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1871000000034

第34章 禅眼观世界(2)

其实,惟俨提问的本意,不是要你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要你懂得,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灿烂也罢,枯萎也罢,都会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灿烂与枯萎本来就只是事物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灿烂过后是枯萎,零落成泥后又孕育出新的灿烂,无所谓哪个好哪个坏,其各自独特的魅力,就看你怎样去欣赏了。比如月亮,总有阴晴圆缺,不能说圆月就一定比缺月好。一勾新月或一弯残月,同样充满诗情画意。因为有变化,有圆缺,才使我们见到了生命的完整形态,从而更加珍爱人生。所以,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不偏执,不强求,顺其自然,才是明智的态度。

哪一个眼睛是正眼

有一次,道吾禅师问云岩:“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请问你,哪里一个眼睛是正眼呢?”

云岩:“如同你晚上睡觉,枕头掉到地下去时,你没睁开眼睛,手往地下一抓就抓起来了,继续睡觉,请问你,你是用什么眼去抓的?”

道吾禅师听了之后,说,“喔!师兄,我懂了!”

“你懂什么?”

“遍身是眼。”

云岩禅师一笑,说:“你只懂了八成!”

道吾疑惑地问:“那应该怎么说呢?”

“通身是眼!”

禅来缠去

“遍身是眼”,这是从分别意识去认知的;“通身是眼”,这是从心性上、五分别智慧上显现的。所谓观世音菩萨的千眼就是通身之眼,其实就是心灵之眼、智慧之眼。心灵的眼睛睁开时,通身就都是眼睛,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深刻之处。有了它,能在死亡中看到生机,能在衰败的景象中看到惊心动魄之美,能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体会出生活的气象万千,能在无声处听惊雷,能在腐朽中见神奇……若无它,肉体的眼睛只能看到死亡便是死亡,衰败便是衰败,琐碎便是琐碎,无声便是无声,腐朽就是腐朽……

我们通身是眼的真心,为什么不用它彻头彻尾的观照一切呢?

看破放下,随缘知足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礼完佛后,便到客堂休息,才坐下来,就听到一位年轻的知客师对在旁已非常年老的无德禅师道:“老师!有信徒来了,请上茶!”

不到两分钟,又听到那位年轻的知客师叫道:“老师!佛桌上的香灰太多了,请把它擦拭干净!”

“拜台上的盆花,别忘了浇水呀!”

“中午别忘了留信徒用饭。”

这位信徒只见年老的无德禅师在知客师的指挥下,一下子跑东,一下子往西,实在看不过去,就问无德禅师道:“老禅师!知客师和您是什么关系呀?”

老禅师非常得意地答道:“他是我的徒弟呀!”

信徒大惑不解地问道:“这位年轻的知客师,既然是您的徒弟,为什么对您如此不礼貌?一下子叫您做这,一下子要您做那呢?”

老禅师非常欣慰道:“我有这样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信徒来时,只要我倒茶,并不要我讲话;平时佛前上香换水都是他做,我只要擦一擦灰尘;他只叫我留信徒吃饭,并不叫我去煮饭烧茶,寺内上下一切都是他在计划、安排。这给我很大安慰,否则,我就要很辛苦了!”

信徒听后,仍不甚了解,满脸疑惑地问道:“不知你们是老的大?抑是小的大?”

无德禅师道:“当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有用呀!”

禅来缠去

佛说,看透才能获自在,得解脱。人生说起来或许真的很沉重,成败,荣辱,福祸,得失……面对挫折和苦难,一路生活,一路坎坷;若将自己沉湎于悲忧低落的圈套中,再美丽的生活也会黯然失色,在纷纷扰扰的尘世间,心灵当似高山不动,在滚滚的红尘中要有一双看透尘世的慧眼。把一些事看开看透,就会释然,就会平抚浮躁,心自然就得安宁。

无德禅师不轻后生,更能从另外角度看破放下,随缘知足,这就是禅的平等观了。正所谓:

竞利奔名何足夸,

清闲独许野僧家,

心田不长无明草,

觉苑常开智慧花。

低头看得破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一位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

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是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

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

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

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尘元向同修们解释:“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下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勘验你们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禅来缠去

世间痴情之人,执著于勇气和顽强者不在少数,但是往往却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样,并不能达到心中向往的那个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脸肿,最终一无所获。在己之所欲面前,我们缺少的是一份低头看的淡泊和从容。低头看,并不意味着信念的不坚定和放弃,只是让一个人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回旋的余地。所以,不妨把眼光放得远一些,得失放得开一些,名利看得轻一些,让生命中充满淡泊的恬适和达观的从容,就一定能“水穷之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

看脚下

苍茫的夜色中,法演禅师和佛果、佛眼、佛云三位弟子坐在一座亭中论禅。这三位弟子号称“三佛”,禅功不相上下,都很得法演的赏识。此刻只听他们宏论滔滔,气氛相当热烈。不觉间已经夜凉入水,几人紧裹裟衣,念叨着该回寺休息了。

归途中,忽然吹来一阵风,把走在最前面领路的佛眼提着的灯吹熄了。四周一片昏暗,法演不失时机地对几位弟子说道:“快把你们心境说出来。”

