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1875900000009

第9章 帝王篇(8)

王莽的这个认识是符合实际的。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他采取的办法是废除土地私有而代之以封建的土地国有并禁止土地自由买卖。据此可以认为王莽代表了一定的农民利益,他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刘秀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反对,这似乎有点言过其实。王莽实行“王田”政策,确实对农民有利,但王莽的出发点是为了巩固维护自己的统治,他所代表的是豪族地主利益,企图通过此项改革把全国土地变成自己一家一姓的私产,更重要的是他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因此其王田、奴婢政策的失败又是必然的。

王莽实行的“五均六管”政策,显示了他对封建国家控制垄断生产必要性的认识,但是,由于王莽实行此项政策的基本目的是把富商大贾的利益攫为己有,而同时又任用昔日富商大贾主持此项政策的推行,这项政策最终也就变成残民害物的政策。他的货币改革使得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加速了王莽政权的崩溃。

王莽的新朝在农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覆亡,自己也落得个千古骂名,他的改革却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七、江山重归汉天下再姓刘

——东汉光武帝刘秀

毛泽东在自己的军事著作中两次引用这个以弱胜强的战例。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用来说明作战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获胜的道理,阐明了战略防御原则的重要意义。在《论持久战》中,则用来说明指挥员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从而导致战争不同的结局。他还在读《南史·韦睿传》时批注道:“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可见,在毛泽东看来,刘秀和韦睿、周瑜一样,都有大将之风,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刘秀小传】

世祖光武皇帝,名秀,字文成,南阳郡蔡阳县(故址在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是汉高祖刘邦第九代孙子。刘秀出自汉景帝刘启一支,景帝生长沙定王刘发,刘发生子舂陵(乡名,在枣阳东)节侯刘买,买生郁林郡(治所布山在今广西桂平)太守刘外,外生钜鹿(今河北屈周)都尉刘回,回生南顿县(治所在今河南项城西)令刘钦,钦生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九岁时死了父亲,由叔父刘良抚养,身材高大,漂亮的胡须和眉毛,大嘴巴,高鼻梁,额头饱满如日,勤于农耕,而哥哥刘縯刘伯升,好任侠养士,常非薄光武帝从事农业劳动,把他比作高祖的哥哥刘喜。

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

西汉末年,王莽改制,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刘秀和哥哥刘縯发动宗族、宾客,联络附近的地主豪强,怀着“复高祖之业”的志向,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组织了一支七八千人的起义军。不久他们与绿林军合纵。刘秀在起义军战胜王莽的军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经过12年的战争,刘秀削平群雄,完成了统一大业。

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季,正月初八,开始在京城北门外建造皇帝祭所,祭祀地神。东方蛮夷倭奴国国王派使者进贡。二月初五,光武帝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毛泽东评点】

书读多了,就做不好皇帝,刘秀是大学士,而刘邦是个大草包。

——转引自萧延中《毛泽东晚年政治理论述描》,《晚年毛泽东》,第257—258页,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光武会游太学,习《尚书》。

——《讲堂录》(1913.10—12),《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91页,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次印刷。

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会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63页,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西汉高、文、景、武、昭等读起来较有兴味,东汉两头均无意思,只有光武可以读。

——转引自张贻玖《毛泽东读史》,第28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第2次印刷。

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

——《读<南史·书睿传>批语》,《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9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中国战史上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04页。

【鉴赏】

刘秀的功业有两个方面:

一、完成统一大业。

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土地兼并恶性发展,无地农民沦为奴婢的现象日益严重,而官府政治腐败,赋税繁重,又遇连年灾荒,人民已经到了难以存活的地步。公元8年,王莽篡汉自立,企图通过托古改制,消除阶级矛盾,解决政治危机,结果适得其反,更加剧了阶级矛盾。不久,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在各地爆发,其中纵横中原的绿林军和威震山东的赤眉军最为强大。

