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末大都督
18717300000084

第84章 董卓之死(终)

吕布的快准狠不是李肃那种二流将领可以相比的,在吕布挥舞方天画戟刺向董卓的时候,直接就穿透了董卓的身体,贴身的细铠,对于吕布来说如同不存在。

董卓呆呆的看着吕布,…他是怎么都没有想到最后杀自己的居然会是吕布。

“你……你这个狗东西,居然敢刺杀……咱家。”董卓目光死死的盯着吕布,眼中露出恨意。

吕布目光一闪,对于董卓的怒骂他并没有在意,反正都是一个要死之人,被他骂两句似乎对于自己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董卓缓缓地闭上双眼,随着吕布右手方天画戟一挥,顿时整个人直接死亡。

“相国。”

“相国。”

董卓手下的士兵立刻就有人扑上前去,看样子似乎想要为董卓还魂一般。

吕布眼中寒光一闪,方天画戟挥舞之中片刻功夫就再次斩杀数人。

“天子恩旨,只杀董卓一人,其余人等一概不论,还不速速放下武器。”

吕布一声大喝,把天子诏书打开之后冷冷开口。

那些西凉军一听,原来是天子要杀董卓,而且对于其余人还全部赦免。

吕布亲自上前一把砍下董卓的脑袋,拿在手中大喝道:“万岁,万岁……”

吕布杀董,为大汉王朝除去了一个巨害,这一份功劳不可谓不大。

而董卓被杀的消息也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出去,仅仅用了三天时间整个大汉都知道了董卓被杀,而杀死董卓的正是飞将吕布。

吕布也因为这一次的功劳被封为奋威将军,名望在跟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顶峰。

而王允,作为这一次诛杀董卓的最大功臣,自然也是被狠狠的提拔了一次。

董卓一死,朝中的大权就落在了王允和吕布的手中,其中王允主管内务,而吕布掌管军队。

至于原本董卓的手下,牛辅,董雯……他们也在听到董卓死亡之后心神慌乱,一个个都没有了主心骨,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而此刻在关东,对于董卓的死讯自然也传了过来,只不过似乎并没有什么人在意。

不论是袁绍还是袁术,他们对于董卓的死都没有太大的反应。

而袁术此刻正在和公孙瓒打的火热,双方之间经过数次交战之后各有胜负,谁都奈何不了谁,处于焦灼之中。

而在荆州,刘表控制除了南郡之外的全部地盘,声势在短时间达到了顶峰。

而兖州境内,曹操正和黄巾军打的火热,手下得力战将鲍信战死,损失不可谓不大。

而袁术,自从被曹操给追着满世界跑,最终定居在了寿春,并且在这里自封扬州刺史,以这里为根据地,深挖江淮一带的潜力。

而在听到董卓被杀之后,在江东为父服丧的孙策听说之后,却是眼中露出精光。

“父亲,董卓已死,你的心愿已经达成了。”

孙策喃喃,他是很清楚孙坚对董卓的仇恨的。

而在南郡之中,周瑜听说董卓死亡,王允和吕布共同把持朝廷的消息之后,却是暗叹一声。

“董卓虽然死去,但是如今的汉室已经分崩离析,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周瑜喃喃开口,在他的身边还有程普,听到周瑜的感叹,程普有些不解。

“董卓一死,以王允的能力应该可以把持局面,再加上吕布的存在,应该不会出什么太大的事情吧。”

程普缓缓开口,他倒是觉得董卓死了之后,这大汉天下有了转机,或许可以再次恢复以往的强大。

周瑜微微一笑,看了一眼程普,微微摇了摇头,算是否定了程普的说法。

“德谋将军,之前董卓掌握朝廷,虽然残暴,但是却有一条好处,那就是他可以约束自己的士兵。

如今董卓死去,而他的士兵并没有在长安城,而是驻扎在外,其中牛辅和董雯这两股势力最强。

而且俗话说得好,一山容不得二虎,王允和吕布共掌朝廷,在下相信,要不了多久这二人必定翻脸。

更何况你看袁绍等人对于董卓的死亡并没有任何的举动,显然董卓生还是死,这些关东诸侯并不在意,而是各自发展着自己的势力。

我们也需要抓紧时间了,否则就会落后太多,那样一来局势对我们就十分的不利了。”

周瑜缓缓开口,对于如今的天下局势,周瑜看的很清楚,而且他也知道,此刻的中原混战激烈,自己想要有所成就,以此刻的实力如果进驻中原,定然会死无葬身之地。

“公瑾,你的意思是?”程普毕竟也是老将,听了周瑜的话语之后立刻就明白了周瑜的言外之意。

“德谋将军,南郡至关重要,这里就有劳二位将军驻守。”

周瑜说完之后便转身离开,自从回到南郡之后,周瑜便始终和当地名仕走的相当的近。

荆州名仕,其中最出名的无非就是二人,分别是庞德公和司马徽。

周瑜第一个要采访的便是司马徽,毕竟司马徽距离自己比较近,而且这司马徽在荆州有好好先生的口碑,自己去定然也不会受到拒绝。

想到就做,周瑜独自一人便离开了南郡这一次只是去拜见前辈,自然不需要带士兵前往,所谓放低姿态才能让对方受到尊重。

周瑜自己就是一个儒将,故而对于这一点还是十分的清楚。

孙策在江东默默的站在父亲孙坚的灵位前,许久之后方才暗叹一声,眼中露出精光。

“父亲,孩儿要走了,您未能完成的大业,就让孩儿去完成吧。”

孙策喃喃开口,眼中露出坚定之色,他知道,董卓一死,天下势必再次大乱,并且这一次的大乱是无法逆转和挽回的。

虽然自己此刻是为孙坚服丧,如果离开有些不妥,但是孙策很清楚,如果不趁这个时候去创就自己的事业,那么他这辈子也就注定难成气候了。

孙策不是一个犹豫的人,他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故而孙策知道,自己是必须要离开了,只是离开之前,自己的家人必须要交给一个自己值得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