话音刚落,佛云说道:“彩凤舞丹霄。”

——彻底的黑暗和彻底的光明并没有什么分别,禅者的心就像是彩凤翩翩起舞于红霞明丽的天空。

法演转向佛眼,佛眼说道:“铁蛇横古路。”

——只要内心空明,没有什么能阻止禅者前进的脚步。

轮到佛果了,佛果指指路面,然后轻声说出三个字:“看脚下。”

——在这样一个黑夜,没有什么比看清脚下路之后踏出实实在在的每一步更重要。

法演点头叹道:“你们三人中能够胜过我的,就是佛果啊。”

禅来缠去

“看脚下”这三个如此平凡的字眼却说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走路照明的灯芯灭了,从人们的心理讲,就要重新燃一盏无形的灯芯,时刻在提醒自己要注意脚下,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迈出去,不要被石头绊倒,不要被坑洼崴脚。只要心中要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芯,这盏灯亮起来,就能照亮生活之路,使迷茫的人生清澈明亮,人活着才有真实的意义。

生命之眼

唐朝的洞山禅师年老时疾病缠身,他在临终之前,就生死大事,与其弟子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弟子问道:“师父有病,是否还有不病的体呢?”

洞山回答说:“有。”

于是弟子又问:“不病的体是否看得见师父呢?”

洞山回答说:“是我在看他。”

弟子又问:“不知老师怎样看他?”

洞山说:“当我看他时,看不到有病。”

禅来缠去

凡夫与佛只在一念之间。在禅者的眼里,生与死是可以超越的,而且是必须超越的。那个扮演生同时又要扮演死的无相真我,若能从人生这个色相世界解脱出来,那么他对于生与死的对立和矛盾意识,将即刻消失,同时也对生命的真实有了完全的开悟。这个生命之眼是在看着自己,也看着自己的生命和周遭;是自性,又是千变万化背后的如来(根本智)。洞山禅师显然已经参透了生与死的二分法,而那个不属于生、不属于死、不属于有病、不属于无病的真我,正是清净庄严的如来。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就在积攒着一些原本不重要的东西,但是我们却以为他们很重要,而对于真正重要的东西却弃之如敝屣!这就是我们颠倒愚痴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害怕失去,害怕死亡。因为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就没有理解生存的意义,所以也当然不会对于死亡有正确的认识。

没路的地方才有路

慧心刚到寺里的时候,寺周围还是一片草地,草地上并没有路,慧心觉得这里简直太荒凉了。

师父对此却不以为然,他常常带着慧心在草丛中穿行。时间一长,草地上就踩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有一天,师父忽然问慧心:“你经常跟我出来散步,有什么发现和心得吗?”

慧心迷惘地摇摇头。

师父便又开导说:“你看看我们的脚下和身后。”

慧心低头看了看,又回头看了看。惊喜地说:“我们踩出了一条路!”

师父意味深长地说:“你想想看,若不是我们天天穿行,怎么会有自己踩出的路?”

慧心望着脚下的路,觉得这里才是自己真正要来的地方。

禅来缠去

人在有路的地方行走,往往只能循规蹈矩,失去自我;人只有在没路的地方行走,才会随心所欲地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进而走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没路的地方才是路,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禅者不把自己置于“无知”、“无欲”、“无路可走”的境地,不受先入为主的观念束缚,故而使自己的思想意识能够自由驰骋,圆融通达,只有这种人才能充满智慧,不受迷惑,走出适合自己的人生路。

凡所有相皆为虚

龙潭禅师手持《金刚经》,正看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时,侍者走进屋来,轻声说:

“有客要见。”

龙潭问:“谁?”

侍者说:“是一位比丘尼,特来请方丈开示。”

龙潭点点头:“请她进来。”

不久,一位比丘尼随着侍者进来。只见此人生得眉清目秀,是个标致的女子。

比丘尼问:“请问方丈,要如何修持,下辈子才能变成和尚,得大丈夫相?”

龙潭心想,看来她还没有摆脱世间尘想,便问:“你做了多久的比丘尼?”

比丘尼焦急地问道:“方丈,您不要乱了话头,我问的是,我有没有变成和尚的一天?”

龙潭不愠不火地问:“那么,你现在是什么?”

比丘尼有些不悦地说:“我现在是比丘尼,一看就知道了。”

龙潭不失时机地随即开示道:“谁知道你?”

比丘尼先是一怔。低头想了想,蓦然猛醒,面露喜色地“呵”了一声,双手合十告辞:“谢谢方丈开示。”

禅来缠去

人间事物的真相,就是它们本身都是虚幻的。生命真正的归宿是在生命的最初与最终,那就是:生与死。所谓人的男相、女相,美丽、丑陋,财富、功名等,说到底,只不过是头脑中虚妄的假相,是生命中的灰尘与飞烟。而这些头脑中的执念,只会使人看不清现实,让人生活在梦幻之中,终究逃不出命运的羁绊。因此,人要有一颗用不被环境牵绊干扰的心,使心中澄明灵犀,才能看清生命的真相,从而进入禅的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