪旁的时候,看到溪水是那么地清澈、纯净,泥沙早已不见了。

世间事就是如此,只要你坚持一下,就能品尝到甘甜、清澈的溪水,而你一旦选择放弃,则会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

1950年,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因为成为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而闻名天下。

两年后,她从卡德林那岛出发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想再创造一项前无古人的奇迹。那天,海面浓雾弥漫,海水冰冷刺骨。在游了十六个小时后,她的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筋疲力尽。她抬头望了望远方,前面雾霭茫茫。

“看来我无法游完全程了。”想到这儿,她的身子立刻疲软下来,甚至连再划一下水的力气都没有了。当她被拖上小艇,得知距离目标只有一英里时,仰天长叹,懊悔自己没有咬咬牙再坚持一下。

行百里路半九十。其实生命中有很多次的坎坷,前边的只要慢慢积累就可以了,然而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也是最痛苦、最艰难的时候,有些人咬咬牙过去了,于是他看到了另一番风景,而那些承受不住压力而选择放弃的人,只能在失败的阴影中徘徊。任何人在向理想目标前进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遭遇到各种阻力和重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持之以恒则是最难能可贵的。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替代恒心。才干不能,有才干的失败者多如过江之鲫;天才不能,“天才无报偿”已成为一句俗语;教育不能,被遗弃的教养之士到处充斥着。唯有恒心才能征服一切。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但真正做到坚持到底并不容易。宋朝诗人杨万里有诗曰:“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人在奋斗的过程中,由于条件有限,必然困难重重,也会存在种种干扰;这些困难干扰就像一座座山横亘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是望山而止,还是拾级而上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成功很简单,全部秘诀只有两句话:坚韧不屈,坚持到底。

一个人在人生低谷中徘徊,感觉自己支持不下去的时候,其实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前面肯定是一轮升起的朝阳。坚持不懈是成功者的品质,没有坚持,便很难有成功的人生。

3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智者自度,机会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如果自己不帮自己,菩萨也无法帮你。

有一个信徒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佛法不是讲求普度众生吗,度我一程怎么样?”

禅师道:“你躲在屋檐下,我走在雨里;这里有雨,而檐下无雨,何必需要我度你呢?”

信徒听禅师这样一说,立刻走出屋檐,站在雨中:“现在我在雨中了,这样你应该可以度我了吧?”

禅师说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没有淋雨是因为我带伞了,而你淋雨是因为没有带伞。准确地说,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如果要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吧!”

那信徒站在雨中被淋得浑身湿透,他说:“不愿意度我就早说,何必绕这么大的圈子,我看佛法讲的不是‘普度众生’而是‘专度自己’!”

禅师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说:“想要不淋雨,就要自己找伞。真正悟道的人是不会被外物干扰的。雨天不带伞,一心只想着别人肯定会带伞,肯定会有人帮助自己的,这种想法最是害人。总想着依赖别人,自己不肯努力,到头来必定是什么也得不到。”

车夫驾着一辆满载干草的车子走在乡间的路上,没想到却陷进了泥坑里。

陷入泥坑里的车夫肝火正旺,骂泥坑,骂马,又骂车子和自己。无奈之中,他只得向无所不能的神求救。

车夫恳求道:“神啊!请你帮帮忙,把我的车从泥坑中推出来,这对你来说应该是举手之劳。”

刚祈祷完,神就发话了:“我要人们自己先动脑筋想办法,然后才会给予帮助。你不自己尝试一下怎么行呢?”

过了一会儿,神问车夫:“你干完了吗?”

“是的,干完了。”车夫说。

这时神又发话说:“你瞧,你的马车很容易地就离开了泥坑!遇到困难,要先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我才会助你一把的。”

做人就要自我承担,只有勇于承担,才是合于佛法的态度。只有自己去努力,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有的人只想依靠别人,不肯利用自己潜在的资源,只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这样又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成功者不是别人照顾自己,而是自己利用自己潜在的资源去做事。

在美国,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即使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他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他从小在家庭暴力中长大,学业一无所成,成了街头的混混,直到他20岁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情刺激了他,使他下定决心走一条与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个人样来。他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一定要成功”的驱动力促使他认为,这也许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可以出头的机会,一定要成功。

20世纪70年代,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逐一数过,并且不止一遍。后来,他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写好的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剧本前去拜访。但第一遍下来,没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聘用他。

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年轻人没有灰心,他相信每一次拒绝都是一次学习,一次进步。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在第二轮的拜访中,500家电影公司依然拒绝了他。

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年轻人咬牙开始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应愿意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

几天后,年轻人得到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为了那一刻,他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终于可以一试身手,完全有信心做好一切。机会来之不易,他自然拼尽全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这部电影名叫《洛奇》。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就叫席维斯·史泰龙。现在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史泰龙的健身教练哥伦布医生这样评价他:“史泰龙每做一件事都是百分之百地投入。他的意志、恒心与持久力都是令人惊叹的。他是一个行动家。他从来不待坐着让事情发生——他主动地令事情发生。”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遇到困难时,只有靠自己努力,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什么都不做,一心寄希望于别人,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生活中,我们还是少些依赖,多些独立,做一个行动家,主动积极地去迎接和解决问题,这样自有“菩萨保佑你”。

4创造机会的人

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机会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创造的。坐以待毙的人只会让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因为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有一位信徒不小心跌入了水流湍急的河里,但他并不着急,因为他相信佛祖一定会救他的。

这时,信徒看到有人从岸边经过,他心想:“我这么虔诚,佛祖一定会救我的。”于是没有大声呼救。

等过了一会儿,河水把他冲到了河中心,他发现前面有一根浮木。但他仍然坚定地抱着这样的念头:“佛祖一定会救我的,我根本不用着急。”于是他也不去抓住那根浮木,而是独自在水中扑腾,一会儿浮一会儿沉。最后他被淹死了。

信徒死后,他的魂魄飘到西天,见了佛祖愤愤不平地问:“我是一位如此虔诚的佛教信徒,您为什么不救我呢?”

佛祖奇怪地问:“我还奇怪呢?我给了你两次机会,曾派过一个人和一根浮木去救你,为什么你都没有抓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人埋怨自己运气不好,他们怨天尤人,怪罪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好条件,责备社会没有给自己提供好机会,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感慨成功者恰好赶上了好时候、好地方……然而,除了抱怨和暗自心酸以外,他们没有做任何切合实际的事情。他们不会创造机会,只会消极等待。岂不知,机会永远不会在他们的等待中出现。

机会从来就不是偶然得来的,而是在一步一步的主动追求中全力以赴捕捉到的。要想获得机会,你就必须主动伸出你的手去抓,那就需要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为机遇的到来做准备。人生中许多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如果一个人既会利用外界的机会,又能自己创造机会,那么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而且成功的程度也会更高。

有两位女孩儿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正好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