王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荆州地区大饥,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聚众数百人起义。南阳(今河南南阳)人马武,颍川(今河南禹州)王常、武丹等聚众归附,队伍很快发展到七八千人。起义军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被称为“绿林军”。以后这支起义军又分成下江兵和新市兵两股。在绿林军的影响下,公元18年,琅玡(今山东诸城)人樊崇率众起义,很快发展到几万人。樊崇为与敌军有所识别,各人用赤色涂眉,作为起义军的标记,故称赤眉军。绿林军和赤眉军分别在中原和山东作战,在军事上造成了对王莽统治中心洛阳和长安的威胁。地皇三年(公元22年),刘秀到宛县(今河南南阳)去卖粮食,宛人李通劝说刘秀起兵。这年冬天,刘秀和哥哥刘绩在舂陵(今湖北枣阳南)起事,发动宗族、宾客,联络附近的地主豪强,怀着“复高祖之业”的志向,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组织成一个七八千人的队伍,称为“舂陵军”。起义这年,刘秀28岁。这位年轻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以后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舂陵军初战不利,不久与绿林军中的下江兵“合纵”。接着绿林军在沘水(今河南泌阳境)、洧阳(今河南南阳白河南)两次打败王莽军,使绿林军很快发展到10余万人,诸将帅认为应立汉代皇族后代,南阳豪杰和下江兵主将王常等人都认为刘縯是“刘氏复兴”的“真主”,但新市、平林军将帅慑于刘绩威名,拥立在平林军中做更始将军的汉景帝五世孙刘玄做汉帝,称更始帝,建元更始,国号仍为汉。在更始政权中,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空,刘绩为大司徒偏将军,刘秀为太常偏将军。实际领导权仍然掌握在农民出身的绿林军将领手中。

更始政权建立后,一面派刘绩、刘秀等人兴兵北伐,一面发布复兴刘氏江山的政治号召。于是,海内豪杰纷纷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义军势力的迅猛发展吓坏了王莽。他急忙征调40多万大军向义军进攻。当王莽大军集结在洛阳之时,刘玄的北伐军在王匡、王凤、刘秀的指挥下,已经击溃王莽的先锋严尤、陈茂之军;占领了昆阳、定陵等县;而刘绩与更始主力正在围攻宛城。王邑率大军于六月从洛阳出发,准备去宛城围歼艾军主力。途中,王邑、王寻自恃兵多,不听严尤、陈茂的劝告,决定先攻破昆阳,再向宛城进发。被围于昆阳城中的义军诸将在刘秀劝导下,决心以自己的八九千人固守城池,与王邑大军对抗。刘秀命王凤、王常守城,自己与宗佻、李轶等13人乘着夜色,冲出城去,集合定陵诸营主力,增援昆阳。当时王莽的大军把昆阳城“围之数十重,列营百座,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尘土连天,战鼓之声闻数百里。刘秀率援兵来到昆阳城外,自带步骑兵千余人为先锋,在官兵前摆开阵势。王邑、王寻根本没把义军放在眼里,命令各营没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动,只派数千人交战。在刘秀带领下,义军意气风发,一以当十,连连向前推进。刘秀机智地传播宛城已被攻破的消息,瓦解莽军士气,然后率3000敢死之士猛冲敌营中坚。中军一垮,全军溃乱。在城内城外义军的夹击下,莽军自相残踏,死者不计其数。昆阳之战,汉军击溃了王莽大军的主力,决定了王莽政权覆灭的命运。

毛泽东在自己的军事著作中两次引用这个以弱胜强的战例。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用来说明作战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获胜的道理,阐明了战略防御原则的重要意义。在《论持久战》中,则用来说明指挥员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从而导致战争不同的结局。他还在读《南史·韦睿传》时批注道:“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可见,在毛泽东看来,韦睿和刘秀、周瑜一样,都有大将之风,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由于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立了大功,刘夺取了宛城,他们的势力逐渐与农民军分庭抗礼。于是新市、平林的农民起义军将领劝更始帝刘玄杀了刘绩,刘秀闻讯赶赴宛城谢罪,以此取得了农民起义军的信任,被封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

地皇四年(公元23年)九月,新莽政权灭亡后,更始帝北都洛阳,刘秀又行大司马事。不久,他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次年五月诛灭称帝邯郸的王郎,封萧王。河北地区的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刘秀,成为他的有力支柱。此后,刘秀拒绝听从更始政权的调动。同年秋,又破降和收编了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扩充了实力。不久,刘秀派吴汉等袭杀更始政权的尚书谢躬,与农民军彻底决裂。

刘秀称帝后,军事上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消灭农民起义军。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冬,赤眉军西攻长安刘玄。途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立11岁的刘盆子为帝,年号建业。由于刘玄大肆屠杀农民起义军将领,王匡于次年八月率部分绿林军投奔赤眉军。九月,赤眉军与王匡军合攻长安,刘玄被杀,更始政权灭亡。

刘秀见夺取关中的时机已到,便派邓禹为前将军引兵西进,派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派冯异为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将军,以拒洛阳的朱鲔。更始三年(公元25年)正月,经过数月战斗,整个河东被邓禹占领。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于酃(今河北柏乡北),重建汉政权,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这一年,刘秀年仅31岁。七月,刘秀乘赤眉军逼近长安,绿林军无暇东顾之机,派吴汉为大司马攻洛阳,九月,朱鲔献诚投降。

至此,绿林军在关东的主力已全部被镇压。到公元27年二月,冯异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击溃了赤眉军,刘秀亲率大军在宜阳迫降赤眉军主力,樊崇、逢安等携刘盆子投降。这年夏天,原赤眉军首领樊崇、逄安等举兵又起,被刘秀所杀。

西汉末年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失败了。

刘秀既已消灭了更始和赤眉,等待他的历史任务是全国的统一。他必须与地主阶级内部的各个集团、各派割据势力展开激烈的争夺。当时张步割据山东,刘永割据梁地,李宪割据于庐江,秦丰割据南郡,还有自保于河西的窦融,称雄于天水的隗嚣,称帝于巴蜀的公孙述,以及据有晋、陕北部和内蒙古一带与匈奴相勾结的卢芳等各派政治势力。

以上几支割据势力虽然对中原的刘秀形成包围的形势,但他们互不统属,各自为政,难以联合对付刘秀。于是,刘秀决定采取先取关东,后攻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十一月,刘秀向来歙问计,来歙献上联陇制蜀、西和东攻之策,刘秀加以采纳。刘秀便派他出使陇西,说服隗嚣和刘秀联合,共同对蜀。后来,公孙述几次出兵进攻三辅(今陕西中部地区),皆被汉陇联军击败。刘秀解除了后顾之忧,便集中兵力进攻关东。在关东,对刘秀威胁最大的是刘永。刘永据有今豫东、皖北,与青州的张步、苏北的董宪、庐江的李宪,连成一个颇大的军事同盟。况且刘永是梁孝王的八世孙,曾诏封梁王,在宗法中的地位比刘秀有利。建武二年(公元26年)夏,刘秀派将军盖延攻陷刘永的首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县),次年,刘永为部下所杀,永子刘纡继位为王,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八月,被刘秀大将吴汉攻杀。同年十月,耿弁与张步战于临淄(今山东临淄),张步投降,齐地平。建武四年(公元28年)九月,汉军围李宪于舒(今安徽庐江南),获李宪。

与此同时,刘秀又遣别将南征秦丰于章丘(今湖北宜城北)、征延岑于武当(今湖北均县西北),征田戎于沙{耶(今湖北沙市)。秦丰被俘延岑、田戎皆亡人蜀,投奔公孙述。

割据渔阳(今河北密云西南)的彭宠,为其家奴所杀,其部投降。于是北至幽燕,南至荆襄,次第平定。

东方虽平,但西南与西北,还为他人割据。其中势力最大的是公孙述、隗嚣和卢芳。公孙述占据益州之地,即今之四川、贵州和云南的大部分,地势险阻,资源丰富。他北连隗嚣,东结延岑、田戎,称帝建号,以拒刘秀。隗嚣则据有安定、陇西、天水、武都诸郡,即今甘肃东部地区。他南连公孙述,北结卢芳,西通匈奴、诸羌,粮草充足,兵强马壮,进可以闯入关陕,退可以自保边陲。卢芳据有今晋、陕西部和内蒙古一带,有匈奴做后盾。面对这些割据势力,刘秀采取联合窦融,夹击隗嚣的策略。《后汉书·窦融传》说,刘秀“闻河西完富,地接陇蜀,常欲据之以逼嚣、述”。窦融曾参与镇压赤眉、绿林起义,后归更始。更始败后,被张掖、武威、酒泉、金城、敦煌五部长吏推为河西五郡大将军,据境自保。建武五年(公元29年)窦融归附东汉王朝,任凉州牧。建武八年(公元32年),刘秀率众将亲征隗嚣,窦融率部夹击。次年隗器病死,其将立其子隗纯为王。十年十月,来歙等大破隗纯于落门(今甘肃甘谷县西),纯降,陇右平。

得陇望蜀,至此,东汉对割据巴蜀的公孙述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刘秀发两路大军攻蜀,一路自北南下入蜀,由来歙率领,一路溯江而上,由吴汉、岑彭率领。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吴汉攻败公孙述。公孙述重伤身死,次日部将投降,巴蜀平定。割据安定的卢芳也于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归附,不久逃往匈奴。这样,经过12年的战争,刘秀终于削平群雄,完成了统一大业。

二、柔道治国。

刘秀曾经说过:“朕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所谓“柔道”,就是德政,这是光武革除新莽弊政,中兴汉室的大政。

早在称帝前,刘秀听取了主簿的意见,察问民情,平反冤狱,释放囚犯,废除王莽时代苛刻的法令。恢复了西汉的官名、制度,深受河北一带人民的欢迎。接着,刘秀少年时代的朋友邓禹从洛阳徒步赶到邺城(今河南安阳北)来入伙。